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运动员的新征程:多元转型与新机遇
01运动员退役问题与现状
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展现舞蹈才华,前体操名将吴柳芳与击剑冠军秦雪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同时也面临了不小的争议。外界对二人究竟是在网上表演艺术还是“擦边”行为展开了热烈讨论。“擦边”这一敏感话题与国家运动员紧密相连,甚至被提升到了关乎国家荣誉的高度。面对这些质疑,击剑冠军秦雪坦然回应:她有女儿需要抚养,只是希望挣钱养家。然而,这些争议背后,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浮出水面:在体育领域,能够站上奥运领奖台的运动员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退役运动员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
我国退役运动员群体不容忽视。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数据,我国拥有约5万名在册专业运动员,而每年退役的运动员数量大约在3000至4000人之间。特别是在奥运周期结束后,往往会有高达40%的运动员选择退役。若不考虑奥运会的周期性影响,每年约有8%的运动员会结束其职业生涯。
▍ 普遍运动员的生活状况
这些退役的运动员并非仅仅因为年龄原因而选择离开。体育,这一充满青春活力的领域,实际上对运动员的年龄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每个运动员都有其个人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和竞技状态都处于巅峰状态。然而,与普通人到了二十八岁左右正值事业上升期不同,运动员在这个年龄段往往开始面临职业生涯的下滑。
据研究显示, 运动员的平均退役年龄稳定在25岁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体操和游泳项目的运动员,其平均退役年龄相对较早,大约在24岁。
退役运动员中,既有像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这样广为人知的名字,但更多是默默无闻的普通运动员。
▍ 运动员的薪酬与经济状况
运动员薪酬在竞技体育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对运动员卓越技能和不懈努力的应有回报,更是激发他们持续训练、不断提升竞技水准的重要动力。同时,薪酬水平也深刻影响着运动员的生活品质以及退役后的保障,对于体育领域优秀人才的吸引与留存、以及整个体育事业的稳健发展而言,其意义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专业队运动员的薪资结构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基本工资、地方性补助、国家队训练津贴、比赛奖金以及赞助商提供的奖金。
然而,对于众多普通运动员而言, 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是工资或训练补贴,而是比赛奖金。以奥运会为例,依据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实施办法》,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选手将至少获得20万元的丰厚奖励,银牌和铜牌得主则分别能获得约12万元和8万元的奖金。这种奖励机制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级别运动员对薪酬的满意度。
02运动员的多元转型路径
▍ 运动员的社会价值和新媒体机遇
退役后,运动员的收入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当他们结束运动生涯,开始向其他行业转型时,这种转变可能会对他们的经济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据国际奥委会(IOC)的调查报告显示,许多退役运动员都面临着经济上的困境,尤其是那些在运动生涯中未能积累足够财富或成功实现职业转换的运动员。
然而,即便退役, 运动员依然拥有宝贵的社会价值。他们在竞技场上的丰富经验、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对运动项目的深刻见解,都是独一无二的财富。因此,许多退役运动员积极利用这些优势,在新的领域中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赛场”。
《2024退役运动员数据报告》揭示,过去一年里,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超过2500名活跃的退役运动员,其入驻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每个人提供了展现自我与追逐梦想的舞台。对于退役运动员而言,他们凭借强健的体魄、出众的外貌,以及已积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互联网上开辟新天地、实现价值成为了可能。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退役运动员们主要通过电视媒体来展现自己,从而成功转型为演艺圈的明星,广受大众喜爱。
▍ 教育与体育行业转型
对许多运动员而言,他们的职业生涯并非在退役那一刻就真正结束。体育领域一直有着薪火相传的传统,“学而优则师”, 退役运动员们自然而然地会选择投身于体育赛事的教育相关职业。例如,前乒乓球队主教练刘国梁,他并非人们口中的“不懂球的胖子”,而是中国乒乓球历史上首位荣获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大满贯”的传奇人物。同样,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巴黎奥运会担任跳水裁判长,以专业素养赢得了“裁判的裁判”之美誉。
近年来,大学纷纷向退役运动员敞开大门,他们作为体育专业的任课教师,凭借丰富的体育理论和赛事经验,为学子们传授知识。而中小学也纷纷聘请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和校队教练,助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为升学考试提供专业培训。
退役运动员在进入大学担任体育专业任课教师后,会体验到一种相对稳定的职业环境,其中晋升渠道也更为明确。然而,在一些中小学,由于编制问题的影响,许多退役运动员在短暂的任教后,往往不得不寻求其他就业机会。
▍ 运动员继续深造的努力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难题,提升他们的谋生技能和知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运动员在退役后选择创业,而他们更倾向于在体育相关领域如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健身休闲等展开创业之路,这无疑与他们的专业背景及个人经验紧密相连。
多数运动员自幼便展现出卓越的天赋,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训练,为国家荣誉而拼搏,却往往因此牺牲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退役后,许多运动员选择继续深造,以弥补这一遗憾。他们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包括保送、体育单招以及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这些途径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平台,同时也为提升高校体育竞技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统计,近三年来,约有1000名优秀运动员通过保送方式进入大学,其中排球、足球和篮球项目的运动员最为“热爱学习”。而招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则依次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以及武汉体育学院。
但获得保送资格并非易事,运动员必须获得“运动健将”甚至“国际运动健将”级别的称号。运动员开启新篇章的过程并不简单,我们常常只关注那些站在顶峰的佼佼者,却往往忽视了那些在腰部和底部的普通运动员,他们同样付出了青春与热血。幸运的是,这个时代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能够主动走向台前。
举报/反馈
网址:退役运动员的新征程:多元转型与新机遇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3492
相关内容
探索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新模式退役运动员的精彩人生:从赛场到新领域的转型
退役运动员:从荣耀到新生的转变
奥运冠军畅谈退役运动员转型之路
运动员退役后如何开启人生下半场 转型挑战与机遇
开启人生新赛道——退役运动员转型观察之三
退役运动员转型:如何从“网红”到正能量榜样?
角色转换之路怎么走——聚焦退役运动员转型
退役运动员的新生涯:从竞技场到职场的转型探索
#退役运动员如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