简历的“名人效应”不足取
发布时间:2025-11-27 15:41
简历是大学毕业生求职必备的自荐材料。看过一些同学的简历,无一不是对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印象深刻。但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简历上的“名人效应”。有的简历介绍大学的主要课程,后面要加上讲师的名字,标注某大学的著名教授、研究生导师等。无非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名师出高徒,利用名人来增光添彩。偷窃: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 “名人效应”是商业广告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借助“名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简历不是广告,而是对用人单位个人经历的简要介绍,其特点是真实、简洁、精炼。当然还需要打磨一下,通过一些手段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提倡“名人效应”是否可取,值得商榷。“良莠不齐”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大学生虽然整体素质高,但也存在很多方面,包括学习、生活、心理等。即使是同一个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素质、能力、经验、努力程度都不一样。 有名师指导,只能说明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而不是结果。还有学与不学、学多学少、道德修养、能力素质等因素的区别。名师出高徒,不是每个人都是高徒。雇主自然会考虑这类问题。他们的观念是能力至上,用人不为师。借用“名人效应”并不一定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 同时,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个人行为。把“名师”用在简历上,想方设法用做“通行证”,那么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自然又多了一份“差事”。试想,一个能力不足的大学毕业生不被用人单位青睐,简历上赫然印着“讲师:某高校资深教授、导师”。不知道这是给老师增色还是给老师抹黑。 一份好简历的关键是“务实”和“精致”。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大学毕业生用所谓的“名人”来装点自己的脸,是不是对自己有些不自信?
网址:简历的“名人效应”不足取 https://m.mxgxt.com/news/view/1907552
相关内容
发挥好历史名人的“文化效应”应用科学家简历,亮点十足
名人效应英语(名人效应)
千奇百怪的效应——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的概念
人简历的名人简历
鹿哈个人简历资料(中国知名网络红人和创业者鹿哈的个人简历和赚取500万的经历)
名人效应.doc
好厨电不需要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