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赔光2个亿,人到中年没钱花,邹市明如今只能低下头靠情怀赚钱

发布时间:2025-09-04 12:08

邹市明这一路啊,真是从云端跌进了泥里 —— 拳王的难处,咱们真想象不到

哎,你们最近刷到邹市明了吗?前阵子看他接受采访,说自己打算重返拳台了。说实话,看着他那略显沧桑的脸,真有点不是滋味。想当年,他可是咱们中国拳击界的 "扛把子",拿冠军拿到手软,走到哪儿都是闪光灯围着。可如今呢?四十好几的人了,还得为了钱重新戴上拳套,连他自己都说:"没办法,重操旧业,一半是为了钱,一半是心里那点放不下的情怀。" 这话听着,真叫人心里发酸。

一、当年的邹市明,那可是拳击界的 "扫地僧"

提起邹市明,估计爱看体育的都熟。这哥们儿 1981 年生人,打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在贵州遵义的巷子里长大,小时候总爱跟人 "比划",后来被体校教练看中,说这孩子反应快、步法灵,是块练拳击的料。果不其然,1998 年全国青年拳击比赛,他一路过关斩将拿了冠军,直接被国家队瞅上了,这才算正式踏上了拳王之路。

在国家队那十几年,邹市明真是跟开了挂似的。他练的是 48 公斤级、52 公斤级,在这个级别里,他那套 "海盗式打法" 简直无解 —— 脚步滑得跟泥鳅似的,对手拳头还没到,他身子已经躲出去了;等对手一收拳,他 "噌" 地一下就贴上去,左右勾拳跟雨点似的打过去,打得对方晕头转向。当时队里教练都说:"邹市明这小子,天生就是为拳击而生的,眼睛里有 ' 雷达 '。"

2005 年世锦赛,那可是中国拳击的一个里程碑。邹市明一路打到决赛,对手是古巴名将巴特雷米,那家伙是两届世锦赛冠军,经验老到得很。决赛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手心冒汗 —— 前两回合俩人咬得死死的,到了第三回合,邹市明突然变了节奏,用他那标志性的 "蝴蝶步" 围着对手转,瞅准机会就突进打组合拳,最后居然以点数赢了!当裁判举起他手的那一刻,全场都疯了,这可是中国第一个拳击世锦赛冠军啊!他披着国旗绕场跑的样子,现在还在我脑海里晃呢。

从那以后,邹市明就跟开了闸似的,冠军拿得停不下来。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他在家门口拿下 48 公斤级金牌,颁奖时他对着镜头敬了个礼,眼睛里全是光;2012 年伦敦奥运会,他又卫冕成功,成了中国拳击史上第一个卫冕奥运冠军的选手。算下来,他在国家队这十三年,大大小小拿了 26 枚金牌,说他是 "金牌收割机" 一点不夸张。

那时候的邹市明,走到哪儿都是 "人生赢家" 的模样。不光成绩好,人还特别谦逊。记得有次看他采访,记者问他 "觉得自己是不是中国拳击第一人",他赶紧摆手:"别这么说,我就是个打拳的,能为国家拿荣誉,就够了。" 训练也特别拼,别人练两小时就歇了,他总得多加练一小时,说 "怕自己偷懒,对不起身上的国家队战袍"。

可谁能想到,这么个在拳台上无所不能的硬汉,心里藏着个特简单的梦想 —— 开一家自己的拳馆。他不止一次在采访里说:"等我退役了,就开个拳馆,教孩子们打拳,让更多人知道拳击不是瞎打,是有技巧、有精神的。"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以他的名气和家底,开个拳馆还不是小菜一碟?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梦想,最后差点把他拖垮。

二、退役后一头扎进创业坑,拳王哪懂生意经啊

2017 年,邹市明宣布退役了。那会儿他 36 岁,正是拳击运动员退役的黄金年龄,大家都以为他会像其他奥运冠军那样,要么进体制当教练,要么接几个代言,舒舒服服过日子。可他偏不,一门心思要圆自己的拳馆梦。

说干就干,他把地点选在了上海,还就选在了黄浦江边上的黄金地段。那地方我去过,寸土寸金,随便一个小店面,租金都能吓死人。可邹市明眼睛都不眨,租了个几千平米的大空间,说是要打造成 "中国最顶级的拳击中心"。光是租金,每月就高达 105 万,这还没算装修、设备呢。

他当时估计是被梦想冲昏了头,啥都要最好的。跑步机非要买德国进口的,一台就 20 万,一买买了十几台;沙袋也得是国际比赛专用的,一个好几千;连拳馆里的咖啡馆,都弄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一杯拿铁敢卖 128 块。身边有人劝他:"市明啊,差不多就行了,太贵了没人来。" 他不听,说:"我要做就做最好的,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2018 年拳馆开业那天,那叫一个风光。刘国梁、王宝强这些明星朋友都来了,媒体挤得满满当当,邹市明站在台上,意气风发地说:"这里不只是拳馆,是我的心血,是中国拳击的未来。" 那会儿他肯定没想到,这所谓的 "心血",后来会变成压垮他的重担。

