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掀桌”过后|一个知名小花为何会走到穷途末路
一段时间以来,赵露思一直被认为和“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约是在2014年前后,赵露思因为一张穿着校服的纯净自拍在QQ空间、贴吧这些地方疯狂传播,成为很多网友的头像,和“奶茶妹妹”章泽天一道被叫做校园网红的代表人物。如果就这么停留在这个阶段,在那些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网红圈子里,说到底也会逐渐变得平凡普通。
转折点碰到她18岁那年。2016年,她以“中级特工”的身份加入《火星情报局》第二、三季,得到汪涵的提携,曝光率大增,靠着“东北话十级”、“塑料韩语”等搞笑标签,慢慢积累了不少粉丝。之后,才正式迈入了娱乐圈。
从《传闻中的陈芊芊》里那个又娇又憨、又霸气的陈芊芊,到《星汉灿烂·月升沧海》里那份忍耐又坚强的程少商,拍过一部又一部火爆的剧后,她终于顺理成章地站在了顶流小花的高位。
一路走来,算是“运气爆棚”了吧。
不过啊,“运气”这个东西,总会用光的那天。
8月2日晚上8点41分,继去年年底“生病”好友发文闹得挺热闹之后,赵露思又发了一篇直接开撕银河酷娱的文章——说白了,就是她要“掀桌子”的意思。
没有经过排版,没有仔细润色,连标点都没有,满满都是愤怒的情绪。在8月3日的直播里,她还进一步说明:“我真的忍不了了。”
一时激动掀起桌子,虽然觉得挺过瘾,但掀完之后,赵露思接下来还能走哪条路?
这事儿大家都在等着看,关于那位顶流花旦“秋菊打官司”的故事,也引得众人关注。
有人在问:“赵露思怎么啦?”
周末晚上八点半,可不是个容易情绪崩盘的点儿。
这时间段可是社交平台最热闹的黄金时间点儿,明星发的每一句话,都能被放大无数倍,吸引亿万人的关注和解读。
这会儿选择发声,说明赵露思不是情绪一时激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早就谋划好的“策略”,故意把一切都摆出来了。除了文字有点直白、标点符号用得不太到位之外,其他都很符合引爆热搜的节奏。
去年底,赵露思突然晕倒,搞得这位小花的事业整个陷入了起伏不断的波折。这次的事情,不过是“续集”而已。既然是续集,那就得和上集联系得紧紧的。
赵露思确实在文章里补充了“前情提要”,她提到:“因为突发的疾病,只能不得已取消一些品牌代言……嘴上说你们要负责我这次的意外生病,但最后却变成我赔钱。”
这句话把两个关键的时间点衔接得挺紧的,2024年底的“突发生病”和2025年8月前的“赔钱”,串联成一条完整的因果关系。按照赵露思的说法,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公司曾口头保证会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可是,这个承诺最后没有兑现,205万的经济损失,最终还是由她自己全包了。
更严峻的指控出现了,显示双方的信任已经完全崩溃了。
她在文章中质疑道:“难道不用协商就能把我工作室的钱给划走?”这句话说明,这笔资金的转移,没有得到她本人或者团队的批准。在当今商务运作中,这样的做法早已不只是普通的债务问题了。
接下来那句“再骗我财务签掉分账单”,把事态推向了更高的风险。说“骗”,在法律和商业场合里,可不是闹着玩的,这词暗示对方可能用了些手段,让财务部门在不完全明了情况下签了字,涉嫌误导或欺骗,搞得手续看起来合法实则暗藏问题。
从承诺担责到艺人赔付,再到未经协商就划走款项,最终还涉及“骗签”单据,这一连串的操作,完整地描绘出了赵露思的核心故事:不光是身体上的病痛折磨,她在合作的过程中,还遇到了经济上的侵占和程序上的欺骗。
这份信任的崩塌,真是致命的。对于一个把未来几年事业全交给经纪公司的艺人来说,一旦她意识到自己连财产都无法保障,连合作方在诚信方面都难以信赖,原本的合同就不再是保护自己的凭借,而变成了一种束缚。
要是说财务上的纠纷是引爆点,那么争夺“个人品牌运营权”才是真正引发这场“战事”的根源所在。
赵露思再次表态:“反复沟通都没有说愿意把工作室的运营权还回来,团队里还剩几个工作人员?”
