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亲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的又何止姜文?评论中的回答让我泪目
很多时候,明星和自己父母的关系也存在着像很多家庭中相似的问题,在读北野武的《菊次郎与佐纪》的时候,读到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母亲今年九十二岁,比刚过世的杉村春子大四岁,是所谓的明治女人。她四十多岁才生我,或许一开始就是没有胜算的战斗。小时候,我存心给她好看,故意问:“妈,为什么那个年纪还要生我?”她答得很干脆:“因为没钱堕胎。”
这让我不禁想起姜文,在电影界有着很高成就、获得过诸多荣誉的姜文,也一度因和母亲之间的母子关系所困扰并迷惑,他曾这样回忆过童年时光:
“有一次已经午夜12点了,我妈妈还把我叫起来,为的就是要打我,还问我,‘你知道你哪里犯错吗?’老实说,我连自己做错什么事都不知道,但我妈妈打我,一定确实是我有犯错。”
01不自信是来源于母亲
电影让姜文如鱼得水,但是在自己的母亲这里,却似乎一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姜文提起这些,自己的情绪也十分低落,他总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都在努力地讨好母亲,却从未成功。
我们大多数人或许很难想象这会是怎样的一种母子相处模式,所以当初姜文在作客《十三邀》的时候,谈到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提到童年发生过的那些事,一度引起了热议。
姜文在节目中说自己是个不自信的人,这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感到很疑惑,因为姜文无论是演戏,还是导演,都做得非常优秀,那么他又有什么可不自信的呢?不成想,这些不自信的源头,竟是来自于他的母亲。
还记得在节目中,许知远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姜文回答说太多了,比如自己和母亲之间,这么多年来关系怎么都处不好,做了很多努力也不行,“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看见我做的事情高兴,她老有一种不高兴的样子”。
如何让母亲高兴这件事情,是姜文从小到大都在思考着的一件事情。
姜文喜欢电影,也享受电影的世界,但在现实中,心里却总有一个难以解开的结,他曾说,“电影里如鱼得水,不拍电影的时候,回到现实,面对的依然是跟十几岁的时候一样的困境。”
中国有很多老话,譬如从慈母多败儿、棍棒底下出孝子之类,对孩子确实应该严格,但这种严格不该是没有缘由的,那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心理阴影。
男孩子本性就是活泼好动的,这可能会让他们的小时候要比女孩子挨“教训”的时候更多一些,姜文的母亲从他很小就对他都格外的严厉,挨揍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就像文章开头姜文回忆中所说的那样,甚至有些时候他都不清楚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又做了什么惹母亲生气的事,都会被母亲在半夜时候叫醒,然后挨上一顿揍。
02怎么能让她高兴?
尽管如此,姜文还是表示理解母亲的,他会给自己,也是给母亲找到一个这样的“理由”:
“小时候妈妈对我很严厉,因为我是长子,她觉得把我管住了,余下都好办了。”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恩威并重或许会更好一些吧,孩子有时候真的是很需要鼓励和赞赏的,在他们获得成就的时候,也是希望得到肯定的,而不是迎头一碰冷水。
就像姜文当初在考上中戏的时候,心里真是高兴地不得了,他想着跟母亲去“邀功”,可是当他兴高采烈地拿着录取通知书给母亲看的时候,不仅没有看到期待中母亲的样子,反而听到的是超乎他想象的冷言冷语。
母亲看完录取通知书后,先是什么反应也没有,然后母亲又丢到了旁边,看起来没太放心上,并且催促他说,你还有一盆子衣服没洗,快去洗!
我不懂,难不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洗衣服的事会比儿子的前途显得更加重要吗?
彼时的姜文,该有多么的失望和难过,这种打击和影响必然是很大的,不然也不会让他对自我都产生了深深地怀疑:那么努力地考上中戏,到底有没有意义?
