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翟天临被疑“学术不端”的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对此,北京电影学院回应称已成立调查组,北大也表示会根据北电的调查结果做决定。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一名演员,翟天临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也赢得了一些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但作为博士的翟天临,却有着名不符实的种种行径,文章涉嫌抄袭、找不到核心期刊论文、高考成绩存疑……这些质疑让翟天临面临“学霸”人设崩塌的危险。
近年来,随着真人秀综艺节目的火热,“人设”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初只是用来展现每个嘉宾的不同性格,而且这个性格大多是事先设定好的,以使得嘉宾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后来则渐渐蔓延到明星的定位上。
可以说,“人设”本质上是一种营销行为,是明星精心打造的公众形象,它像是一枚标签,能够放大明星身上的某个特点,以便快速被观众熟识,获得知名度。好的人设不仅能拉近明星和粉丝之间的距离,圈粉无数,还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一些明星通过人设的精准定位,或能接下大批跟人设相吻合的代言,比如顾家好男人接下母婴品牌的代言等,或能接到大量跟人设相近的角色,如国民(媳妇、闺女)之类,还有的直接能把人设变成品牌,开始资本运作,比如吃货直接注册含有自己名字的商标等。
对明星来说,从籍籍无名到万众瞩目,通常需要“修炼”多年,才能将人设的标签贴得更加牢固。但人设既是盔甲,也是软肋。明星拥有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资源,社会对其道德标准要求也高,当其行径与人设一致时,能有“手可摘星辰”的灿烂、辉煌;但当其虚构的“人设”崩塌时,也会受到更多的指责和嘲讽。确切地说,人设崩塌日,也是星途暗淡时。过去几年,有太多的明星人设垮掉了,“佛系大叔”出轨了,恩爱夫妻离婚了,戒毒大使吸毒了,爱学习的说出了“诺贝尔数学奖”,喜欢张爱玲的引用错了文字……现实与虚构的落差,也让明星受到“人设”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