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营销

发布时间:2025-09-10 00:44

哈喽大家好,最近汽车圈和演艺圈的那些事儿,简直热闹得像除夕夜的烟花,看着眼花缭乱。

你以为是厂商发福利?

说白了,还不是为了销量那点事儿!

现如今,车企不好混了,绞尽脑汁压成本,恨不得把配置表堆成小山,设计师熬得眼圈发黑。

演艺界呢?

更现实,流量明星像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今天你霸屏,明天他热搜,后天说不定就销声匿迹了。

怎么办?

当然是强强联合,各取所需!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特别的景象:找明星代言像批发市场进货,稍有点名气的艺人都能混个脸熟。

比方说,华为智能车部门的余承东,妇女节送束鲜花,居然都能炒出和刘亦菲的绯闻。

不得不说,这车企为了博眼球,真是脑洞大开。

结果呢?

绯闻还没平息,直接官宣刘亦菲成了智界的代言人!

这手操作,颇有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借的不是天子,是顶级流量啊!

你也许会问,过去车企不也请明星站台吗?

那可不一样!

之前那叫“门当户对”,讲究名气相当、车型匹配。

还记得吗,那时宝马牵手易烊千玺,凯迪拉克签约王俊凯,奥迪力邀王一博,那都是顶流明星配豪华座驾,图的是相得益彰。

而现在呢?

风向变了!

变得更像选秀节目海选,广发邀请函,机会均等。

什么首席体验官、性能探索大使、环保先锋伙伴,名头一个比一个花哨,比车企起的那些生僻车名还让人一头雾水。

鲲鹏、凌云、鲸歌…再来个“大使”,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究其原因,还是车企也要精打细算!

以前追求的是品牌形象,现在更看重实际转化。

请不起刘亦菲,那就找来十个八个潜力新人,总有一个能戳中消费者的喜好。

热播剧余温尚存,李昀锐立刻成为路虎的品牌挚友;《封神第二部》里崭露头角的娜然,转身就收到极狐抛来的橄榄枝。

还有自带喜感的演员付航、贾冰、郭麒麟,也纷纷出现在车企的合作名单上。

像问界、极氪这样的品牌,更是把“社交”玩得炉火纯青,感觉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和他家关系匪浅。

这架势,就像孟尝君广纳贤士,只要有点才华,就先拉拢过来再说。

再看汽车厂家跟明星的合作,节奏也变得更紧凑。

过去恨不得签个长期合约,现在呢?

倾向于短期合作,今天合作,明天各奔东西,谁也不耽误谁。

不管你是想“迎合年轻市场”,还是想借助宣传片“打造前卫的用车氛围”,总之就是请来一堆明星,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这情形,有点像战国时期养士的风气,不在乎你是否真正有用,先招揽门下壮大声势再说。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信息获取如此便捷的当下,各种新品牌、新款车、全新技术,一股脑涌向消费者,难免让人眼花缭乱。

明星合作,至少能制造些许话题,扩大传播范围。

内卷的汽车圈,面临挑战的演艺界,也算是“携手共进,吸引关注、促进销售”了。

说白了,就是彼此借势,实现共赢。

不过,其中也有门道!

选择代言人,不能随便抓一个就行,得看气质是否契合!

红旗,以往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庄重、沉稳。

因此,选择了靳东来代言。

但是,红旗也渴望吸引年轻消费者!

于是,天工系列就邀请了孙颖莎、付航等更具活力的面孔。

尤其是付航,直接冠以“天工05Passion大使”的头衔,这称号,直接取材于他的网络流行语,真是绝了!

还有宝马mini,过去代表的是什么?

精致、个性。

如今想要转型,推广电动车型,于是找来颇具文艺气息的文淇担任代言人。

宣传片里,文淇灵动地展现着自己身上的多元标签,与这款车想要强调的多样化性能和使用场景完美呼应。

宝马甚至一改往日高冷姿态,让贾冰用接地气的方式说出“叉5”的名字,这在以前可是难以想象的。

再说说五菱缤果,邀请孟子义拍摄广告。

原因何在?

因为这款车造型圆润复古,目标客户是年轻女性。

孟子义呢?

是古装剧里的颜值担当!

这不就正好对上了吗?

所以说,车企挑选明星,其实是“量体裁衣”。

根据车型的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的特征,挑选与之相符的明星。

正如《礼记·大学》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车企也要先找准自身定位,才能更好地进行推广。

当然,明星代言并非万能灵药。

万一请到一位“人设崩塌”的明星,那可就损失大了!

2021年,英菲尼迪签下王力宏,结果第二天王力宏就被爆出负面新闻,英菲尼迪火速解约,品牌声誉也受到波及。

这件事,无疑给所有车企敲响了警钟!

因此,在商业合作中,时刻要“谨慎”。

过度捆绑,容易引发风险。

不如选择短期合作,互利互惠,合作结束后各奔东西,谁也不牵累谁。

明星宣传,只是营销的第一步。

车辆能否畅销,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产品实力!

特斯拉、小米、蔚来等品牌,都没有聘请明星代言,销量依旧可观。

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们的车,拥有过硬的技术和出色的品质。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车企也一样,不能只关注营销,更要注重产品研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而言之,汽车厂家和明星携手,能否吸引大众目光,制造热门话题,关键在于营销策略。

而能否将这些关注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则取决于汽车制造商本身的实力。

如果与明星合作耗费过多资源,影响到研发投入和产品质量,即使一时风光无限,也注定难以长久发展。

值得玩味的是,汽车厂商费尽心思,找明星助阵,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赢得市场,还是为了彰显经济实力?

这背后,耐人寻味。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明星代言,会对你购车决策产生影响吗?

举报/反馈

网址:车圈营销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70610

相关内容

2017年汽车营销案例——粉丝营销篇
小米汽车雷式营销:教科书级别的营销案例!
2017年汽车营销案例大事件营销篇
粉丝圈层营销 汽车和年轻人“玩”在一起
明星营销热度走低,汽车品牌们今年追什么风?(汽车营销热点)
汽车降价的真相:砍营销?
岚图汽车:热销背后,销量偏科与营销挑战待解
把握体育营销新趋势,易车“超级818冠军之夜”升维破圈
台铃与亚运会联姻 电动车行业步入体育营销乱战 I 新营销
2020汽车内容生态营销洞察报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