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一民
《如梦之梦》海报
(一)
我只看见许晴走T台——话剧《如梦之梦》观后(上本)
(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
剧场:保利剧院;
时间:下午2:00
在北京冷的“已经不存在穿搭了!保命要紧!”的日子里,我从东直门地铁站出来后步行一站去保利大厦——由于在“东四十条”不停车。
之前,我反复在“朝阳门”和“东直门”两站之间坐了一两次但就是到不了目的地“东四十条”,糟糕,难道是我提前痴呆了吗?狐疑中我才发现在“东四十条”站名旁边贴有一个小白条,再听广播才知道那站不停车。
好在还没痴呆,还能继续写剧评。
京城年底大戏话剧《如梦之梦》非常有名——由于是许晴和胡慧中主演的,今天得以一睹许、胡二人真容(胡慧中之前见过一次),算是了却一桩心思——即便在下午我看的“上本”剧里许晴只有一句台词,压根没有表演,她只是面无表情地围着颇像“T台”的方形舞台上转了三圈,由于我坐在第四排,能将这位同样是“六零后”大明星的舞台姿态近距离观摩清楚——许晴不愧是演艺圈“大姐大”级别的巨星,短短几分钟亮相就抢了前三个多钟头所有几十号年轻演员忙活了半天的风头。
在“下本”中许晴要饰演一个十分神秘的民国上海女子。着一身深色旗袍的许晴真如同张爱玲穿着旗袍照灵光乍现、也很像民国画报头版上的招牌女郎。
你只看半部话剧、只看“上本”而 不看“下本”?是的,《如梦之梦》两本加起来要八个小时之久,远超保利剧院中年龄最高观众——我的耐心和体力所能承受,何况,留个“下本”在,何愁明年没戏看呢?
好书要一本本地分头看,然后细嚼慢咽,好剧也一样。 今年我为明后年预留了两个戏的续集——昆曲《牡丹亭》的“中本”和“下本”,外加话剧《如梦之梦》的“下本”。
老齐看唱本——走着慢慢瞧!
如今已经是2023年岁末,我算是圆满完成“收集”本年度四大明星本尊形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重任”(由于获取观赏票不易):他们四人分别是:
一、 足球巨星梅西;
二、 曲艺演员郭德纲;
三、 “钢琴魔女”王羽佳;
四、 俺们六零后大明星——许晴。
(二)
圣诞日我再次和许晴“约会”保利剧院——《如梦之梦》(下本)观后
(2023年12月25日;星期一)
剧场:保利剧院
时间:晚7:30
还是没忍住,又从黄牛小李那里搞到了一张上面写着“贵宾券严禁出售”《如梦之梦》(下本)的票,而且还终于见到了那位今年六月也曾将梅西踢足球票以天价卖给我的小李的真容。
小李在演出开始半小时之前气喘吁吁地跑来将“下本”票送到保利剧院剧场那棵两米来高十分喜庆的圣诞树前,我从他手中拿到“严禁出售”的票之后,就将我写的剧评《百剧宴》送给了他。在此之前他曾在微信中说:“大哥,说实话,每次我看完,也有颇多的感慨,但就是都在我心里,本人的文笔实在是太烂了!”
我不由发出笑声,心说你看剧是因为票没卖出去,当然观剧时就心神不定了!
对于小李这样整年做演出票投机生意的人来说,在圣诞节之日能把行市上下起伏得如同股市行情的票高价脱手于我,老爷子我不就是他的圣诞老人吗?
