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悲剧是谁造成的?除了他自己,还有两个男人必须负责任!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以失荆州、走麦城、父子双双遇害而告终的。关羽的悲剧,固然与其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性格原因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他的两位顶头上司孔明、刘备都负有相应的责任。刘备的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孔明的纵容姑息,养痈成患,正是造成关羽悲剧的是接原因。
概而言之,刘备对待关羽的态度就是两句话:关羽在世时,对他给予毫不吝啬的封赏和明显的偏袒;关羽死后,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甚至于丧失理智。对于关羽的缺点,却从未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批评。
第65回,刘备自领益州牧,对部下大加封赏,关羽所得到的尤其丰厚,不但被封汉寿亭侯、荡寇将军,另获黄金500斤、白银1000斤、蜀锦1000匹、钱5000万,而其他人如赵、马、黄、魏等大将都只授将军衔,甚至连孔明也仅被封军师,不见有侯爵和金银等封赐。而当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又封关羽“五虎上将”之尊。
关羽父子死后,玄德“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多次哭昏,还屡屡哀叹:“云长已亡,孤安能独享富贵乎?”再加上张飞遇害,刘备完全丧失了理智,不顾蜀汉众臣的再三劝谏,亲自率领大军伐吴报仇。
不难看出,关羽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之高是无可替代的,也正因如此,他才对关羽的种种毛病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而且无条件、无原则地信任关羽,是以不假思索地把镇扼荆州的重任托付于他。刘备此举无疑大大束缚了孔明的手脚,使他对关羽不能也不敢作理直气壮的批评和行之有效的管束,后来甚至纵容姑息,终于铸成大错。
第63回孔明把荆州印绶交给关羽时,二人有过一段对话:孔明曰:“这干系都在将军身上”。云长曰:“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孔明见云长说个“死”字,心中不悦,欲待不与,其言已出。孔明曰:“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云长曰:“以力拒之”。孔明又曰:“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云长曰:“分兵拒之”。孔明曰:“若如此,荆州危矣。”
从这段对话中,孔明先后二次预感到大事不妙──荆州危殆。
一是关羽在接印时所说“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这个 “死”字让孔明心中产生了不祥的遇感。
二是关羽口口声声对曹操还是孙权都是“以力拒之”,一味逞狠斗勇,不讲策略,使孔明认识到,其实关羽只是一介有勇无谋的纠纠武夫,把荆州托付给他,可能会产生可怕的结果。
总之,关羽根本不是镇守荆州的合适人选,那谁才合适呢?
他就是其时也在荆州的赵云。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而且胆大心细,有勇有谋,沉着稳健。如果让他来镇守荆襄,一定会是另外一个结局,甚至有可能改变蜀汉的走向。
遗憾的是,孔明除了丢下“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这八字方针外,再也未对关羽采取任何措施。他既没有当机立断让赵云代替关羽,也没有指出关羽徒逞其勇的坏毛病,甚至连八字方针的实质也没给关羽说透,任由其不得要领。果不其然,孙权派人来求婚时,关羽丝毫不理会孔明“东和孙权”的良苦用心,扔出一句无礼粗暴的“吾虎女岂肯嫁犬子乎”,就彻底葬送了吴蜀联盟的友好局面,也给自己提前挖好了坟墓。
清代学者毛宗冈曾如此评价关羽失荆州的原因:“关公有受病之臂,亦有受病之心,尊己傲物,是受病之心也,陆逊有去病之方(致吕蒙书),亦有发病之方,币重而言甘,是发病之方也⋯⋯”
为什么关公“尊己傲物”之病越来越严重,而且经常发作呢?除了陆逊“币重言甘”的糖衣炮弹起了作用,也与刘备、诸葛亮对他的再三纵容放任不无关系。刘备对关羽的缺点听之任之,孔明也无奈,不敢捋其虎须,也只是一味安抚、纵容甚至吹捧,这自然让关羽更加目空一切,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害己误国,铸成无法挽回的大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关羽的悲剧是谁造成的?除了他自己,还有两个男人必须负责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49056
相关内容
曹德旺:中国人必须担负起自己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成年人必须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负责
每个成年人,都要对自己负责
明星代言须坚守合规底线 要对自己和粉丝负责
明星代言须守合规底线 对自己负责对粉丝负责
有人问“沫子怎么看上男友的”,沫子直言:因为那一夜背负了责任
邓鸣贺悲剧:谁该为童星的早逝负责
在小渔村的日子,两人最为甜蜜,但他们都必须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鲍国安追忆陆树铭:他的“纯粹”是成功塑造关羽的关键
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别人认真负责,结果都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