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 !
在一个追求高清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却痴迷上了糊照。拍立得是受益于这场风潮的电子产品之一。
原本在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夹击之下,拍立得差点就沦为历史的尘埃,但Z世代救了它。仅富士instax拍立得系列过去一年全球就卖了70亿人民币。
在以年轻女性为主的消费群体看来,拍立得的可爱就是一切,充满磨皮效果和复古氛围感的照片十分悦己。
不过,拍立得虽好,却有一个十足的bug——一些主要拍立得品牌的相纸常年难买到,养肥了黄牛党,苦了拍立得粉丝,甚至连日本本国的“地下偶像”也因为买不到相纸,收入锐减。
小编|璞羽
隶属|我爱学习俱乐部编辑部
“咔哒”一声清脆的快门过后,最重要的步骤才刚刚开始:先从相机侧面拉出一张白色保护纸,再拉出一张夹着负片的相纸,捏住边缘,沿着虚线撕开覆在其上的负片,然后等待影像慢慢浮现。
最近,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开始体验这种混合着未知与期待、充满仪式感的拍照方式——撕拉片。
撕拉片是美国宝丽来公司发明的一次成像相纸,推出时间比拍立得相机更早。与拍立得直接成片不同,撕拉片由底片和照片组成,拍摄完等待一定时间后将底片和照片撕开才会成像,这也是“撕拉片”这一名称的由来。
在胶片摄影时代,能够快速成像的撕拉片通常用于商业摄影中打样,作为正式拍摄的参考。进入数码摄影时代后,拍摄不再需要打样,撕拉片也逐渐退出主流市场。
2008年美国宝丽来公司申请破产后,其撕拉片随之停产,富士和宝丽来合作的撕拉片继续生产,但随着数码摄影的普及,富士也开始逐步停产撕拉片和其他胶卷,最终在2016年停产了最后一种撕拉片FP-100C。
如今市场上使用的撕拉片大多是FP-100C当年的库存,撕拉片因此有了“拍一张少一张”的噱头,相纸价格也水涨船高。
不只是撕拉片,在2000年前后被广泛使用的CCD相机(使用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的早期数码相机)也在近几年成为热捧,几乎与此同时,胶片摄影和拍立得等一次成像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随着AI工具的成熟,还有不少人选择直接使用AI,通过指令将自己的照片变成宝丽来、胶片等风格效果。
热爱P图的年轻人,为何又迷上了这些复古的摄影方式?
-1-
撕拉片成了新宠
所谓撕拉片,名字虽然听着新鲜,但实际上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拍立得的前身。
两者的区别在于拍摄之后,拍立得会自动完成显影、定影等一系列过程,随后自动将相片吐出。
而撕拉片则在拍摄后需要等待一定的反应时间,手动将胶片抽出,这个过程中相机内部装置会碾破药水包,经过短暂显影和定影,再将负片和正片撕开分离,才能得到照片。
由于这种独特的氛围感,高参与度的环节,引得无数年轻人跟风拍摄,其价格也有了惊人的增长。
有网友透露,去年底撕拉片没火起来的时候,拍摄一张的价格是100元。
上海某撕拉片照相馆去年10月发布的拍摄价格,是220元一张。
早期为了吸引顾客,还会将免费限时拍摄撕拉片作为引流活动。
现在价格早就不往日而语,涨到了330-380元一张。
而这,还不是现在市面上最高的价格。
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拍摄撕拉片的经历,在不包含妆造的情况下,一张的费用就高达399元。
而且由于撕拉片相机十分吃妆,所以想要一键出片,并不是很容易。
就算不想去照相馆拍摄,想要自己动手拍摄省点钱,撕拉片相纸的价格也是分分钟劝退人。
如今二手平台上的撕拉片相纸,最低一盒也要2000元以上,最高一盒更是炒到了3299元。
一盒十张折算下来,一张就要329,也难怪会被全网戏称为“纸片茅台”。
连带着撕拉片相机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宝丽来生产的BigShot 相机之前价格约为1000-1600元,现在二手平台上,已经被炒到了最高7000元。
这个价格走势,让很多玩摄影的网友感到难以置信。
有网友翻出几年前购买撕拉片的记录,2018年一盒10张撕拉片的价格是191元,后面几年最高一盒涨到了495元。