说到黄牛票价如同《如梦之梦》面值与实际成交价之间价差的波动,可能要言及到这部戏的主演者许晴和她“戏运”的起伏跌宕和未来走向,假如真像我听说的那样她的戏要抓紧看,有可能“看一场少一场”(原因不便详述),那么对于我来说圣诞日这张能把《如梦之梦》上下本——上下两场梦在同一年中做完而不是按原来计划的分两年做的票,它的价值就几乎是无价之宝了,而且,带着这种“有可能是绝版之前的最后一个Pose”心态观瞧从年轻开始就伴随我们记忆的明星许晴在就在距离你五米、十米处踱步的情景,就如同观看你熟知邻家小妹的中晚年风姿,而从她底气已经不那么十足甚至有些费劲勉强的道白中你似乎也能联想感觉到自己青春不再和逐渐步入沧桑。
其实许晴在《如梦之梦》长达八个钟头的演出中只演了“下本的下本”——也就是最后的两小时、四分之一的戏,但即便是那样我观后的感觉也还是整部大戏的压轴就非许晴不可,因为她那独有的风情万种正好演绎剧中女主公顾香兰——一个上海艺妓中晚年的风姿绰约以及丰富跌宕的戏剧人生,哦,这里还有为同样饰演老年顾香兰的台湾“四大美女”之一的胡慧中点赞一笔,她的演出也极其本色可圈可点——其实场上的她并没表现出她接受采访时说的“十分紧张”。
总之,大陆女皇级别的明星许晴联手台湾不老明星胡慧中,用她们几乎能将自身华姿秉性气质发挥到极限的登峰造极演绎,将赖声川这部如同打造一个无所不包庞大系统工程的超级大戏——从时间长度、表现主题、出演人物、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等各个方面看,给眼花缭乱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不可再追求更多地——奉献给了2023年12月25日这个寒冷的不凡之夜。
(齐文至此)
[延伸阅读]
(摘自“百度百科”)
1、基本信息
话剧《如梦之梦》是21世纪初期华人剧场最受瞩目的话剧之一,是表演工作坊的创始人赖声川个人从事剧场工作二十多年来最大胆的突破、同时也是最惊人的作品。该剧首创环绕形式的剧场,演出长达八个小时,观众坐在舞台的中央区,三十多个演员、三百多套的衣服,舞台包含八个方位,三个楼层,穿越时间(民国初年、现代)与空间(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诺曼底)。2013年,新版话剧《如梦之梦》展开亚太巡演。
2、演出信息
2000年 台湾,台北艺术大学
2002年 香港,获第十二届香港舞台剧“最佳整体演出”、“最佳服装设计”及“最佳男配角 (悲/正剧)”
2005年 台湾,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国家戏剧院
2013年
2013年4月1日—4月14日北京保利剧院
2013年5月9日—5月11日乌镇大剧院
2013年6月10日—6月23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2013年8月19日—9月1日国家戏剧院
2013年9月28日—9月29日深圳保利剧院 [2]
2014年
2014年2月6日—2月9日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
2014年12月24日—12月28日北京保利剧院
2015年
2015年12月24日—12月27日北京保利剧院
2016年
2016年2月18日—2月21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2016年12月21日—12月26日北京保利剧院
2017年
2017年2月10日—2月12日苏州科文艺术中心
2017年12月21日—12月25日北京保利剧院
2018年
2018年12月21日—12月25日北京保利剧院
2019年
2019年2月22日—2月24日重庆大剧院
2019年12月20日—12月25日北京保利剧院 [6-7]
2021年 武汉、青岛、成都、长沙、深圳、杭州、厦门、郑州、北京 [5]
2022年12月22日 北京保利剧院 [8]
3、作品沿革
千禧年,这出剧情穿越民国初年与现代,空间穿梭于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诺曼底的作品在台北艺术大学首演,8小时的演出一演从下午到晚上;2002年《如梦之梦》登陆香港;2005年在台北“国家戏剧院”的演出,将剧院的观众席、舞台解构重新打造,堪称剧院开幕以来最大的“异动”,彻底落实赖声川剧本中8方位、3楼层的环型舞台。这套史诗式的话剧共有十二幕九十五场,观众坐在舞台中央作三百六十度环回欣赏,尤如置身故事之中,与剧中人同喜同悲。
