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沈大成:探索“奇怪”人物与故事中的情感纽带

发布时间:2025-08-25 01:44

「小说家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沈大成对“怪人”情有独钟。她认为,那些稍显与众不同的人,总能激起她的同情与怜惜。然而,面对过于“正常”的人,她却有时会感到不安,不禁猜想:“他们是否刻意隐藏了恶劣的一面?”在编辑工作中,她接触了众多作者,发现其中不乏个性独特的“怪人”。只要对方无害,她便乐于以善意和宽容相待。

沈大成曾任职于广告公司,那时她曾羡慕一位同事。那人的创意虽不惊艳,却能言之有物,表达流畅。与之相反,沈大成在社交场合往往显得拘谨,这种不自在反而让她更能理解那些同样感觉不自在的人。因此,她的笔下诞生了许多这样的“怪人”——他们或许缺乏主流认可的优点,或有着与众不同的奇特想法。沈大成对这些人物怀有亲近感,甚至愿意为他们安排一个美好的结局。

她的上一本小说《屡次想起的人》的封面语道出了她对“怪人”的独特见解:“世上没有不奇怪的人,只是有人怪得多,有人怪得少。只要合你心意,你就会喜欢他,并屡次想起他。”尽管沈大成自己的生活波澜不惊,她也不热衷于制造戏剧化的情节,但她笔下却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角色和故事。

与沈大成交谈时,你会发现她与笔下的人物有时是相通的。她曾将“陈飞宇”作为自己的外卖名,或许这和许多人将“金城武”作为外卖名的初衷不谋而合。但当得知“金城武”这一名字的广泛知名度后,她却流露出担忧。此外,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一位男人推着自行车时,他的狗总是巧妙地走在人和车之间。沈大成甚至观察到,“在90%的情况下,那只狗都会选择走中间。”这样的细腻观察,无疑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与责编项斯微一同踏入山林许愿,沈大成却以冷静的态度站在一旁,当被问及是否也该许些愿望时,她淡然答道:“愿世界和平,一生潇洒。”在她的作品中,《星际迷航的一件小事》描绘了失去家园和历史资料的人类在新星球上重建文明的历程。她以浪漫替代真实,设立“事物起源小组”来重新编撰文明,甚至不惜牺牲地球上的事实。而在《男孩托托》中,她笔下的开育儿专栏的妈妈,尽管知道专栏内容并非真实,却通过创造魔力,先于读者沉醉于那些她根本无法掌握的育儿魔法中。这些作品都透露出沈大成在创作中的独特态度:她并不试图在小说中解决现实问题,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偏离现实世界5度的奇妙宇宙。这个宇宙或许比现实世界更加有趣,谁又能预料呢?

为孤独者寻找支点,让他们屹立不倒

Q:能否分享一些您在创作小说时的灵感来源?
沈大成:我曾在出入境管理中心偶然目睹了一对双胞胎办理护照的情景。这对双胞胎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使得工作人员提出只需拍摄一张照片的建议。然而,他们的妈妈坚决反对,强调这两个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个场景让我思考,这样的小插曲在孩子们心中可能会引发怎样的波澜。于是,我将这个记忆转化为《男孩托托》中的一段情节,展现了双胞胎之间微妙的情感和认同。

此外,我每天经过上海文化广场时,都会看到一圈花园里,五个穿着橘色工作服的人在精心养护花草。他们修剪枝叶、翻土种花,夏日里还戴着草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每当我下午5点下班时,总能见到他们骑自行车离开文化广场,仿佛是回统一的宿舍休息。这个场景也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构思了一个关于五个橘色养护工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他们不仅是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更是象征着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之旅。他们通过社会监督与自然疗愈相结合的方式,逐渐走出心理阴影,重新融入社会。而城市中永远有这五个人的存在,他们以养花养草为掩饰,实则在默默进行着心灵的康复。
Q:你在最新的小说集《小行星掉在下午》中,为何选择将众多职业融入人物设定?是职场环境的异化特质激发了你的创作灵感,还是你更倾向于为孤独者寻找职业支点,以稳固他们的人生立足点?
沈大成:我设定这些职业角色的初衷,主要是为了给那些缺乏家庭、爱人、朋友和喜好的人物提供支撑。毕竟,一个人难以在缺乏支点的情况下稳固生存。职业,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支撑。它不仅为人物提供了社会身份,还帮助他们建立人际关系,获得经济报酬,从而赋予了他们更真实、立体的人生。

通过职业,人物能够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进而建立起丰富的人际关系网络。而对于我来说,构思一个有工作的人物,也大大减轻了构思的负担。因为我只需要设想他工作以外的16个小时的生活,而不是全天24小时。这样的设定,不仅使人物更加真实和丰富,也避免了国产电视剧中常见的职场剧情虚假问题。
Q:在你的小说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被社会规则所驯化的角色。例如,《实习生》中的三位实习生,他们早就察觉到公司的怪异与虚假,但为了履行合约,他们决定坚守到最后。然而,他们最终还是被老员工们所吞噬。再如,《工作狂》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个擅长摸鱼的专家,但进入一个加班严重的公司后,他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习惯,甚至在下班时匆忙离开,以免因多看一行字而忍不住处理问题,导致加班。你为何要塑造这些被社会规则所束缚的角色呢?

