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以创新“破圈”
近日,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的“遇见戏曲,遇见未来”戏曲数字化创新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江苏省文旅科技融合创新项目名单。不仅如此,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条统计发布的“中博热搜榜”,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热门百强推介榜单及延伸子榜单中,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荣登热门工美非遗类博物馆榜单第4名,这已是这所年轻的博物馆第六次登榜。
开馆两年来,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凭借集齐全国348个剧种的深厚底蕴成为行业标杆,更通过一系列前沿科技手段与创新实践,将古老戏曲艺术带入一个沉浸式、年轻化、可持续传播的新纪元,为传统文旅业态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当游客戴上XR眼镜,便能瞬间从现实空间跳转至一个古色古香的戏曲世界。眼前是水袖翻飞舞翩跹,耳畔是红氍毹上雅乐起,技术手段让观众仿佛能感受到演员悱恻缠绵的情思,甚至能“闻”到戏台上的烟火气息。博物馆打造的全国首个戏曲主题XR展“游园幻戏”,为观众带来了颠覆性的观赏体验。这一数字光影场景,极大地拓展了“元宇宙+戏剧”的应用边界,让观众的意识在虚拟的“亭台楼阁”中穿梭,沉浸式体验气韵生动的东方美学。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戏曲艺术突破传统表演边界,以更生动、多元的形式走近大众。在博物馆的多媒体厅,以数字粒子技术重构的“百戏长河”,将戏曲的动静之美、颦笑之情、文学之风,凝练为一首流动的视觉诗篇,打破了传统展览的静态局限,在沉浸交互中展现戏曲的隽永底蕴与现代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沉浸式体验戏曲美学的同时,博物馆创新推出的首席虚拟人推荐官“小小生”与“小花旦”以亲切可爱的数字形象,成为连接青年观众与传统艺术的桥梁。
作为国内首个集齐348个剧种的戏曲主题博物馆,昆山百戏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珍贵的戏曲文献、音像资料进行高精度采集与存储,建立全面的数字档案库,这不仅为戏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也为未来的创新创作奠定了数据基石。
除了技术层面的深度融合,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更通过一系列可触可感的创新项目,驱动戏曲文化生态的持续繁荣,实现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跨越。
“梨园追踪”剧本游以及“百戏市集”“四时有戏”等多样化活动将戏曲元素融入潮流娱乐形式。通过面向成人的“百戏雅集”与针对少儿的“百戏研学”等分众化项目,在寓教于乐中传递戏曲之美,实现传统文化的浸润式传承,助推馆内社教活动“破圈”生长。此外,作为苏州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博物馆不断深化与各大中小学的共建,探索文化育人的新路径。
创新不仅限于活动,更延伸至休憩空间。馆内的文创咖啡厅,将戏曲美学融入日常,从戏曲元素装潢到主题咖啡、特色文创产品,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戏曲之美,让游客在品味香醇的同时,自然延伸了对博物馆文化的感知,持续拓展戏曲的当代传播可能。
“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收获了强烈的市场反响。开馆至今,博物馆已接待观众超66万人次,并连续入选2024年至2025年多个季度的‘热门工美及非遗类博物馆榜单’‘百强热门博物馆专题馆榜单’,可见我们的创新模式具备了持久的吸引力。”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从六百年前在昆山市井巷陌婉转传唱的水磨调,到如今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沉浸式戏梦人生,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正以其前瞻性的视野与大胆的实践,回答着传统文化在当代如何传承与发展的时代命题。江南时报记者 徐曦
网址:数字赋能 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以创新“破圈”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26191
相关内容
解锁全新剧本游《惊梦寻真录》,科技赋能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破圈传承博物馆里话端午 走进戏曲百戏博物馆看《西厢记》文化展
戏曲演出:以经典打底,以创新破圈
平凉戏曲博物馆非遗展演串联文旅新场景
“国际博物馆日”昆明主会场活动举行
昆山“双面绣”:光影间“绣”出新江南
上昆今年新创大戏《归鸿赋》京昆合璧 9月首演
云南白药口腔健康×中国文字博物馆 以文化IP赋能品牌新动能
洛阳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在这里遇见“戏如人生”
博物馆活昆虫被偷走(博物馆活昆虫被偷走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