2012年,赖声川在北京宣布,话剧《如梦之梦》将于2013年启动亚太巡演,计划前往北京、上海、香港和乌镇等地。本次巡演由32个演员出演100个角色,女主角顾香兰由大陆演员许晴饰演。计划2013年1至3月在北京制作,4月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5月作为乌镇戏剧节开幕,6月10日至23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8月于台北国家戏剧院,9月于深圳,年底赴新加坡。
2021年3月19日下午,“致敬英雄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如梦之梦》武汉公益专场演出暨九周年演出行动公布”发布会在武汉举办。同年4月22日,主题为“致敬城市英雄,共享美好生活”的舞台剧《如梦之梦》公益专场演出在武汉拉开帷幕。一线工作者、五一劳模代表将汇聚武汉琴台大剧院。首站开启后,剧目还陆续登陆青岛、成都、长沙、深圳、杭州、厦门、郑州,并于2021年12月22日回归北京。
4、剧情大纲
故事讲述一位病人,在医学无法诊断他绝症的时候,开始做的追寻。主题环绕着生命的追寻、死亡,及人生带来的重复生命模式。整出戏像一次庞大的旅行,从主角的生命末端开始,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从亚洲到欧洲,从生到死,从痛苦到解脱的可能性
故事的开始是《西藏生死书》第269页,一位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第一天到大医院上班,结果病房中五位病人当天死掉四位。当医术无效时,这位医生恐慌的发现,她多年来学校的训练,完全没有教她如何真正帮助这些濒临死亡的病人。她只能站在一边,当一个无助的旁观者,而这些病人一个一个在恐惧和惊慌中死掉,得不到任何启发或安慰。 医生花很多精神怂恿濒临死亡的“五号病人”说出他的故事,从他的故事,我们进入其他角色的故事,以及他们的梦……于是主角们的生命,甚至于过去的生命及死亡开始交织在一起,形成这次史诗般的旅程。
第一部分
他的故事:五号病人遭逢家庭巨变,孩子因病离世,妻子人间蒸发,而自己染上怪病,时日无多,于是他决定去环游世界。来到巴黎,遇上一名从中国偷渡而来的女孩江红,二人发生感情。女孩带五号病人见一吉卜赛人,这吉卜赛人对他表示他一生中的谜,需要用另一个谜来解释,更告诉他在城堡后面,会见到一个「看见自己的湖」,更会在堡内找到一幅法国男人和中国女人的油画。五号病人循著指示,发现一切,城堡的管家告诉他们画中女主人仍然在上海,于是五号病人与江红分手,只身前往上海,寻找他生命中的谜。
五号病人几经寻觅,终于找到画中人,年老的顾香兰,开始述说自己一生的故事。
第二部分
她的故事:顾香兰是三十年代上海名妓,颠倒众生,商人王先生更疯狂爱上她,可惜因他生意失败未能为她赎身,此时,法国领事亨利伯爵也爱上了她,并要带她回国娶她为妻。于是香兰向王先生辞行,但王不堪打击,在她面前服毒自杀。
顾香兰随伯爵回法国,成为城堡主人,伯爵视香兰为一件珍贵的中国藏品,为使她成为艺术家,把她送到巴黎学画画。因此令她结识了一班疯狂画家,与他们度过不少荒诞的日子,但伯爵对她的行为没有阻挠。其后,伯爵在一次火车意外中身故,遗留了一大笔的债项给香兰,于是她要变卖城堡偿债,流落街头,最后要在一非洲女人家中当保姆。
在当保姆期间,香兰发现男主人是伯爵,令她大受刺激,决心要报复。此时,曾自杀的王先生,在巴黎找到香兰,要求她回国。这时,伯爵得了癌病,香兰在他临终时见他一面,然后随王先生回中国。
香兰说毕自己的故事后,在五号病人怀中逝世。五号病人突有所顿悟,遂跑回巴黎找寻江红,可惜遍寻不获。回港后即告病危,最后在一年轻的医生前,诉说了自己的故事后便离世。
序幕:集体故事《如梦之梦》
第一幕:医学之外(台北2000)
第二幕:台北生与死(台北1993-98)
第三幕:寻找生命线索(法国1998)
第四幕:看见自己(法国1998)
第五幕:第七颗煎蛋的轨道(法国/上海1998-99)
第六幕:寻找顾香兰(上海1999)
第七幕:危险游戏(上海天仙阁妓院1932)
第八幕:异国之恋(上海天仙阁妓院1932)
第九幕:新伯爵夫人(法国1932-38)
第十幕:活着(法国1938-49)
第十一幕:一切可以重新来(法国1949-50/上海1999)
