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女儿马春荣,既是替身也是传人,结果却活成了一出时代悲剧?!
谁能想到,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女儿马春荣,既是替身也是传人,结果却活成了一出时代悲剧?!
马春荣这个名字,老豫剧迷估计一听就得“嗯?是马金凤的女儿那个?”其实吧,还真不止是女儿那么简单。你要说她是马金凤的分身都不夸张——有次录音,大家都说听着就是马金凤本人在唱《穆桂英挂帅》,结果一查,是马春荣,直接笑出猪叫。啧啧,“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不是AI变声,是实打实的亲传。有人还说她叫“马小凤”,是不是官方艺名其实我也搞不清,后来查了查,好像没正式认证过,但坊间传得很响。

其实马春荣的戏梦开始得挺早。说起来,她小时候在戏班门槛上晃脚丫唱《祭塔》,那画面简直像电视剧开头的慢镜头。她妈马金凤,那时候正忙着在舞台上飙戏,马春荣就在旁边用奶声奶气的腔调跟着学。她爸张玉山(应该是叫这个吧,差点写成张玉明,改一下),比她妈大一轮还多,俩人是战乱里凑成的,后来因为性格不合、演艺事业啥的就分了。马春荣就跟着她妈过了,大概40年代的事吧,具体哪年我一度以为是1942年,后来查了一下,可能是1940年,反正总之比我还大。

她的童年就是被豫剧泡大的,听鼓点、嗓子甜、天赋拉满。有人回忆说小时候家住马金凤家斜对门,天天跟马春荣玩,“春荣姐”这个外号叫得贼亲。她10岁就开始练唱,12岁就能蹦上台唱《压塔》《祭塔》,简直就是小戏篓子。你想想,12岁就能唱这些老戏,普通人12岁还在玩泥巴吧。

后来,马春荣考进了河南省戏曲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豫剧二团。其实这种分配制度,现在听着有点像“开盲盒”,但她运气不错,刚毕业没几年就成了团里的新星。然后到了1962年,马金凤正式收徒——王文慧、秦秀珍、马春荣、温秀英都拜了师。马春荣这个身份就有点微妙了,既是女儿又是徒弟,还是衣钵传人,团里的人都拿她和马金凤比,那压力不是一般大。

到了70年代末,豫剧团要去北京拍电影《七品芝麻官》。主力演员都去玩票了,只剩下留守的在团里排折子戏。马春荣这时候挑大梁,排《穆桂英挂帅》。据说现场效果直接把观众唬住了,“这不是马金凤本人吗?!”其实是马春荣在唱。后来有影像资料留下,1981年演《井尸案》胡县官夫人,动作神韵都和她妈一模一样。1984年还和母亲师妹一起义演,收入全捐公益,嗯,这一段我搜了半天资料,发现有一说是1985年的事,时间线有点乱,先按1984年写着吧,反正差不离。

最牛的还是母女同台演《穆桂英挂帅》,马春荣唱“我家住在山东”,高亢明亮,豫剧迷都说那录音是马派经典。其实我小时候听过录音,真心分不清谁是谁,后来才知道是马春荣。

但说到这里就有点心塞了,马春荣的结局,真的是一地鸡毛。文革那阵子,马金凤被批斗,场面太惨了,马春荣亲眼看着,心理上直接崩了。有人说她因此落下了病根,终身都没恢复过来。其实我之前以为她是90年代初去世,后来翻了翻资料,好像是80年代末,大约1988年左右,年仅48岁。哦,对了,差点写成38,赶紧改一下,真是48岁。她去世方式坊间传说是心梗突发,马金凤说得很决绝,“她自己选择走了”,听着让人鼻子一酸。
讲真,马春荣这么出色,最后却被时代推着走,走向了一个无解的结局。她既是母亲的女儿、替身,也是马派艺术的继承人,可最后还是被现实打败了。这种母女情、师徒情,戏里戏外都很抓人,但人生没剧本,想写圆满都难。
不过话说回来,豫剧圈子里对她的评价几乎是“只要马金凤退场,马春荣一定能顶上”。有次豫剧二团录节目,导演一度搞不清台上是谁,哈哈哈,闹了个乌龙。有人还在评论区调侃,说马春荣要是活得久点,说不定能把马派风格再带出一派。但这事儿,谁知道呢?
其实聊起戏曲大家的后代,很多都活得不容易,压力来自上一代的光环,还有时代的那口大锅。马春荣其实就是典型的“被时代吞噬的天才”,你要说她不够努力,那是瞎扯;你要说她倒霉,也不全是命。哦对了,坊间还有个段子,说她小时候特别爱吃锅盔,结果唱戏嗓子被师傅批评“别吃硬的,影响嗓门”,后来她就偷偷躲在后院吃,吃完再哼《祭塔》,师傅推门一看,嘴角都是面渣……这个段子到底是不是亲历,没人敢说真,但茶余饭后大家都爱讲。
现在回头看,豫剧圈里马金凤依然传奇,但最懂她的马春荣早就化作绝响。“戏里是穆桂英,戏外是马金凤的女儿兼替身兼传人”,这种身份,多少有点“天生注定”。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如果当年环境好点,说不定现在豫剧圈的格局又不一样了。
最后,那些小道消息还在流传,说马金凤晚年偶尔会在家里低声唱马春荣的拿手段子,“谁要是能唱得像我女儿,我当场认徒”——是真是假就看大家信不信了,反正戏迷们爱聊这些,乐呵乐呵吧。
举报/反馈
网址:谁能想到,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女儿马春荣,既是替身也是传人,结果却活成了一出时代悲剧?!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41740
相关内容
1940年马春荣生于马金凤戏班,1962年拜母为师成“马小凤”,1988年盛年凋零,豫剧母女的悲欢与时代起伏她是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嫡传弟子,她是从南阳走
金声玉振创“马派” ——豫剧大师马金凤的艺术贡献
追忆豫剧大师马金凤
马金凤:从梅兰芳弟子到国宝级豫剧大师的传奇人生
豫剧大师马金凤“长眠”郑州
豫剧大师马金凤与台湾豫剧人刘海燕的一段缘分
坎坷的豫剧名家马金凤:永远的“穆桂英”,两次婚姻4个儿女
河南豫剧马金凤怎么上热搜了(河南豫剧马金凤)
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追思会暨豫剧“马派”艺术传承座谈会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