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桂鱼:形美味绝,江南宴席的经典名菜
#桂鱼#
松鼠桂鱼,是一道源于江苏苏州的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造型、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寓意而享誉全国。整条鱼炸制后呈松鼠形状,淋上酸甜适口的酱汁,外酥里嫩,酸甜咸鲜,色香味俱全。这道菜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件艺术品,象征吉祥如意。
接下来,我们将从松鼠桂鱼的历史与渊源、风味特色、制作方法及小贴士等方面,全面剖析这道菜的魅力所在。
一、历史与渊源
松鼠桂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据传这道菜诞生于苏州网师园附近的一家酒楼。酒楼的大厨将桂鱼去骨后炸制,因其炸制后的外形酷似松鼠,便取名“松鼠桂鱼”。清乾隆年间,这道菜因皇帝品尝后连连称赞而名声大噪,成为江南宴席的招牌菜。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到桂鱼的烹饪方式:“桂鱼味鲜,宜炸制。或用糖醋调味,尤为上品。”虽然未直接提到松鼠桂鱼,但这一描述与松鼠桂鱼的制作方式有许多相通之处,反映了江南地区早期对桂鱼的烹饪偏好。
松鼠桂鱼不仅因味道受到喜爱,更因其外形和名字蕴含吉祥寓意。松鼠象征“招财纳福”,而桂鱼中的“桂”谐音“贵”,寓意“富贵吉祥”。因此,这道菜常出现在婚宴、寿宴等喜庆场合。
二、风味特色
1. 酥脆嫩滑,酸甜适口
松鼠桂鱼以其外酥里嫩的口感闻名,炸制后的鱼肉外皮酥脆,内部鲜嫩,再配以酸甜酱汁,酸甜中带着鲜香,层次丰富,口感极佳。
2. 色香味俱全
整道菜造型别致,鱼头高昂,鱼尾翘起,宛如松鼠跳跃,酱汁红亮,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3. 各地改良版本
苏州传统版:用桂鱼炸制,酸甜酱汁为主,保持经典风味。
融合创新版:部分地区将桂鱼换成其他鱼类,如鲈鱼或鲤鱼,并加入橙汁、蜂蜜等调味,提升酸甜风味的层次。
简化家常版:采用简单的刀工处理和烹饪方式,适合在家庭环境制作。
三、制作方法
主料:
桂鱼 1条(约750克)
辅料:
鸡蛋清 1个 淀粉 适量 青豆 20克 胡萝卜丁 20克
调料:
番茄酱 3勺 白糖 2勺 白醋 2勺 料酒 1勺 盐 适量 清水 适量 植物油 适量
制作步骤:
1. 处理桂鱼:
桂鱼刮鳞、去腮、去内脏后清洗干净,擦干水分。
将鱼从背部剖开至腹部,去除鱼骨(注意鱼头和鱼尾保持完整),然后将鱼身切成均匀的花刀纹,花纹尽量切深但不要切断。
2. 裹粉准备:
在处理好的鱼身上均匀抹盐和料酒腌制10分钟去腥。
鱼身拍干淀粉,保证每一部分都均匀覆盖,再蘸上鸡蛋清以增加酥脆感。
3. 高温炸制:
锅中倒入足量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将桂鱼放入油中炸制,先炸鱼身再炸鱼头,直至金黄酥脆。注意翻面操作要轻,避免损坏造型。
炸好的鱼捞出沥干油,摆放在盘中,头部高昂,尾部翘起。
4. 调制酱汁:
锅中留少许底油,加入番茄酱炒香,放入白糖、白醋和适量清水调成酸甜酱汁。
酱汁煮至粘稠后,加入青豆和胡萝卜丁煮熟,最后均匀淋在炸好的鱼身上。
5. 装盘呈现:
酱汁淋在鱼身时要均匀,避免过多堆积影响美观。整道菜完成后,鱼身色泽红亮,形如松鼠,酱香浓郁。
四、小贴士
1. 鱼的选择与处理:
桂鱼是首选,因其肉质细嫩且无小刺。如果无桂鱼,可用鲈鱼替代,但味道略有差异。
去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破坏鱼身完整性。
2. 炸制的关键:
油温需控制在七成热,过低鱼肉不酥脆,过高容易炸糊。
炸制过程中要保持鱼的形态,建议用漏勺辅助操作。
3. 酱汁调配的平衡:
酸甜酱汁是这道菜的灵魂,番茄酱、白糖和白醋的比例要适中,过甜或过酸都会影响口感。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比例。
4. 装盘的美观度:
鱼头与鱼尾的摆放要高高翘起,造型逼真,这一步直接关系到整道菜的视觉效果。
松鼠桂鱼是江南地区美食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烹饪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这道菜不仅考验厨师的刀工和火候掌控,更通过其独特的造型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对美和味的追求。在宴席上,一盘造型别致、色香味俱全的松鼠桂鱼总是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这道菜既是一场味觉的盛宴,也是一场视觉的享受。
举报/反馈
网址:松鼠桂鱼:形美味绝,江南宴席的经典名菜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69785
相关内容
松鼠桂鱼,苏帮菜中的瑰宝到底是松鼠鳜鱼还是松子鳜鱼,到底是鳜鱼还是桂鱼?
结婚宴席菜单24道菜
婚宴菜单设计(经典).ppt
「美食故事」苏帮菜中的那条会“叫”的鱼——松鼠鳜鱼
与谁有关系?苏州名菜松鼠鳜鱼有个典故?苏州名菜松鼠鳜鱼有个典故, 爱问知识人
结婚宴席菜单24道菜【婚礼纪】
苏州婚宴菜单16个菜 最完美的酒席菜单搭配
婚宴菜单22道菜 结婚酒席菜谱大全【接亲网】
徽菜一绝!毛豆腐与臭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