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鑫宇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引发广大网友巨大热议。关于该事件的详细过程和真相到底如何,还有待于警方做进一步的调查取证,这里我们不好妄言。
总之,它可能非常简单,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只是一位普通少年因厌学想不开而自缢;它也可能异常复杂,甚至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真相到底如何?我想,随着各方调查取证的不断深入,相信真相最终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从该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看,它在网上、甚至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了大众对其他新闻热点的关注程度。
从大众对这一事件异常巨大的关注和反应来看,该事件暴露出的整个社会的巨大的信任危机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和亟待解决。
一、人们对胡鑫宇所在的学校不信任。人们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一位活蹦乱跳的15岁的少年会在一所封闭的寄宿制学校中突然凭空消失,且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消失的原因。而巧合的是,遍布校园的监控设备竟然没有拍到这孩子消失时的画面,原因竟是这孩子消失时正好处在监控盲区。我想问的是,学校没有责任吗?校长不应该站出来解释说明吗?为什么会如此巧合呢?
二、人们对搜救人员的工作成效不信任。虽然孩子的尸体最终被找到了,而且是在距离校园并不遥远的附近的一处仓库中找到的,但这份“成绩单”并不是搜救人员的,而是“接到群众电话报警”后找到的。那么请问,之前的100多天时间里,动用如此巨大的资源,进行如此大范围的搜索,难道就没有发现这处地方,没有进去仔细查看过吗?难道只是走过场吗?这工作也太粗糙了吧。
三、人们对信息的获得不信任。在孩子尸体未找到之前的100多天时间中,几乎没有来自校方相关负责人的任何陈述、说明、解释或者权威媒体的跟进报道,所有有用的信息似乎沉默了一样。普通大众很难接触到一线的真实的信息,只有热心网友自发地进行挖掘,进行猜测,最终导致以讹传讹,流言四起,各种说法层出不穷。
这些现象造成了深刻的信任危机,给这件原本可能简单或者更复杂的事件处理造成了更深的困扰。也给大众对自身深刻的安全危机打上了心理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