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与炎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5-08-29 13:08

炎黄确立华夏文明根基与黄帝战蚩尤

伏羲圣皇以木德王,这是一个文明的开始。按易学思维,就后继应该有火德王、土德王、金德王、水德王。实际上中国古代也有相关这种论法。而且,按五行德性配的人间五帝是有五行天帝根源的。五行天帝为,东方木德青帝灵威仰,南方火德赤帝赤熛怒,中央土德黄帝含枢纽,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北方水德玄帝汁光纪,他们是天神五方上帝,五方上帝合全天之帝昊天上帝就是六天上帝。你就知道中国的天神观念是有易学根据的、系统的,不像某些文化孤零零随便造一个就行了。天有五方上帝,人间有天下之帝,辅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统治五方。于是华夏上古有五位圣王贤君德配五行五方而为东方青帝伏羲、南方赤帝神农、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颛顼、中央黄帝轩辕。这也是人天相应,学过风水地理的更可以知道天文的四象、中宫与风水地理思想的四象、中央也是天地相应的一个模型。五方之帝更是中国自成一太极的上古文化表现。

但是,我们可以注意,中国历史叙述的这五方之帝最早的伏羲大家都是知道的,炎黄大家都是知道的,而白帝与玄帝就少令人瞩目的历史叙述。而以木德王的伏羲圣皇与火德、土德的炎黄时代就有诸多文化与史传令人印象深刻。这怎么理解?这应该是中华虽自为一太极,但在全球大太极中主要是东方甲乙木与中央戊己土的文化现象。白帝、玄帝虽然在中国自成的一太极中是有德配的,但是不是中土在全球大太极的主要现象,在中国史传中就没有特别重要的上古历史事件。
神农炎帝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位主要与中国农业、医药发展以及市场的创立有关的上古邦国时代一方首领。但是,还有史传说存在北方炎帝与南方炎帝之别,按说炎帝之炎与火德有关,也应该在地理方位上更与南方有关。还有说神农氏是一个统治了几十个世代的氏族,炎帝似乎就是这个氏族的首领,不只是一个人。说神农时代早期距今6000年左右,也是邦国时代的开始。到了黄帝时代,神农氏势力相对衰落,于是此时的炎帝与黄帝为首领的一方势力融合而为华夏。而这个炎帝据说是北方炎帝,其地在黄河几字形曲线的下方。而黄帝统领的邦国在炎帝上方。
伏羲氏时代以龙纪官,炎帝时代以火纪官。这是一个系列的史传,显然不是乱说的。有人研究说伏羲时代有一千多年。那神农时代大体也有一千多年,然后与黄帝时代相接了。从神农炎帝的主要事迹传说看,其时文明水平似乎也相对比较低。主要是农业发展,农具耒耜的发明,在神仙启示下研 究医术、尝百草,发展陶器,首辟市场,制麻做衣,削木为弓,等等。没有提到黄帝与蚩尤争夺征战那个时候的很多发明创造。这与考古的大体文明发展状况应该也是比较一致的。火性炎上,应夏,夏季炎热而农作物生长茂盛。火德与土德有同生同旺的节奏,但中央戊己土也有专旺的时间。在历法中是长夏,未月,巳午月火旺之后,火有余气而土旺,火土合德。在五行木火土金水中也在木火之后。这就在逻辑上自然应该有神农时代衔接黄帝时代而共称炎黄华夏的文明历史。
到了黄帝时代,大约距今5000年前后,较早的说法是西元前3500年左右,较晚的说法是西元前2697年,轩辕黄帝20岁时继承有熊国国君的王位。史记说黄帝“生而生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是说黄帝天赋非常高,有大德的表现。黄帝时代史传的文明创造更丰富了,说那个时候,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发展农业、建井田、制定历法、建造宫室、制造兵械、创制军阵、冶炼铜器、创造文字,发明水井、发展数学、定度量衡之制,等等。显然,有一些文明创造应该是早就有的,有一些应该是轩辕黄帝时创造发展的,总的说丰富多彩的文明成就呈现于轩辕黄帝时代。如农业自然是早就有的,历史考古已经证明南方的水稻、北方的粟都有上万年左右了。而神农时代也是农业重要的发展时代。那么,到了黄帝时代自然应该是可以种植的作物更多了,所以有“艺五种”的说法。也许早期耕作的组织化发展不足,到了黄帝时代就有井田制的始创。玉蟾岩遗址不是说明万年前已经有原始编织业,大地湾下层文化也出土了陶纺轮,表明8000年前伏羲时代已经有了原始纺织业。那么,黄帝时代的始制衣冠就应该是服饰的发展已经不只是简单遮体,而是衣冠丰富又有身份差别了,华夏衣冠开始有了自己的形制。关于医学,既然神农尝百草已经是著名历史传说,那么,黄帝时代的创医学就应该是有医学体系了。当然,像《黄帝内经》那样应该也是不可能的,当时也不可能有《黄帝内经》一样的记录。冶炼铜器从考古角度说也早就有了,但是,考古遗址发掘比较多,目前看还是在距今5000年前后,而冶炼铜器种类也比较多,那么,黄帝和蚩尤这个时代提到黄帝和蚩尤都有冶炼铜器的事迹正好也与考古可以印证。制音律,史传伏羲已经作琴,贾湖文化发掘出骨笛,说明音律也早就创造出来。那么,黄帝时代是乐器更多了,还是有了音律理论系统发展?五音十二律据说在这个时代由伶伦发明出来。而且,律吕节奏与十二个月建有相应关系,阴阳的早期科学运用得以体现。据考古资料,水井最早出现于南方,那么,黄帝时发明水井就应该是水井在黄河流域出现了。伏羲时代已经提到画八卦、造书契,古彝文也证明文字早就有了,那么,黄帝时代创造文字就应该是在新时代条件下让文字更丰富、更规范,仓颉造字具六书之法,毕竟,黄帝时是一种华夏的一统,各方面建制就应该有文字的整理、规范、发展工作。让人想起秦皇书同文,虽未必一样,总有些可类比。