现在娱乐圈里,所谓的“艺人工作室”早就不是那种普通助理团队那么简单了。它其实是个专业度很高的机构,是艺人这个“产品”从生产到包装,再到推广和维护的核心。如果握有工作室的运营权,意味着艺人可以自己掌控职业的走向、节目内容的选择,以及公众形象的塑造。
而赵露思的说法呢,实际上点出了艺人们最怕遇到的那种状态:被完全架空。
“归还”这词体现出她觉得运营权本应归自己所有,可是最终被公司给拿走了。“再三沟通也不同意”说明这场争夺其实拖得挺长,也没啥结果,是场持久而又失败的权力斗争。而“团队工作人员还剩几个?”、“全跑了”、“剧组解散了”这些零散信息,拼凑出个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一线明星的核心团队被解散,项目也暂停了,事业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似的。
这八个月来的拉锯战,她等待的不是个好消息,反而迎来的是一个碎得七零八落的“空壳”。变成了个品牌的象征,一个被合同绑得死死的商业资产,却失去了带领它前行的那只手和那双脚。
这种职业上的“软禁”,伤害力远比一次性的钱财损失来得厉害。它剥夺了艺人最基本的安全感和掌控感,让他们变成了资本棋盘上那只无法自主行动的棋子。经纪公司既握着合同,又掌控艺人的人事和执行决定,想反抗几乎没有门路。
因此,当这种掌控变得敞开明目地威胁——比如“你跟我说,我可能会被封杀,最近别有任何动静”时,所有的冲突都集中到最后那点“尊严”上头。
她也只能,走到那一步,鱼死网破。
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冰冻三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积攒起来的。
赵露思跟银河酷娱能走到现在这步,绝对不光是因为那205万。
说到赵露思的出圈之路,难免带点“非主流”的味儿。
她不是专业戏剧科班出身,正如之前说的,最早走红还是因为一张12岁时的自拍,那照片一度成了QQ空间里的“网红鼻祖”。之后她到台湾读大学,并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慢慢积聚人气。她身上那股直率冲动的气质,跟当红明星或小花有点不一样,后来被团队打造成一种“野生感”。
所谓“野生感”嘛,就是不那么标准,不那么讲究,甚至有点朴实。她说话带点口音,笑起来毫无矫揉造作,真性情十足,疯起来也不拘小节(跟现在的状态相似)。这种邻家女孩般的气息,让她在一堆小心翼翼、拘谨的艺人里,显得特别突出。
18岁那年,她凭借“中级特工”的身份参加了综艺《火星情报局第二季》而崭露头角,也因此和银河酷娱签约了。接着,她迅速进入了影视圈,首次亮相是在大鹏的电影《缝纫机乐队》中扮演一个没有名字的小护士。
2018年以后,她陆续在一些电视剧里亮相,基本都演些性格活跃、撒娇卖萌的甜宠剧女主。当时不少人对她的前景持怀疑态度,觉得她戏路狭窄,口音较重,难以登上更大的舞台。
不过她硬是闯出了一片天。从《哦!我的皇帝陛下》里那口“东北台湾腔”的洛菲菲,到《传闻中的陈芊芊》中那个又虎又萌的三公主,再到后来《星汉灿烂·月升沧海》里的程少商,她逐渐从“野生”网红,变成了S+大制作的女主角。
其实,赵露思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还是靠银河酷娱这家公司的“助力”。
银河酷娱是2015年起步的,背后有两位核心人物,成为创始团队的重要支撑。
有一位是李炜,创业之前他是湖南台的资深综艺制作人,我们之前提过,他从早年参加“保钓”运动的“风云学长”起步,逐渐成长为芒果体系里的台办副主任。也是他,后来让银河酷娱逐渐走上台前。
另一个呢,默默在幕后活跃,他叫魏原。魏原这名字,对不少人来说挺陌生的,可提到他的爸,那可就厉害了——就是原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魏文彬,当年“电视湘军”的领军人物。在他当台长的时候,芒果台推出了《超级女生》《变形计》等一系列爆款节目的。
