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2025年了,还有人拍权谋剧,却拍出了“仙侠质感”?
看完《琅琊榜》再看《藏海传》,那叫一个眼泪掉下来:不是感动,而是心疼自己追剧的时间。
《琅琊榜》播出那年,豆瓣9.4,一骑绝尘。
不是靠流量明星撑起来的剧王,而是真正靠剧情、人物和节奏碾压当年所有古装剧。
梅长苏步步为营,从夷陵少年林殊化身病弱谋士,以“谋”克敌、以“情”动人,整个复仇之路让人看得肾上腺素飙升,也看得泪湿眼眶。
哪怕你不懂权谋,也能被角色命运打动;哪怕你不爱宫斗,也能被情感牵引。
这就是它牛的地方,每一处都扎实,每一集都有信息量,每个人都长在角色里,连一个太监、一个配角,戏都比现在不少主角好。
再说《藏海传》,虽然一上来就端出肖战+张婧仪的顶流组合,还请来了郑晓龙坐镇导演,可真看下去,发现这更像是“用心在皮囊,敷衍在灵魂”。
服化道的确精美,镜头构图也挑不出错,宫廷的金銮殿光是贴金就让人惊叹手艺。
但一旦剧情展开,就像打开了一锅没熟透的剧本汤:
开局灭门、失忆、背负命运的孤儿,一集拖成三集讲,观众光看藏海从“谁都不信”到“谁都相信”,逻辑断层得像踩了滑石粉。
藏海的复仇线索,看似铺得很大,其实就是复读机式地在不断强调“我要查真相”,但怎么查、为何查、推动靠什么,全靠一股“剧情需要”的玄学。
肖战的表演也在剧粉和路人之间口碑撕裂,有人说他深情,有人说他失魂,总之角色没有“长出来”,只是脸在那儿立着。
最抓马的是,《藏海传》试图在架空中营造一种“新古风权谋”,可惜所有人物像是设定先行、逻辑滞后。
你很难感受到他们为什么说出这些台词、做出这些选择。
倒像是编剧在用Excel表格推进故事,打了卡,剧情就往下走,情绪对不上,逻辑也跟不上。
这就形成了最致命的对比:
《琅琊榜》的角色是活的,你跟着他们一起痛、一起恨、一起哭。
《藏海传》的角色是摆的,美则美矣,心里空荡荡。
当然,有人说不能拿十年前的剧来打今天的新剧,可问题是,正因为观众记住了《琅琊榜》的高度,才更难接受《藏海传》的浅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对比才知道,真正的权谋剧不是堆砌诗词、穿着绣花衣裳,而是让人信服的“局”,让人心动的“情”,还有一步步令人屏息以待的“计中计”。
不是观众太苛刻,是市场太浮躁。
剧可以慢,但不能空;演员可以美,但不能无力。
当一部剧只剩“高颜值+华服+热搜体质”,也许它注定成为短视频的素材,而不是长留人心的经典。
希望下一次,我们再看到“权谋”两个字时,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秀,而是真正让人心悸、动情、拍案叫绝的“智斗盛宴”。
就像《琅琊榜》那样,让人甘愿熬夜三刷,流泪也值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