建舟车的舟应该早就有了,如独木舟,此时造舟也应该是造的更有水平些。但车就是时代的特殊创造。不过,如果确实有车,应该也是很简单的。后来,史传夏代改进,奚仲造车,才是合理逻辑发展。建井田是农业经济制度创造。建造宫室不仅是建筑水平高了,也是社会管理政治文明在建筑上的表现。社会比较复杂的政治形态出现了。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出距今5000年的宫殿式建筑,证明那个时代建造宫室史传不虚。制造兵械、创制军阵,兵械在更早的时候应该也可以有,石头木棒也可以做兵械嘛,黄帝时代应该可以有金属兵器了,刀矛弓矢之类。但是军阵就是军事斗争在军事组织水平上的较高发展的表现了,旗帜、号角、兵符就出现了。制定历法,发展数学,都是社会组织化水平和文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而有了科学发展的体现。干支历法于此时被创造出来,也是易学文化继伏羲时代以后有了重要发展。传黄帝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历法,这可以让我们再联想伏羲始创八卦与蓍草占测,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是有自己的方法的。定度量衡之制,包括里、亩为设五量,是数学的运用,也是社会管理与社会交换发展的表现,也让我们联想秦朝统一度量衡。当然,是当时范围的度量衡,大地湾出土5000年前一组陶质量具,说明其时度量衡之制确实有了。
黄帝时代这些文化发展不知道是在与蚩尤大战前还是在其后。推想有很多应该是在与蚩尤大战之前。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其文明时代背景应该就是邦国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权力争夺。从距今6000年左右神农时代邦国文明发展到距今5000年左右,大体应该有可以控制相当于今天数省区域的邦国,邦国诸侯征战到一定程度,则最后有两三个大邦国争夺最后的华夏区域主导权。于是,有黄帝、蚩尤的战争。
史传蚩尤也是挺厉害的人物。说他骁勇善战,是金属冶炼和兵器的发明者。他给人的主要形象就是勇敢、刚暴、善于用兵打仗,又建立过法规,是法规的首创者,“蚩尤对苗民制以刑”。也就是刑、杀之事与他的史传形象关联比较大。大体当时东南部文明水平比较高,而金属兵器的使用也比较先进,所以蚩尤的势力发展可能也比较猛。蚩尤在那个时代管理的范围已经是包括东夷和九黎的比较广大的区域。
炎帝没有打败蚩尤,这也是神农氏衰的表现,于是炎帝与黄帝融合,火土合德,炎黄的活动和管理区域就在中原到西北一带。这样中原西北的邦国势力与东南的邦国势力就面临进一步扩大势力,进而争夺整个中华大地核心区域的主导权的斗争。于是史传黄帝与蚩尤集团之间发生大战,三年中打了九仗黄帝都未能取得胜利。最后,在今天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一带或今天江苏苏北徐州一带发生涿鹿之战。大家都知道,这场史传有神话色彩的战争黄帝最后胜利了。但是,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现代的思维是没有注意到的。一是,东南一方与中原西北一方构成两方斗争的太极图一样的形态。二是,东南一方开始是比较强的,西北一方是比较弱的,一开始西北一方失败是比较多的。三是,最后西北一方取得胜利,建立秩序,发展文明。这是一个只有看明白太极图与后天八卦才能理解的一种运动模型。东南为木火的五行,时间上与春夏相应。西北为金水的五行,时间上与秋冬相应。一个太极的开始是从“帝出乎震”开始的,自然是先有春夏之气的显明与强势。所以,东南一方就会开始比较强壮。但是,时间上会流变,空间上就要转移。地气到相当于秋冬该旺的时候,东南一方就衰下去,西北一方就越战越强,最后打败东南一方,并摘取最后的胜利果实,开始底定一个文明时代的到来。这个模型可以运用于很多历史演变的分析。但是,也不能太机械,因为在更大的东方范围,中国核心区为南,而北方还有游牧区。然而,在这个太极中,中华核心区不是单纯的南方,而是中央。还有全球这个大太极,暂且不说,到分析近现代文明运动时再展开论述。