在芒果台的阵营里,好多重要的人物和明星主持人,都是魏文彬一手培养出来的。这也就是说,为什么汪涵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来主持《火星情报局》,那就不奇怪了。
在这个讲究关系和资源的娱乐圈环境里,可说是占了很大的比重。
一个手里有资源,另一个擅长内容制作,这样的组合,在银河酷娱刚成立时,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很快就打下了一片天地。
不过,到了2023年1月,这种平衡突然被打破了。根据公开的工商资料显示,李炜这位内容方面的核心人物,在那个月退出了公司的管理团队,还把自己的股份给变卖了。
对一个公司来说,这就像是一次“基因突变”似的变化。
公司运转的“两个核心CPU”变成了“单核”之后,负责“内容”和“创作”的那部分核心一走,决策权就全都集中在以“资源”和“资本”为代表的那一方手里。公司的发言权,彻底掌握在以魏原为代表的“资源方”手中。
这样一来,公司内部的决策变得扎堆在“资源方”操控下,内容和创作的自主权大打折扣,可能导致创作方向更偏向资本和资源的意愿,影响整体的创新和多样性。
以内容为核心的企业,创作者和艺人之间,更像是“合作伙伴”,会倾向于“共同商讨”。说白了,就是彼此彼此尊重。
那些以资源为绝对主导的公司,它们的运作方式,更偏向于风险把控、合约精神以及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一来,艺人在这种架构中,所谓的“资产”特性,就会比“个人”属性更显突出。公司与艺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容易从“合作伙伴”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赵露思在文章里揭露的那些行为,比如忽视协商、铁了心地划款、收回权限、威胁恐吓等等,都明显流露出一种明显的“控制”倾向。
赵露思在文章里揭露的那些行为,比如忽视协商、铁了心地划款、收回权限、威胁恐吓等等,都明显流露出一种明显的“控制”倾向。她还提到自己在“前年”那个愚蠢的续约,似乎也和这些操作有关。
2022年,李炜还在公司,银河酷娱依然是那个“资源+内容”双核结构。当年,《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火得不行,赵露思的事业正处于巅峰。那时候继续续约,从商业角度看,挺合理的。对赵露思来说,是巩固自己的地位;对公司来说,是稳住核心资源。
她续签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双核撑起的银河酷娱。谁也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这个公司的“命脉”竟会被抽走一半。
她续签的“银河酷娱”和如今的“银河酷娱”,可能已经变成了两家不同的公司。她当初签约时相信的那种平衡、互相推动的合作方式,在李炜离开之后,可能就再也没有了。
一旦信任荡然无存,裂痕就难以避免,分手也就成为必然。再加上赵露思生病之后,情绪变得尤其“自暴自弃”——然而在那份“愚蠢的合同”束缚下,她又无能为力。
如今,银河酷娱的实际掌舵人魏原,他父亲退休多年后,影响力逐渐减弱;在李炜离开之后,内容创作能力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些变故让银河酷娱变成了一家主要靠老IP和像赵露思这样的艺人赚钱的普通公司,再也不像十年前刚成立时那样风光无限。
所以,这也让赵露思有了“掀桌子”的勇气。
到头来,经历了八个月的纠缠与内耗,所有的矛盾在那205万的导火线上一触即发。
8月3日,银河酷娱出来发了个声明作出回应;
可是赵露思反驳说,她发微信给公司高层都不回,还到处说她装病。
她还调侃说,让那个写这个声明的人去当编剧,设计个出轨、家暴的男主角,肯定挺有戏,挺有深度。
未来会走向什么样子呢?让人琢磨不透,总觉得变化会挺快的,也难说会出现哪些新局面。
当桌子被翻倒在地,满地乱成一团之后,大家最在意的事儿就是:
接下来,咱们该怎么整?