拳馆开业初期,确实挺热闹,好多人冲着邹市明的名气来打卡。可热闹劲儿一过,问题就来了 —— 收费太贵了!年费 8.8 万,一节课 800 块,这价格,别说普通老百姓了,就是白领阶层也得掂量掂量。有次我一个朋友去体验,回来跟我说:"就打了半小时拳,喝了杯咖啡,花了小一千,这哪是健身啊,简直是烧钱。"

邹市明可能觉得,自己是奥运冠军,名气摆在那儿,肯定有人愿意为这份 "高端" 买单。可他忘了,拳击这东西,再高端也得有人学啊。普通爱好者觉得太贵,专业选手又有国家队的训练基地,谁会来这儿花冤枉钱?没过半年,拳馆就冷清下来了,有时候一整天都见不到几个客人。

生意不好,开销可一点没少。每月 105 万的租金雷打不动,还有十几号员工的工资,加上水电费、设备维护费,算下来每月固定支出就得 500 万。邹市明一开始还撑着,用自己打比赛攒下的积蓄填窟窿,可这 500 万一个月,再厚的家底也扛不住啊。

我听圈内人说,那段时间邹市明愁得头发都白了。以前在拳台上面不改色的硬汉,现在整天唉声叹气,见了人就问 "有没有人想学拳击"。他老婆冉莹颖也急,到处托关系拉客户,甚至自己开直播宣传,可效果还是不好。毕竟,8.8 万的年费,真不是谁都能掏得起的。

现在回头看,邹市明当时真是犯了个致命错误 —— 把运动员的思维用到了做生意上。他以为只要自己做得够好、够专业,就一定能成功,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市场规律。拳台上讲实力,可商场上,实力之外,还得懂经营、会算计,这些恰恰是邹市明最缺的。

三、为了填窟窿,他把能卖的都卖了

眼看着拳馆入不敷出,邹市明开始着急了。他可能觉得,撑过这段困难期就好了,于是开始四处找钱。可做生意这事儿,有时候越想撑,陷得越深。

为了维持拳馆运营,他先是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投了进去,接着又开始变卖资产。北京朝阳公园的豪宅,那可是当年他夺冠后奖励自己的,说卖就卖了;上海陆家嘴的公寓,地段那么好,也挂出去了;连在美国洛杉矶的度假别墅,还有老家贵州的房子,都没能保住。

我记得当时有媒体报道,说他那套北京的豪宅,挂牌价比市场价低了 200 多万,就是为了能快点出手。想想也是,每月 500 万的支出压着,哪有时间慢慢等高价?能换成现金救命才是最要紧的。

可就算这样,钱还是不够。拳馆的亏损就像个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满。员工工资开始拖欠,水电费也被催了好几次,连当初装修的工程款都还没结清。有次他去拳馆,被几个装修工人堵着要钱,那场面,想想都觉得难堪。曾经的奥运冠军,居然落到这步田地。

最惨的时候,邹市明连女儿的学费都快交不起了。冉莹颖在一次直播里,不小心说漏了嘴:"最近手头有点紧,只能先给孩子报个便宜点的兴趣班。" 这话一出,网友们才知道,原来这位前拳王,是真的遇到难处了。

去年六月,邹市明还是没撑住,拳馆正式宣布破产。法院的公告出来,说他欠了整整两个亿的债务,光利息就够普通人还几辈子的。消息一出来,好多人都不敢信:"他不是奥运冠军吗?怎么会欠这么多钱?" 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做生意亏了就是亏了,不管你以前拿过多少金牌。

为了还债,邹市明真是放下了所有身段。他开始直播带货,卖拳击手套、运动服,甚至还卖过家乡的土特产。有次看他直播,为了凑销量,跟网友说:"家人们,买两副手套吧,算我求你们了,孩子等着交学费呢。" 那语气,哪还有半点当年拳王的霸气?

他还接了不少以前根本不会考虑的活儿,去参加一些商演,在台上打表演赛,被年轻选手 "KO" 了也不生气,还笑着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嘛。" 有人骂他 "掉价"" 晚节不保 ",可谁又知道,他背后的难处呢?不挣钱,怎么还债?怎么养家?

冉莹颖也没闲着,开了家服装店,到处跑活动,努力帮着丈夫分担压力。夫妻俩偶尔在社交媒体上秀恩爱,说 "会一起扛过去",可明眼人都能看出,那笑容里藏着多少无奈。

四、四十多岁再上拳台,这股劲儿真让人佩服

就在大家以为邹市明会就此消沉下去的时候,他居然宣布要重返拳台了。今年年初,他在社交平台发了段训练视频,视频里的他,虽然眼角有了皱纹,动作也不如当年敏捷,但出拳的力道还在,眼神里那股狠劲,跟当年在奥运赛场上一模一样。