我们说文明始自伏羲时代,但是,在炎黄、蚩尤这个时代之前是没有史传的战争记忆的。大概之前多是小范围的争斗,也没有进入金属冷兵器时代。所以,炎黄、蚩尤的战争就是最早的金属冷兵器战争,也是华夏的核心区域的最早的统一。这个核心区域应该包括东部的东海岸,南部到长江一带甚至到湖南,西部到甘肃一带,北部则可以到河北一带。史记中写道: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獯鬻,合符于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这是说黄帝披山通道活动范围之广,但大体也是当时统一、管理所及。
说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也有黄帝时代以云纪官。以云纪官是什么意思?以龙纪官有东方木象,以火纪官有南方火象,以云纪官自然是表示中央土德之象。云为何有土德之象?戊土为霞,己土为云,取一个为代表吧!
黄帝时代已经有很多人物的事迹和名字流传下来,黄帝的官员分职做不同的工作。这与之前的伏羲时代与神农时代又是不同。显示了当时的文明盛况与华夏文明奠基的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如说大挠氏作甲子,黔如作虏首,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虞姁作舟,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仪狄作酒,高元作室,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驾,王冰作服牛,寒哀作御,史皇作图,巫彭作医,巫咸作筮,等等。蚩尤降了黄帝的说法还有蚩尤主掌军事的传说。
黄帝建立了古国体制,划野分疆,据说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分为九州。九州的观念从这就开始了!
中国的禅让德政据说也是从黄帝时代开始。黄帝姬姓,禅位于少昊,传少昊为赢姓。但是,从史传的禅让情况看,应该也是在氏族血脉比较近的系统禅让的。这也不奇怪,毕竟是氏族血缘关系为主生存的时代。但禅让的意义还是很重要的,它说明在严格按血缘近亲主要是嫡长子来传位之前还是有一个比较民主的选任方式,有一个最高领导者选贤任能的时代。这为后来的议政提供了重要历史比较文化资源。
伏羲时代提到作琴,御邪僻,防心淫,以修真理性,反其天真。这种德教到黄帝时代除了传说黄帝问道广成子等外,在治理国家管理阶层上,据说立下六禁重的教训,重是过分的意思。包括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黄帝修德振兵,这是中国道德文化的远源,后来到春秋战国时代的道德文化的诸子发华、典籍荟萃,自然是有久远文化根脉的。
黄帝时代继炎帝而农业进一步发展,也为中华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与文明发展定下了基本生态和格调,形成农业基础上的农工发展与系统文化,形成文明的持续的螺旋式的连绵的发展和伟大融合能力。西洋入侵、西学东渐以来,有一种很卑贱的论调,总是把中国的农业经济基础糟蹋得不像样子,动则小农如何如何。评论得不仅比西方所谓工商业低,甚至有一种论调好似比游牧民族也低。这是非理性的自卑文化言论,甚至是存心的文化贬低。人类要为农业给人类提供的稳定的生活基础做出更高评价才对。只有农业基础发展得好,人类才能过稳定的定居生活,才能有可能在农业基础上发展百工,然后有礼仪文化、复杂组织系统与科技的发展,甚至军事组织、军事斗争能力。谁能想象没有农业人类文明怎样走过来?哪个游牧民族有早期文化?有原生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是有早期农业发展才有文化与文明创造的,才为人类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怎么能随便贬低农业?你不吃粮食吗?后来的工商业发展与科技离开早期农业与手工业不是空中楼阁吗?
炎黄这个时代凝聚的这些文化与呈现的文明状态在人类早期文明中也可以说是最有根基的最丰富的,在东方也自然是初步形成了文明中心。所以,黄帝时代文化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文化祖根,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还有一种祖根文化的提法。按史传,黄帝的直系子族有十二姓,十二姓发展为101个属地510个氏,那也就是说黄帝族团人丁兴旺,血脉绵延分布也很广。不仅尧舜禹都是黄帝后代,夏商周三代的王朝统治集团也都是黄帝后代,尊黄帝为始祖。到了战国,据说韩国、燕国、魏国自认是帝喾的后裔,齐国、楚国、赵国、秦国自认是颛顼后裔,而帝喾、颛顼是黄帝后裔。这样,华夏就自然以黄帝为祖根。还有说黄帝子族也有非华夏族的。《山海经》就说:“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是为犬戎”。西北的族群。“颛顼生驩头,驩头