A:我深感人其实是一种容易被控制的生物。我描述的这些情境,在社会中并不罕见。比如,最近上海出现的几个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中,就有一些年轻的穿马甲工作人员被安排在小区铁门门口管理出入。他们虽然年轻,却只能坐在椅子上无所事事,甚至连手机都不能玩。虽然他们表面上管理着别人,但实际上,他们自己也受到了严格的管控。

我与同事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过讨论。他们认为人有选择的自由,但如果一个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他可以选择去做快递员或其他职业。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无论选择哪种职业,都可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比如996、007等超长工作时间的制度。因此,我选择留在原地,用不变应万变,这或许正是他们可悲之处。
Q:在《配音演员》和《世上最美的电影明星》这两篇作品中,你描绘了演员在其职业角色中逐渐消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以职业化的方式重新出现,甚至利用职业技巧在真实世界中游刃有余。这种角色转换的困境,你如何看待?是否认为这是一种悲哀?但同时,你也表达了一种观点:尽管工作可能剥夺了个人的某些特性和光彩,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工具化,然而离开工作后,人们往往会发现除了职业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其他选择。

沈大成:在编辑我们的小说集时,我曾考虑过将哪一篇作为首篇。最终,我选择了《世上最美的电影明星》这篇。这篇作品中的主人公展现了一种非常高尚的职业精神,他追求卓越并非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而是对自己的一种完美要求。这种对职业精神的极致追求,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当然,追求这种高尚境界的人,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失去其他生活的色彩。但正是这种追求,赋予了他们独特的光芒。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虽然没有如此极致的追求,却也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满足。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现代的工作确实占据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曾经就职的广告公司里,我的工作花名是Helen。有趣的是,这个花名是可以继承的。每当有同事离职,下一个接替的人仍然会使用这个名字,以确保客户的对接不会出现混乱。这种工作上的细节,或许正是现代职场生活的一个缩影。

Q:你在“随机波动”节目里曾提及,渴望描绘伟人或英雄的故事。然而,在《小行星掉在下午》这部小说中,主角们并未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且结局并未达到特别壮烈或恢弘的程度,似乎缺乏明显的英雄情结。对此,你如何回应?
沈大成:或许我们对于“英雄”的理解有所不同。在我看来,《世界上最美的电影明星》一文中的主人公就透露出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他并非旨在拯救世界,而是力求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样,倒数第二篇《星际迷航中的一件小事》也塑造了一个枭雄式的人物。在地球移民外星的旅程中,面对人类历史文明的飞船走失,有人挺身而出,提出重新编撰文明的理念,并创立了一家编撰公司,这无疑也是一种英雄行为。最后一篇《星际迷航中的另一件小事》同样不乏英雄主义色彩。在严格的行李额度限制下,一位女性因携带过多物品而面临被驱逐的命运。然而,指挥官却暗中放她一马,让她能在新家园自由开启生活,随心所欲地放置自己的物品。这种宽容与善良,同样值得尊敬。

Q:那么,在《小行星掉在下午》这本小说中,你个人最喜欢哪个故事呢?

沈大成:《墨鱼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在早高峰的地铁里无缘无故变成了墨鱼人,嘴巴能吐出墨汁制造混乱,同时也能借助墨汁隐身逃走。这个故事让我思考了地铁这个日常交通工具背后的复杂性。地铁线路四通八达,特别是夜间地铁停运的几个小时里,地下世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的墨鱼人选择藏在地下通道里,通过偷取地铁站失物招领中心或乘客兜里的物品来维持生计。这个故事让我着迷的是,一个人在原有的社会环境中无法立足,被迫或自发地变成了另一种形态,却依然能够竭尽全力地生存下去。尽管被囚禁在地下,但他却在地下找到了另一种自由。
在构思《墨鱼人》这个故事时,我深入思考了他在地下如何生存的问题,特别是关于食物来源的设定。为了给这个故事增添现实感和复杂性,我设计了一个情节:这条地铁线路的一端紧邻海滨,每天清晨,都会有人前往钓鱼。他们捕获的鱼被装在密封的桶子里,通过地铁运回。而墨鱼人则巧妙地从这些乘客的箱子里窃取小鱼,以此作为他的食物来源。这一设定不仅为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和悬念,同时也揭示了地铁这一日常交通工具背后隐藏的复杂世界。

保持对未知的敬畏

Q:在构思故事时,你是否曾试图打破现实的束缚,创造出更加离奇的故事情节?
沈大成:我确实希望故事能更出人意料,但目前我的创作还相对保守。或许,我需要更大的胆量来探索未知的领域。