他在采访里说:"我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可能打不过年轻人了,但我必须打。一场比赛能挣点出场费,多少能还点债。再说,我是真的爱拳击,一天不打就浑身难受。" 这话听着,让人心里五味杂陈。为了钱,也为了爱,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要去挨拳头,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有网友不理解,说:"都这把年纪了,好好在家待着不行吗?非要去受那份罪。" 可他们不懂,邹市明不是在赌气,他是没得选。两个亿的债务,靠直播带货那点钱,猴年马月才能还清?重返拳台,可能是他目前唯一能快速挣钱的办法了。

其实邹市明心里也清楚,自己早就过了巅峰期。上次他跟一个年轻选手打表演赛,才三个回合就气喘吁吁,被对方一记重拳打在脸上,差点站不稳。下场的时候,他偷偷抹了把脸,估计是疼,也可能是心酸。

但不管怎么说,他这股不服输的劲儿,还是挺让人佩服的。当年他练拳击,没人看好中国选手能在小级别里出成绩,可他硬是拿了奥运冠军;现在欠了两个亿,好多人觉得他这辈子都翻不了身,可他还在拼,还在想办法。就冲这点,他就比那些一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人强多了。

最近看他状态好了点,说是接了个拳击赛事的解说工作,还开了个线上拳击课,一节课卖 99 块,报名的人还不少。他在课上说:"拳击教会我的不只是怎么打拳,更是怎么面对失败。输了没关系,站起来再打就是了。" 这话,既是说给学员听的,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吧。

有记者问他:"后悔开拳馆吗?" 他想了想说:"不后悔,至少我试过了。只是对不起家人,让他们跟着我受苦了。" 说到这儿,他眼圈都红了。是啊,谁能想到,一个简单的梦想,最后会变成这样?可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往前看。

五、拳王的故事,给咱们都提了个醒

邹市明的故事,其实挺让人感慨的。他曾经站在世界之巅,拿过无数荣誉,可就因为一次失败的创业,就从云端跌进了泥里。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你以前多牛,都得对生活保持敬畏心。

好多体育明星退役后,都想搞点副业,觉得凭着自己的名气,肯定能成功。可事实是,赛场和商场是两码事,拿冠军靠的是实力和毅力,做生意靠的是头脑和算计,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邹市明就是太相信自己的名气了,觉得 "我是奥运冠军,我做什么都能成",结果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

还有一点,就是别把梦想当生意做。邹市明开拳馆,初衷是好的,想推广拳击,想圆自己的梦。可他忘了,做生意得挣钱啊,光有情怀不行。他把拳馆弄得那么高端,收费那么贵,根本不接地气,最后没人买单,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梦想可以有,但得结合现实,不然就是空中楼阁,早晚得塌。

不过话说回来,邹市明这股不服输的劲儿,还是挺让人佩服的。换作别人,欠了两个亿,可能早就崩溃了,可他还在努力挣钱还债,还想着重返拳台。这种面对困境不低头的精神,其实才是真正的 "拳王精神"。

现在网上好多人都在为他加油,说 "邹市明,挺住,我们支持你"。其实大家支持的,不只是他这个人,更是他身上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劲儿。谁这辈子还没遇到过难处呢?关键是遇到难处了,敢不敢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最近看他的采访,说自己打算先打几场表演赛,慢慢恢复状态,等时机成熟了,再考虑正式比赛。他还说,等还清了债,还想开个小拳馆,"这次一定接地气,收费便宜点,让普通人都能学得起"。听他这么说,真希望他能早日走出阴霾,重新找回当年的自己。

邹市明的故事,也给咱们普通人提了个醒:做人啊,千万别飘。不管你多成功,多有本事,都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就像他自己说的:"拳击教会我,不管被打倒多少次,都得站起来。生活也是这样,摔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往前走。"

最后,真心希望邹市明能早日还清债务,重新在自己热爱的拳击事业里发光发热。也希望咱们每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想想这位曾经的拳王,学学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毕竟,生活就像一场拳击比赛,重要的不是你出拳多狠,而是你被打倒后,还敢不敢站起来,再出一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7年赔光2个亿,人到中年没钱花,邹市明如今只能低下头靠情怀赚钱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51042

相关内容

43岁邹市明7年亏光2亿家产,40岁冉莹颖坦言争吵变多:见面就谈如何还钱
43岁邹市明7年亏光2个亿,冉莹颖坦言对丈夫失望,每天都为钱吵架
父子俩靠卖“调味品”起家,每包只赚8分钱,如今靠它年销23个亿
邹市明复出拳台!创业破产赔了2亿?
2002年,4.2亿买下MLB红袜队,利物浦老板亨利如今赚到多少钱?
博纳影业上市于冬身家27亿:7位明星股东赔钱?其中2名女星受瞩目
打拳赚来的血汗钱,投资亏成一场空,邹市明的后悔写满了脸
冉莹颖深夜发文!2亿7年赔光,夫妻之间零交流,只剩下如何还钱?
邹市明:曾是拳王冠军,如今直播带货,称朋友靠不住,希望翻身
邹市明赔光所有财富,创业七年未觉醒,最大原因在妻子不甘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