生苗民”。南方的族群。还有如:“季禺之国,颛顼之子”,“有国,名曰叔士,颛顼之子”,“有国曰中轮,颛顼之子”。《山海经》帝喾的子族有:中容之国、司幽之国、自民之国、黑齿之国、三身之国、季厘之国、羲和之国、西周之国,等。这些邦国是不是都是黄帝后代可能有疑问,有的可能是分支子族,有的也许是从属的邦国,与血缘无关而尊黄帝为始祖。也说明黄帝的文明影响的巨大。后来有些民族如鲜卑到底是不是黄帝后代?还是此种尊黄帝文化的后续表现?以及元朝、清朝对黄帝陵的祭拜,大体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尊黄帝为祖的历史文化。
黄帝血脉,到了周朝的时候其中姬姓国据说有53个。这与伏羲后代得封国是一个因由吧!也说明伏羲、黄帝史传不虚。后世有人自称是某历史名人的后代可信度可能你怀疑。但是,周朝封国可不是随便封的。炎帝也有很多姓氏传下来,如姜、齐、尚、许、谢、纪,等等几十个姓氏。除汉族外也有族群以炎帝为祖先。如羌族。
所以,炎黄为华夏祖先,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时代凝聚了中华文明的文化根基,炎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由于炎黄体现着火土的重要文化属性,后来的中华一统时期也多为火土性质的文明时代。炎黄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源头,凝聚着华夏的民族精神与信仰!

网址:黄帝与炎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28008

相关内容

黄帝与炎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炎帝和黄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黄帝与炎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黄帝与炎帝是什么关系?
炎帝和黄帝的关系是什么(炎帝与黄帝为什么要打仗)
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那炎帝和黄帝到底又是什么关系呢?
伏羲、炎帝、黄帝、蚩尤、颛顼、尧、舜,到底什么关系?
炎帝和黄帝的关系是什么?
炎帝、黄帝、神农氏、轩辕氏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揭秘:炎帝和黄帝是什么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