想着日子这么慢慢过,生活越来越好,关系总会慢慢变好吧,可是到了后来,姜文出人头地,渐渐混出了一番模样之后,想着母亲住的房子已经很老了,于是给母亲买了一套房子,可却依然换不来母亲的一个好脸色,甚至不愿过去住。
这姜文感到很迷茫:“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她高兴。”
03再没机会和解
虽然母亲对他一如既往地冷淡,姜文的内心深处却依然不曾对她真正的怨恨,在姜文来看,他的心里更多的是一种渴望,那是一种对于可以体会到母爱的渴望,一种对于能够得到母亲认可的渴望,一种有朝一日能和母亲和解的渴望。
然而这个渴望却再也无法实现,因为母亲的去世让他悲痛地感受到,那个机会再不会有了,他永远失去了和母亲和解的机会。
姜文曾经在接受何伟采访时曾说,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总是会反反复复地去看一部电影,那就是《愤怒的公牛》,因为这部电影给他的感觉不仅仅是一部美国片,或者一部关于拳击手的影片那么简单,而是就是在讲他自己的家,让他想到自己的母亲:
“我也喜欢罗伯特·德尼罗,因为在那部电影里,他让我想起了我妈。他的态度让我想起了我妈。 ”
姜文的母亲是一位非常独立且自强的女性,她一直知道姜文需要成为怎么样的人,但是却总是忽略了姜文的感受。她对姜文如此的态度也并不是因为讨厌这个儿子,只是从不会表现出一丝母子间的那种亲密。
姜文拍《阳光灿的日子》里,斯琴高娃原型就是他的妈妈,虽然很多情节看起来有点夸张,却有着妈妈影子。
其实,没有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可不可以让你的爱,被他知道呢?
04来自很多“孩子”的心声
我曾经在一个网站上讨论过这个问题,从小家庭环境虽不富裕、却能真正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我,其实是不太能体会姜文的那种感受的,直到那篇文章下面的评论,让我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家庭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一字一句流露着费解和心酸:
“我能说我跟我妈在一栋楼不同的单元,住了十几年,她没事永远不搭理我,有人信吗,我母亲今年七十岁了,我妹妹离婚住在我家,我爸会经常来,我妈妈路过也不会过来,特别生分,不是我不回娘家,是那种冷冰冰的感觉。”
“我与姜文相同的境遇!恶者是父亲从不认可我,付出的多也得不到认可,可能我性格像妈妈言直性急但我心善良,也许他这一生除了弟弟再也不会施爱于任何人了!”
“我恨她、生了6个对我却永远看不上!至到她去世后、几十万没有我的一分、5个兄弟姐妹分走!我心彻底死了!此生孽缘与她终于结束!如有来世、做猫所以做狗也不想做人、更不想与她为母女!人走了、也不会原谅她曾经带给我的伤疼和恨!我这一生遇到大事从都是无依无靠、今天的幸福要感谢上天和神的保佑!谢谢帮助过我的各路神灵!谢谢”
“我有一次就是在新年过年的时候,半夜里我妈到我的房间从被窝里把我揪出来狠狠地打了一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不想去追究,只是一辈子忘不了,以后也不敢把自己的孩子让母亲带,害怕。”
……
还有一些网友分析这些现象和情况,也非常的中肯:
“我突然觉得很多成功的人都有类似的童年,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童年都是人生的基石,它会左右我们未来的性格,事业,以及能撑起多大委屈。我的童年也有好有坏,但是我总能在不好的童年回忆里给我现在生活作出正确的反思,比如小时候父母每天不停互相打骂,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未来事业成功与否一定要家庭美满幸福。诸如此类,很多,望大家都童年不好的过往不要有阴影,给出正确反思。”
“中国父母对于儿女的情感回应是比较少,甚至是经常忽略的,原因很多,第一,本身心理问题不少,自己顾不上了。第二,为工作为家庭生计奔波,回到家精力耗尽,哪有会对家人好声好气。第三,以“为孩子好”为名,展现自己控制欲。第四,怕宠溺孩子对孩子很严格的教育方式,特别是男孩更严厉。个人看法。”
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其实引起过很广泛的讨论,虽然看到了这些实事,但我还是相信大部分的父母还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如今,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教育的方法其实更是父母们应该去学习的一个人生课题。
举报/反馈
网址:和母亲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的又何止姜文?评论中的回答让我泪目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71038
相关内容
原生家庭,和母亲的关系不好怎么办 如何处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硬汉姜文谈起母亲,险些落泪:一生最爱的女人,让我没有自信
和妈妈关系不好,母亲节不知道怎么过?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怎么处理好亲子关系?父母必读!
父母和孩子关系不好怎么办?家长该如何调节亲子关系?
【鹤专访】姜文:一生,我获奖无数,却得不到母亲的一句认可
原生家庭和母亲的关系不好,应该怎么办?
婆媳关系怎么相处,我们来看看明星是怎么回答的
姜文和姜武什么关系?姜文和姜武是什么关系
姜文哽咽地说:我妈去世了,我们关系一直不好,后悔没好好孝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