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与导演:票房失败背后的责怨之道
01导语和背景
流量明星成票房背锅侠!韩杰导演指责王俊凯“不敬业”,鹿晗也曾被滕华涛公开羞辱,这样的操作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各位观众,你们又目睹过多少次导演因拍摄烂片而将责任推给明星的场景呢?
02案例分析
> 王俊凯和韩杰矛盾
近期,在《Hello!树先生》的宣传活动中,导演韩杰意外提及了八年前的《解忧杂货店》,并对王俊凯提出了诸多不满。他透露,王俊凯当时给出的档期仅有短短两周,且并非全勤,见面还需提前预约。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带着表演老师前来,却未与其深入沟通,日常除了查看信息就是沉迷游戏。如此言辞,若置身于古代,可谓是对师长的不敬,激起了众怒。
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同样是韩杰,在2017年电影宣传时,他对王俊凯的评价截然不同,赞誉有加:"王俊凯认真努力,进步之大令人惊叹,他的表现优异到让人不舍苛责。"他还曾主动邀请王俊凯出演,这样的转变,着实令人费解。
若王俊凯本人目睹此新闻,恐怕会感到无比困惑:“导演,您莫非服用了某种灵丹妙药,使得记忆能够倒流?”
时隔八年,同一导演在宣传不同电影时,对同一演员的评价竟截然相反。难道是因为新作《Hello!树先生》在豆瓣上仅获得5.0分,且票房仅为2.23亿,远低于预期,才导致他翻出旧账来寻求心理平衡?
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真是让人瞠目结舌!想当年,王俊凯在拍摄《解忧杂货店》时正是高三关键时刻,他特意腾出两周时间来参演这部电影,可见其敬业精神。而且,《解忧杂货店》本质上是一部群像戏,三个主演的戏份都相对均衡。韩导,作为电影的掌舵人,如果您在拍摄过程中察觉到演员档期不足或沟通难题,为何不及时作出调整,而非要等到八年后再来秋后算账呢?
> 鹿晗和滕华涛事件
谈及此类情况,鹿晗曾遭遇过更为不幸的境遇。
2019年,滕华涛执导的《上海堡垒》投资高达3.6亿,然而最终票房仅收入1.14亿,且在豆瓣上仅获得3.3分的惨淡评价。这部影片的失败可归因于多方面因素:剧本内容混乱,仿佛将科幻片与爱情片随意拼接;特效制作粗糙,与PPT相差无几;同时,试图蹭《流浪地球》的热度,却未能成功。
但滕华涛在最后公开道歉时说了什么呢?他表示,“我用错了鹿晗”。这句话似乎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演员身上。然而,在此之前,滕华涛在《向往的生活》节目中曾公开称赞鹿晗“非常合适”这一角色。当初选择鹿晗时,他看重的是流量,但在影片失败后却改口说选错了人。这种前后不一、两面三刀的做法,甚至引起了向佐的不满,他在公众平台上直接为鹿晗喊冤。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上海堡垒》的票房失利后,网络上突然涌现出鹿晗“导演一喊停就观看球赛”以及“深夜通宵打游戏”的传闻。这种套路与之前韩杰对王俊凯的指责如出一辙,都是试图通过“不敬业”的标签来抹黑明星。受此影响,鹿晗在电影领域的发展几乎停滞,尽管他后来通过《穿越火线》和《在劫难逃》等作品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实力,但似乎已经失去了再拍电影的热情,至今尚未有新的电影作品问世。
03行业反思和结论
> 市场和导演角色的转变
王俊凯的新作《749局》评分仅为3.2,目前正受到批评,同时,他似乎也受到了韩导的责备,似乎“流量明星沦为票房替罪羊”的戏码又要上演。我观察到,娱乐圈中存在一种奇特的逻辑:资本方往往迷信“流量明星加上大IP就能保证票房”,但在选角时却很少考虑角色的适配度。例如,《解忧杂货店》将王俊凯、迪丽热巴这样的流量明星与郝蕾、秦昊这样的文艺演员强行组合,其风格之不协调,犹如将裤衩与西装搭配在一起;《上海堡垒》则把偶像鹿晗塞入科幻片中,这种搭配就像让莫言去跳街舞,显得极不和谐。
当制片方和导演利用明星作为吸引观众的手段时,他们似乎并未意识到任何问题;然而,当项目最终未能取得成功时,他们却将全部责任归咎于演员的“不敬业”或“选角不当”。这种做法不仅暴露了他们缺乏自省能力的弱点,还迎合了市场上对流量明星的负面偏见。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无疑是对“无耻”这一概念的全新诠释。
此外,《以法之名》在遭遇烂尾困境后,其导演选择将责任归咎于张译的“演技套路化”;而《第一炉香》的导演则因马思纯未能符合其预期,便指责其未能预见网友的反应,并表示会考虑换角。
我就想问一句:这些导演在拍电影前是不是大脑短路了?他们可能自以为正在执导一部《阿凡达》,然而电影上映后,观众才发现这不过是部《山村老尸》。鹿晗的遭遇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因遭受公开羞辱而选择退出演艺圈,这无疑证明了这种对待演员的方式对他们的伤害有多大。
好在,市场正逐渐从“流量导向”转变为“质量导向”。《流浪地球》和《哪吒》的成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观众并不愚昧,只有优质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硬通货。当某些导演和资方在享受流量带来的好处时保持沉默,而在遭遇失败时却将责任推卸给演员,这种缺乏专业精神的行为,已经到了该被彻底摒弃的时候。
归根结底,“好演员需要遇到好作品”这八个字才是关键。流量明星并不应该是票房的万能灵药,更不应该是失败的替罪羊。韩导此次的操作,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如。小学生打架输了还会找个借口,而你却直接把责任推给“队友”,这种甩锅方式真是缺乏创意。
在我看来,与其责备王俊凯的游戏表现,不如先深入反思你自己的电影作品为何只获得5.0分。指不定下次宣传时你又会找借口说“选错了演员”,然后再等八年翻旧账说“他们根本不配合我”。这种无休止的甩锅游戏,恐怕比你拍电影的水平还要高超!
举报/反馈
网址:流量明星与导演:票房失败背后的责怨之道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22785
相关内容
上映7天票房不足3000万,杨幂转型失败,流量明星为何集体失灵了冯小刚赵丽颖双输:票房失利折射流量明星与老导演的困境
邓超抢票失败背后,藏着明星互动的流量密码
春节档票房警示:流量明星失灵,口碑与实力才是王道!
有你真好票房惨败背后的真相
王俊凯三部电影口碑票房双失,流量明星转型遇险?
流量明星和中生代演员同为主演,为何票房失利,都是流量明星的错
射雕英雄传票房大失败,流量明星是否真能拯救票房?你怎么看?
大流量明星 + 大投资电影,为何票房败北?
王俊凯三部电影票房口碑双败,流量明星转型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