对于赵露思来说,这篇长文就像按下了“核弹”一样,属于那种“自我毁灭”式的攻击,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不止一些。她拿自己的事业当作赌注,试图掌控局势。
接下来,她不再只是和办公室里的那些琐事扯皮,而要面对法庭、资本市场以及整个行业的公开审查了。她的前途,从原本那条闪耀的星光大道,变成了让人迷茫的十字路口,真是让人捏把汗。
在这个十字路口,赵露思面前有四条路可走,其中一条就是安分守己,拼命争取公司里最优的资源,让这四年成为她上升的关键期。可她公然“掀桌”之后,这条路彻底堵死了。剩下的那三条路,则个个都凶险得很,走上去都得小心翼翼。
第一条路,就是硬碰硬,直接走到法庭上去较量。
这条路最直截了当,也是最激烈、最激烈的方式。
双方关注的重点就挺分明的:赵露思这边会拼命证明公司在财务和程序上出问题,甚至可能涉嫌欺诈;而银河酷娱这头则会拿出那份有效期还剩四年的合同,反过来指控对方违约,还要讨要一大笔赔偿款。
这场官司主要看的是证据的靠谱程度、律师团队的专业水准,以及双方的财力和坚持程度。在这段时间里,赵露思的职业发展很可能会因为官司和行业限制而暂停。对于一个事业还比较短的女演员来说,用几年的时间去打这场官司,损失的机会根本难以估量,真是挺高的啊。
赵露思方面可以以她提到的“骗签分账单”、“未经协商划款”等行为为由,起诉公司财务侵占或合同欺诈。她的优势在于舆论力量。如果能拿出对应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录音或者转账凭证,这些都能成为法庭上的重要证据。
银河酷娱的优势就在那份明明白白写在合同里的协议。商业合同在法律上可是非常有分量的,只要合同内容没有明显违法,要赢官司不是难事。公司还可以借助合同申请“行为保全”,限制赵露思在合同期限内进行任何绕开公司的演艺行动。
这个局面意味着,在官司搞定之前,赵露思或许得忍受长时间的“被雪藏”。这几年里,她不能拍戏,不能接代言,也不能上综艺。对一个凭热度和作品立足的演员来说,这简直是致命一击。等到官司胜利了,市场可能早已发生变化,观众也许早就把她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这条路走得挺险,充满变数。官司一赢,事业平衡可能就打了折扣。
第二条路呢,看起来挺快的,但付出的代价也不低,要扔出天价的解约费,才能重新获得自由。
在商业纷争里,最后往往还是得靠大家坐到谈判桌前,好好商量。
受到舆论的压力,银河酷娱也不太愿意被骂作“逼死自己头牌”。要是双方都不打算把事情闹得太死,那么坐下来好好聊聊,也就成了唯一的办法。
银河酷娱可能也会选择用一次性“和解金”来提前结束这份已经毫无意义的合同,毕竟也怕自己品牌声誉再受到影响。这笔“赎身费”肯定不便宜,里面会包含合约期内公司本可以从她身上赚到的预期收益,还有对公司声誉受到损失的赔偿啥的。
这个数目,说不定得几千万,甚至可能上到上亿呢。
其实看得出来,这事儿主要考验赵露思的财力,还得看她是不是愿意用“花钱消灾”的办法,来结束这场无休止的耗损。
这条路的优点在于能一刀切,迅速摆脱困境,早日恢复自由身份,重新开启自己的事业。只要能成功解约,以她现在的知名度和全民关注度,合作的机会肯定不少。甚至,她还能借鉴一些前辈的做法,组建属于自己的一家公司,真正掌控“运营权”,实现自主掌舵的目标。
只要她能承受得起那笔高额的违约金,这才算是稳妥的前提条件。
第三条路如果走“抗争”,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两边都吃亏。