Q:是否考虑过让故事情节更加偏离现实,例如将偏离度从5度提升到30度?
沈大成:这个提议很有趣。但我意识到,虽然我们渴望更离奇的故事,但现实往往比虚构更加不可思议。如何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Q: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是否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那些看似奇怪的事物或人?
沈大成:我认为我们对奇怪的包容度其实相当高。在疫情初期,大家不都经常说“全世界的口罩”吗?虽然这个表述听起来很奇怪,但它却迅速被大家接受,这反映了我们对未知事物的接纳程度。然而,对某个东西感到奇怪这件事本身,却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很少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未知的领域。
Q:近期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所有给我送外卖的外卖员都变成了女性。这让我感到困惑,不禁猜测是否因为工作的某些变动,导致男外卖员们集体辞职了。然而,为了寻求一种确定感和安全感,我试图以一种不那么奇怪的方式来解读这一现象。沈大成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能解释清楚的事情会让人感到安心。
Q:对于那些令人费解的故事或人物,你期望人们持何种态度?
A:不必过于压制,也不必惊动那些你认为奇特的元素。因为,或许他们自己并未察觉到自己的独特性。你的惊动可能会打破他们的平静,甚至引发他们翻天覆地的心理变化,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Q:你会将自己融入小说创作中吗?
沈大成:从主观上讲,我并未将自己作为小说中的角色。毕竟,我并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故事可写。然而,在《小行星掉在下午》中,那个女配音演员的形象却与我有些许相似。她是一个在原地生活的人,长期为固定角色配音,面对身边发生的奇事异象,她总能保持冷静,甚至还能守护住秘密。

Q:在你的小说中,经常会出现“突然消失”的情节。那么,如果有一天你从日常生活中神秘消失,会是什么原因呢?
沈大成:去年9月,我曾构思过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女孩在醒来后,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牙齿顺序错乱,这种混乱不仅体现在她身上,社会中许多事物也都开始变得混乱无序。例如,行驶中的汽车会突然驶入其他道路,家中卧室的门打开后,卧室却消失不见,孤零零地伫立在河岸上。这个故事旨在描绘我们这个时代所经历的巨变和混乱。

Q:说到时代的巨变,你联想到的是什么呢?
沈大成:我想到了“晴空乱流”这个概念。在飞行时,空乘人员会提醒我们前方有乱流,飞机可能会出现颠簸,请我们扣紧安全带。然而,有一种最危险的乱流是晴空乱流,它没有复杂的天气情况作为先导,却能在晴空之下突然出现,让人防不胜防。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正穿越着这样的晴空乱流,导致一些事物的秩序被打乱,原本应该出现在a地点的事物却出现在了b地点,原本应该寻找的b却出现在了c地点。至于我自己的消失……

后记:
2020年疫情期间所写,初时自感拙劣,时至今日,却觉其中有几处珍藏,令人动容。沈大成老师,宛如邻家挚友,其言谈举止间透露出一种亲切与舒适。当我询问她对我的采访感受时,她微笑答道:“我们的对话很自然,就像一次舒适的聊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封闭了自己的内心。或许是因为曾遭遇过某些不愉快的采访经历,那些深藏的记忆偶尔闪现,让我心绪难平。然而,正如沈大成老师所言,人非草木,怎能无动于衷?我们为春天的色彩而感动,为何不能为伤心流泪呢?

这篇稿子虽短,却犹如一幅速写,捕捉了小说家的某些特质。在探讨小说的同时,我们也不妨关注小说家本身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她为何如此珍视职业?是因为她认为工作认真负责是一种英雄主义,是值得崇尚的品格。那么,这些价值观又是如何塑造她的呢?

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我叹服。在她的笔下,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目睹那些未知的世界和故事。正是这种对未知的渴望和探索,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我们期待着那些充满故事、诗意和希望的未来。

总之,这篇稿子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采访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它让我们看到了小说家的魅力所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的天才、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力量。
与众多我曾采访过的、深受喜爱的人物,虽未曾再深入联系,但每次相遇都仿佛是一次新的旅程。这其中,有诸多缘由,包括契机与个人心境的转变。我曾一度将MBTI性格类型归为“i”,这引起了一位朋友的惊讶:“不行,你绝对不能加入我们‘i’族!你太‘E’了!”尽管如此,令人欣慰的是,近几个月来,我尝试着与更多人进行深入交流。朋友建议,我需要更多地接触那些充满温暖、真实的人。我深信,只要给予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阳光,我便能如卷柏般舒展成最理想的状态。我热切地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分享的见解:我们不应追求一个虚幻的过去。无需用几年前的决策来苛责自己。因为当时所考虑的因素,可能与现在大相径庭。毕竟,学无止境,我们在不断成长与变化中前行。

举报/反馈

网址:小说家沈大成:探索“奇怪”人物与故事中的情感纽带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08721

相关内容

NUCELLE纽芝兰官宣品牌代言人沈月,探索成长包揽的容量
罗志祥“小猪”外号背后的故事与情感纽带解析
小沈阳与沈飞:跨越二人转世家的亲情故事
与久宣夜一同探索晚唐的奇幻与志怪故事
人生故事展现艺术探索与家国情怀
探索名人背后的故事:那些与罗伊有关的人物
小沈阳大变身:爱豆之路背后的情感故事
家庭变故考验明星情侣情感纽带
黄晓明与陈梦什么关系?揭秘两位明星背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与情感纽带!
感情中的自我探索与成长,锁定北京卫视玫瑰的故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