第十二幕:最后的旅程(法国1999-2000/台北2000)
余音:戏演完了,我们可以走出剧场(台北现在)
5、主创人员
(1)编导/导演:赖声川
赖声川,於美国华盛顿出生,一九七六年毕业於台湾辅仁大学,一九八三年获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艺术博士,曾为母校担任客席教授。之后,他回台湾工作,现任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院长与教授,亦为台湾龙头剧团表演工作坊总监。
赖声川编导的著名舞台作品包括「暗恋桃花源」、「回头是彼岸」、「红色的天空」、「我和我和他和他」、「这一夜,谁来说相声」等等…。电影作品包括有「暗恋桃花源」和「飞侠阿达」,而电视作品则有「我们一家都是人」。
在艺术成就上,他曾两次荣获国家文艺奖,电影「暗恋桃花源」获东京国际影展青年导演银樱奖、柏林影展卡里加里奖、金马奖等多个奖项,亦曾荣获台湾颁发「十大杰出青年奖」,而「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获台湾「联合报」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作品」。
(2)艺术总监:毛俊辉
毛俊辉出生于上海,在香港成长,自幼对戏剧充满浓厚兴趣。於美国爱荷华大学修读戏剧艺术硕士课程,亦曾在纽约跟随著名演技导师桑福德迈斯纳学习。获取学位后,曾参与美国多个职业剧团、电影、电视演或导的工作。七六年,首次在百老汇演出音乐剧「太平洋序曲」。二十七岁时出任美国加州拿柏华利剧团艺术总监,后任纽约新美亚剧团副总监。
毛氏於八五年回港,在香港演艺学院出任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培育人才。在艺术成就上,他屡获殊荣。他曾以「说书人柳敬亭」、「风中细路」和「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连续三届荣获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导演奖」、「跟住个靓妹泫」荣获「最佳整体演出奖」及「最佳导演奖」等六大奖项,九九年,荣获香港艺术家联盟颁发「艺术家年奖」。
二零零一年二月,毛氏出任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致力发挥剧团在香港剧坛的作用,推动香港戏剧发展。
6、演员表
(1)2005年香港版
汪明荃
一九六七年加入电视行业,一直以来,不断作出多方面尝试,开拓不同演艺范畴。至今在娱乐圈工作已经达三十五年,是行内极具影响力的艺人之一。一九七五年,第一次演出话剧「小城风光」。八二年,与罗文合演舞台歌舞剧「白蛇传」,一九九七年,参与香港话剧团的话剧「谁遣香茶挽梦回」演出。Liza除了对演出话剧有浓厚兴趣外,对粤剧亦然,于是虚心向前辈求教,勤练身段、唱腔,於八三年第一次正式公演粤剧「天仙配」,八八年与罗家英组成福升粤剧团,演出多个新编剧目。在九二及九四年更获选为香港八和会馆主席。九六年重办八和粤剧学院,与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合办证书课程,培育粤剧接班人。
高文翰
一九八六年加入香港话剧团任全职演员,曾担任「Miss杜十娘」助理导演及舞蹈排练助理。曾参与演出剧目包括「德龄与慈禧」、「香港一定得!」、「还魂香」等。
潘灿良
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表演系第四届毕业生,一九九一年加入香港话剧团任全职演员,曾在剧团多个剧目中担任导演助理及助理导演。曾参与演出包括「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南海十三郎」、「地久天长」等五十多个剧目。
彭杏英
九一年毕业於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毕业后曾於中英剧团任全职演员,九二年转为自由身参与其他剧团演出。九三至九四年间於嘉士伯湾仔剧团之演技课程及多个青年业馀剧团演技班担任导师。九四年加入香港话剧团任全职演员,九七年凭「明月明年何处看」Maggie一角获第六届香港舞台剧最佳女配角奖。曾参演剧目包括有「香港一定得!」、「明月明年何处看」、「凡尼亚舅舅」等。