更别说停产前,撕拉片一盒10张装的价格仅为70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张成本仅需7元左右。
现在这个定价,足足翻了40多倍。
即便如此高昂的价格,依旧无法抵挡年轻人的消费热情。
不少摄影机构趁机推出相关服务,打上“拍出明星同款”的宣传口号,提供专业场景与妆造。
一个套餐的价格,就能提到1299元到1399元不等,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粉丝买单。
很多网友大呼拍到了自己的“人生照片”,自己拍还不够,还得拉上对象和朋友,再来一张合照。
撕拉片俨然成了年轻人的新宠,好像不拍一张,就颇有些落伍的意味。
-2-
即时成像的生意
由于胶片摄影有一定的操作门槛,玩胶片摄影的年轻人仍然属于小众,撕拉片则因为高昂的价格让多数人望而却步,而同样属于即时成像且成本更低的宝丽来拍立得和富士一次成像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宝丽来研习社拍摄富士和普通宝丽来的价格在18到35元,远远低于撕拉片的价格。据观察,一次成像是在2020年之后火起来的,为了分流顾客,2023年宝丽来研习社在上海开出了第二家店。
宝丽来的即时成像是曝光后胶卷通过挤压使内置药水包破裂,显影定影剂均匀分布在负片与正片之间达到显影效果。
约拍宝丽来的绝大多数是20多岁的女生,她们没有体验过即时成像,喜欢宝丽来成像的复古感。如果使用闪光灯拍摄,成像似乎还会有自带美颜的磨皮效果,这也是宝丽来颇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在宝丽来和富士两大品牌中,泡泡商店则更侧重富士——富士相较于宝丽来成本更低,成像质量也相对稳定。
泡泡商店的富士一次成像一张在15元到30元不等,宝丽来则为35元和50元。在实际运营中,选择富士的顾客的确更多,选择富士和宝丽来的比例约为10:1。
目前,上海已有近10家类似的一次成像照相馆,每家店均有特色。宝丽来研习社仍然在经营宝丽来相机的维修和售卖业务,泡泡商店则同时售卖胶片相机和胶卷、一次成像相机和相纸等。
此外,Hakuna Matata 的牙医机拍五官特写最受欢迎,7月刚刚在陕西南路开业的西西弗斯相机商店则装修为米菲主题,拍照的同时主打CCD相机售卖。
由于房租较高,上海的照相馆的数量并不如广州、成都、杭州等城市多,它们的选址也大多数是在市中心热门商圈的弄堂深处,而在成都玉林的芳华街上,短短300米内就有3家可以拍摄一次成像的店铺。
“在一线城市开店不是同行之间的竞争,而是和房租成本的竞争。”
随着一次成像越来越受欢迎,相应的摄影器材和耗材也在涨价。2019年时一盒8张普通白边宝丽来相纸通过促销活动最便宜90多元即可买到,而现在大部分相纸已经翻倍到140到160元,而限量联名款的相纸则更难买到。
尽管公司在2008年破产,但宝丽来的品牌和知识产权保留了下来。
2017年,The Impossible Project的最大股东收购了宝丽来的品牌和知识产权,公司更名为Polaroid Originals,2020年又更名为Polaroid,摄影圈通常将这家公司称为“新宝丽来”。2022年,宝丽来决定加速开发中国市场,并引入了新的中国区总代理。
宝丽来全球首席销售官Olivier Lemoine透露,相比2023年,宝丽来中国区的业务增幅超过60%,宝丽来希望未来5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0%。“富士instax在中国市场表现很好,但我们觉得还留有第二个领导性品牌的空间。”
富士胶片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4财年,营收31958亿日元,同比增长7.9%;营业利润3302亿日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影像业务营收5420亿日元,同比增长15.4%,增速仅次于医疗业务。
富士胶片在财报中表示,instax即时成像系列的强劲销售推动了影像业务营收的增长——今年4月,富士胶片宣布instax即时相机和打印机系列产品的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亿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