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艺人转卖品牌赠包,谁在收割粉丝的真心?
"限量款""艺人亲签""明星同款"——当你看到这些标签时,是否也曾心动过?近日某艺人强占品牌赠包并高价转售的丑闻,撕开了二手平台"明星同款"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当我们为偶像一掷千金时,可曾想过这些"福利"可能正是从普通工作人员口袋里抢来的?
当赠礼变成生意:明星团队的"资源变现术"
奢侈品牌赠送纪念品本是行业惯例,但这次事件暴露了令人震惊的操作细节:艺人不仅强行占有工作人员那份明确标注姓名的赠包,还通过亲属账号将两个包以近万元高价挂上闲鱼。更讽刺的是,转售时特意标注"艺人亲签"作为卖点,把粉丝情怀明码标价。这种将合作方善意直接变现的行为,已远超个人道德范畴,形成了一条从品牌方到粉丝的"割韭菜"流水线。
"明星同款"溢价背后的心理操控
二手平台上,带有明星光环的物品往往能卖出数倍溢价。心理学研究显示,追星族购买偶像周边时,大脑会产生"准社会关系"错觉,认为拥有偶像接触过的物品就能拉近心理距离。艺人团队深谙此道:他们刻意保留产品包装、制造"偶然流出"的假象,甚至伪造使用痕迹。此次事件中"限量款"的营销话术,正是精准击中了粉丝的稀缺性焦虑。
谁在为"粉圈经济学"买单?
在粉丝为天价签名包抢破头时,事件另一端的打工人正面临更残酷的现实。那位被强占赠包的工作人员透露:"我们连工资都拿得抠抠搜搜"。这种不对等的行业生态,折射出娱乐圈畸形的价值分配——艺人团队可以肆意将行业资源私有化,而基层工作者连基本尊严都难以维护。更可悲的是,部分粉丝还会主动为这种剥削行为辩护,形成自欺欺人的"供养者心态"。
追星本应是美好的精神寄托,但当情感被量化成交易金额时,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这份"热爱"的价值?下次看到"明星同款"标签时,请记住:真正的偶像不会把粉丝当提款机,更不会践踏工作人员的尊严来充实自己的钱包。理性消费,才是对偶像最好的支持。
网址:顶流艺人转卖品牌赠包,谁在收割粉丝的真心?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75862
相关内容
又见奢牌赠包“转手门”!艺人霸占礼物转卖二手平台,粉丝:真心喂了狗?艺人转售奢牌赠包引争议:贪婪背后的道德失范与行业乱象
王祖贤扎针吴彦祖卖课:中年顶流的尽头是收割中产?
文化杂谈|粉丝礼物被转卖,除了真心错付还暴露了啥
“短代”风潮下,谁在割粉丝韭菜?
揭开“云包场”的真相:明星粉丝真的在被割韭菜吗?
品牌用明星“割粉丝韭菜”为什么屡屡成功?
明星团队“割韭菜”套路:当粉丝真心遭遇明码标价
倒卖粉丝礼物大翻车,艺人被骂“吃相难看”冤不冤?
清新扑克:粉丝经济时代明星与团队的关系总是耐人寻味。 3月25日有粉丝发现去年送给曾黎的手作徽章被挂上二手平台标价88元,经与工作室核实竟是工作人员私自倒卖。 明星收礼本就是个烫手山芋,顶流艺人每年收到的礼物能堆满仓库,如何处理这些饱含心意的物件确实棘手。 见过业内不少艺人会将部分礼物转赠团队,既避免了资源浪费也算体恤工作人员。 不过这次事件暴露出更值得警惕的现象——饭圈真心被明码标价的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