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清明既是節氣也是節日,它承載著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深厚情感,蘊含著順應天時、親近自然的古老智慧。那麼清明又是如何確定的呢?
“當北斗七星的鬥柄悄然轉向東南方,黃河中游的柳枝抽出星點綠牙”。這是西元前一百多年,西漢時期天文學家落下閎在觀星臺上的記錄,這一刻,不僅意味著春分後的第十五天來臨,更標誌著“清明”這個承載著生命輪迴的節氣,在中國人的時間坐標軸上再次刻下一道印記。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句話,是華夏先民數千年觀星授時的階段性總結。
華夏先民以土圭測日影確立“二至二分”四大節氣,成為後世二十四節氣的基石。
到唐代,僧一行通過全國性的天文測量,測得“清明初日,日在婁六度”,將太陽位置精確到具體星宿度數。這些生冷的數字,都是先民與星辰對話的永恒記錄。
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楊帆:今年的清明是4月4日20時49分,清明節氣,準確來説是太陽的視運動從黃經15°運作到黃經30°這樣一個區間。提到清明節,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古老的節日——寒食節。古人很早就有寒食禁火,寒食節的時候,大家熄滅火種,吃冷食。清明的時候則是改火或者是出火,大家要燃起新的火種。
從節氣到節日 大火星的軌跡密碼
據北京天文館的科普專家介紹,古人的禁火和改火制度,對應的就是寒食和清明兩個時間節點,其來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先民對於大火星的觀測。原來,在清明的起源及部分習俗的背後,還隱藏著更多古老的天象觀測密碼。
上古時期,先民觀測太陽視運動軌跡時,往往將黃道附近與太陽同升同落的恒星作為標準星,晨昏觀測。其中,就有跟節氣源起關聯密切的一顆恒星——大火星。
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楊帆:大火星在上古時代是先民觀象授時非常重要的一個天象,甚至還設置專門的官員叫火正,來觀測大火星的位置。具體而言,在農曆三月,如果我們黃昏的時候,看向東方的地平線,會發現大火星,也可以叫星宿二,或者是天蝎座阿爾法,它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這個就是春季三月最主要的天象。
根據古天文典籍記載,大火星具有特別的視運作軌跡,春天出現于東方地平線上,夏天向上運作至南方天空,秋天滑落至西方天空並很快隱沒于地平線以下。上古先民因此確定了春、夏、秋三季,並用以指導何時放火燒荒,何時秋收禁火,這也成為寒食禁火、清明點火習俗的源頭。
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楊帆:根據學者的研究,清明節的確立是在兩漢時期,寒食節可能是在戰國時期確立。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來源,就是在更遙遠的幾千年前的先民時代,他們對於大火星的觀測,到後面慢慢就演化出清明節的習俗。
此“火星”非彼“火星”
北京天文館的科普專家特別強調,我國古天文學中這顆重要標準星——“大火星”,與社會公眾熟悉的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火星完全不是一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楊帆:中國古代的大火星,實際上是心宿二,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心宿二是非常亮的一顆星,它也是天蝎座阿爾法,跟我們現在説的行星火星是不一樣的。
中國古天文的大火星也叫商星或者辰星,它是一顆散發出火紅色光芒的一等亮度恒星。在戰國時期的古老典籍中,曾記錄著燧人氏與大火星的神話傳説。
“燧人氏上 觀 辰星,下 察五木 ,以為火”。這説的就是燧人氏仰觀天象,見到黃昏時大火星出現于東方的地平線上,又俯察樹木的生長情況,告訴民眾放火燒荒的時間到了。“大火星”之名是否因此而來,這又是一個古人留下來的千古待解之謎。(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唐佳蕾】
网址: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14183
相关内容
福建同鄉會張明星蟬聯會長姜河那與電影《二十》的「好友」金宇彬、李俊昊依然保持聯繫!他更表示:「我們還要一起拍《三十》呢」
樂扣樂扣隨行杯聯名再加碼 三麗鷗四大明星IP全拿下
跑男成員微信群?揭秘明星私下社交的真相與迷思
孫海洋好友郭剛堂發聲:恭喜!希望繼續為這個群體發聲
揭秘“明星”祝福視頻內幕 一線明星價格五位數起步
明星祝福視頻産業鏈曝光 包括楊冪等127位藝人
128号星座的专业资深人员——揭开神秘星座先锋
明星們的秘戀
品牌聯名行銷手法大公開!掌握品牌與營收的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