秦可凡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及全国二级演员。一九六三年毕业於广东戏剧学校、六二至八七年曾先后任广州市话剧团和广东省话剧院主要演员。八七年赴美,参加洛杉矶伶伦表演工作坊。九八年加入香港话剧团任全职演员,凭「寻人的眼睛」获第十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女配角奖。曾参与演出的剧目包括有「爱情观自在」、「寻人的眼睛」、「死水微澜」等。
陈煦莉
香港演艺学院表演系第十四届毕业生,获艺术学士学位。凭「长系我心」获第九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女配角奖,亦曾连续两届获得校内杰出演员奖。曾参与舞台制作包括「烟雨红船」、「上海之夜」、「再世情」等。
郭紫韵
二零零零年毕业於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表演系,获一级荣誉学士,曾获演艺学院友谊社奖学金、锺沛纪念奖学金及成龙奖学金。於二零零一年十二月加入香港话剧团任全职演员。曾演出剧目包括有「还魂香」、「恋恋4x6」,并於「地久天长」中担任形体编排。
潘璧云
曾参与演出香港话剧团的剧目超过六十个,亦为「造谣学堂」、「谁遣香茶挽梦回」、「仲夏夜之梦」及「还魂香」担任导演助理。在一九九六年前赴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进修。
周志辉
七九年毕业於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同年加入香港话剧团为兼职演员,八一年成为香港话剧团全职演员。曾凭「南海十三郎」获第三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男配角奖及「春秋魂」获第七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曾演出剧目包括「七十二家房客」、「孔子、耶稣、披头四连侬」、「榆树下的欲望」、「还魂香」等。
辛伟强
九四年毕业於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同年加入香港话剧团任全职演员。曾演出多个剧目,包括「梧桐大宅」、「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还魂香」、「德龄与慈禧」等。
黄哲希
香港演艺学院戏剧系首届毕业生,曾於校内凭「金嫂」、「少年十五二十时」、「影子盒」获最佳演出奖及杰出女演员奖。八九年成为香港话剧团全职演员,九二年赴美深造,於九四年获美国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颁发传理系一级荣誉学士学位。曾演出剧目包括「北京人」、「我手谁牵」、「扶桑过客」等。
洪迎喜
九一年於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毕业。曾任中英剧团及赫垦坊全职演员。九五年加入香港话剧团成为全职演员,演出剧目包括「次神的儿女」、「仲夏夜之梦」、「案发现场」、「让我爱一次」、「地久天长」等。
(2)2013年大陆版
许晴:顾香兰(中年)
史可:顾香兰(老年) [4]
胡歌:五号病人(青年)
李宇春:医生
谭卓:顾香兰(青年)
孙强:五号病人(老年)
(3)2022年北京保利剧院版
该剧本轮演出由许晴、胡慧中、黄璐、孔维、肖战、张亮等演员主演。
7、媒体评论
《时报娱乐周报》2000娱乐十大表演艺术:“赖声川挥洒出绝对名留台湾剧场史上的动人作品。”
香港《南华早报》:“如梦之梦创下香港剧场历史纪录,不只是因为长度,同时也是因为其视野及艺术成就之广大。”
香港《经济日报》:“一个大戏川流不息。”
《北京晚报》:“《如梦之梦》震撼香港。”
台湾大学林鹤宜教授:“以‘环形’为表演舞台,‘圆心’为观众席的如梦之梦,无论对赖声川个人或华人戏剧而言,在题材、思想、时空概念、剧场美学等各方面都大有开创,因而备受瞩目。”
北京剧评家陶庆梅:“这是一个大胆的突破,一个深远的旅程,不是新手的探索,而是成熟艺术家自信的自我超越,在题材上,赖声川勇于大量引用修习多年的佛法,在形式上,是他过去所有尝试的总合,并且超越这一切……他又创造了一种新型态的剧场,在中国语文世界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