要是官司打得僵,调解又搞不定,银河酷娱可以用它作为经纪公司最大的底牌——雪藏。不是我不告诉你,也不是不给你安排工作,就是用这份合同,合法地把你“搁置”四年。
这四年里,时间变成公司最狠的武器,慢慢把艺人的热度和商业价值一点点耗掉。等到四年过去,虽然可以重新自由,但江湖上,赵露思的位置可能早就不在了。
这其实是一种不用发声的、合法的“封禁”,也是不少经纪公司常用的“潜规矩”。赵露思自己也明白:“可能我都还没打完跟他们的(解约官司),再加上那些暗中的阴招作风,我恐怕会被折磨得受不了。”
甚至,经纪公司可能会放出一些赵露思无法挽回的“负面消息”(如果有的话),让她这个明星形象就像那些“劣迹艺人”一样迅速被淡忘。到那会儿,她也只能转行开个面馆啥的了。
虽然对银河酷娱来说,财务遭受的打击挺大的,但对赵露思来说,这是更严重的风险——除非她真的“不打算继续”,否则难以接受四年后自己变得没人要、郁闷,甚至要面临身败名裂(被曝光丑闻)的下场。
那么,赵露思到底的出路在哪儿呢?
其实,当她点下微博发出按钮的瞬间,差不多就没有啥退路了。她把自己逼到了一条孤独的小路上,现在手里最有用的武器,就是她自己——作为“赵露思”这个名号,积攒下来的所有粉丝信任。
她得把舆论占上的优势变成谈判时的筹码,才行。
她还得配备一支专业而有实力的法律团队,帮她找出合同里的漏洞,搜集公司不规范操作的证据,把这些变成实打实的商业压力,比如影响公司的后续融资或项目合作啥的。
或许,赵露思也得找个文案高手帮帮忙,把她热情洋溢的内容把关,要真不行,用AI也行啊……作为旁观者,她的发文实在难以一气呵成——不禁让人联想到以前那位走下坡路的顶流女星。
这次输赢,不光关乎一位花旦的未来,也像个镜子,反映出娱乐圈里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背后,也许藏着的脆弱和难堪。
未来会变成啥样,谁也说不准,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不管结局怎么说,赵露思都得面对曾经让她风光无限,也带来疼痛的“名利斗兽场”。她已经站在这个高度,所有的荣誉都变成了束缚她的枷锁。
不管她愿意不愿意,拿到这些名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比如“快乐”。
这事儿,普通人可说难以理解,明明名利双收还“作”些什么呢?大概就是所谓的“奢侈的烦恼”吧。
她总觉得开个面馆就能乐得不亦乐乎,似乎没那么复杂。
就像穿过一道屏障似的。
举报/反馈
网址:赵露思,“掀桌”过后|一个知名小花为何会走到穷途末路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14422
相关内容
赵露思,“掀桌”之后|一个顶流小花为什么走到穷途末路赵露思,“掀桌”之后|一个顶流小花的穷途末路
赵露思突然开撕经纪公司,“顶流小花怎么走到穷途末路”
赵露思“掀桌”之后 顶流小花的反抗时刻
赵露思“掀桌”事件:一旦闹到解约,艺人到底要付出多大代价?
为什么赵露思太傻了?自己没有掀桌子的资本,却敢彻底掀桌子
95后小花赵露思如何逆袭成顶流女星?揭秘成名之路!
“唯利是图”的贾乃亮,这一次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
赵露思掀桌“不干了”,95后开始整顿娱乐圈?
赵露思:从三线小花到一线明星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