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余华高考曾两次落榜,被央视做成“反面教材”播放20年,后来一路打怪升级,靠一本《活着》年入版税1550万

发布时间:2025-09-08 03:32

曾经的他,高考两次落榜,被央视做成“反面教材”播放20年;现在的他,靠《活着》单本书销量2000万册,年入版税1550万元。他就是余华,小镇牙医出身,一路打怪升级,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这或许要从这一段故事讲起:

1960年,余华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余华对童年的记忆,大部分是消毒水和福尔马林的味道。炎炎夏日,他会偷偷跑到太平间的台子上,睡一个清凉的好觉,甚至多年后他对这种“舒适”仍念念不忘。

因为每天晚上都会被失去亲人的哭声吵醒,所以余华很小的时候就能区分各种各样的哭声。虽说那时他还没有写作的意识,但这段看尽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经历,为他往后的创作积攒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余华的写作意识是从什么时候觉醒的?其实他和鲁迅很像,都是弃医从文。1977年恢复高考,17岁的余华参加了考试,结果落榜了。1978年他决心再上一次考场,可这一次仍旧以失败告终。

高考失利后,他被分配到牙科诊所。在当时来看,这是一份“铁饭碗”,至少是饿不死的。但日复一日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余华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了改变现状,余华想到了跳槽。他从国家级的报刊再到各级小报,不断投稿,并在邮递员“砰砰”的退稿声中沉淀打磨自己的作品,终于《北京文学》联系他了,这也成为余华文学之路的起点。

就这样,认字不多、全靠自学的余华,成为县里第一个被请到北京改稿子的人。从北京回来后,他如愿调到了文化馆工作。

有的人说余华的作品充满苦难。乍一看主人福贵公总是“阴差阳错”遭遇各种磨难,但他作品中清醒的思辨却需要仔细品读。连莫言都表示:“余华能用清醒的思辨来设计自己的方向,这是令我钦佩的,自然也是望尘莫及的。”

余华真正的“火”,恐怕是从《活着》开始,这本共有12万字的小说,把余华推向了文学路上的巅峰,他因此获奖无数。

其实,《活着》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余华用的是第三人称来写,可写到一万多字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写不下去”了,这也让他陷入了郁闷、暴躁之中。他的妻子陈虹建议他,如果第三人称不行,那就试试第一人称吧,这样代入感更强。

要知道,余华之前的作品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更何况《活着》已经写了一万多字,推翻重来,需要很大的勇气。可余华还是听取了妻子的建议,改用第一人称。结果不但写起来更加顺畅,而且《活着》出版后更是“大获全胜”。

俗话说得好:听人劝,吃饱饭。余华虽然天赋异禀,可却不一意孤行。

而这才是聪明人余华的过人之处: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固执己见,即使是在自己的强项面前,也照样能取人所长,让自己越来越强。

网上广为流传的段子,余华靠《活着》活着。事实上,除了《活着》这本书,余华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1983年从事写作以来,他先后出版了6部长篇小说,11本中短篇小说集,10本随笔集,2本杂文集,国内外的文学大奖也是拿到手软。

《许三多卖血记》描述人对生的欲望;《兄弟》讲述两个时代交错的故事;《在细雨中呼喊》讲述江南少年的在各方面的成长…他的每一个作品都讲透了人间真实,他用冷峻严酷的文笔带我们体验人间疾苦,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

如果你想走进余华的世界,想体会他笔下的人生,但又不知道从哪本开始读,可以试试从这5册经典作品开始:《活着》《兄弟》《文城》《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

我把链接放在下面了,有喜欢的可以入!让“国民作家”陪伴你在书中畅游!

举报/反馈

网址:大作家余华高考曾两次落榜,被央视做成“反面教材”播放20年,后来一路打怪升级,靠一本《活着》年入版税1550万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64336

相关内容

余华靠一部《活着》晋升文坛顶流,狂赚1550万版税,却因采访时口吐国粹段子频出走红网络,被称为“摆烂大师”
余华从小镇牙医到著名作家,娇妻一句话让他写出巨著,狂赚1550万版税
从默默无闻的县城牙医,到年收入1550万的顶级作家,余华的人生经历着实让人惊叹,二婚之后,他凭借《活着》一书让人生犹如开挂
余华原本窝在地下室写作,靠400元稿费维持生活,随后一个男人的到来,给他送上了1550万的大礼
余华靠着12万字的《活着》狂赚1500万,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他笑称:我靠《活着》活着
余华和妻子离婚后娶了红颜知己,窝在地下室靠写作维持生计,这时“抠门儿”的张艺谋找上了他,让余华狂赚1550万
余华教高考作文就“文学已死”?新作口碑好将拍电视剧 操盘手称投资将破纪录
余华离婚后半年另娶,娇妻一句话让他写出《活着》迎来了事业巅峰
90后小伙靠非遗闯入时尚圈,年销超100万,上过21次央视节目
千万网红房琪:曾经历两次高考,辞职央视,从三本女孩到年入千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