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师生关系
漫谈师生关系
【正文】 师生关系其实挺复杂也挺微妙,有时其实也很简单。 在高 校中,师生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与本科生的关系,特别是上大课的本科生,这种关系相对较疏远,事实上,也没办法亲近,一两百人能记住几个名字就不错了。另一 种是与自己的研究生和做毕业论文的本科生,这种关系就会亲近很多,交流也更多。其实我们一般讨论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后者。 师生关系有时像父母与孩子,都是一种爱;有些年轻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亲近,像兄弟姐妹一样。这种相处方式,很融洽,但是分寸得掌握好,否则不易严格要求,毕竟不是血缘至亲,宽易严难。 其 实,无论如何师生毕竟不同于父母与孩子,但是也有相同之处,就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并且他们能够体会到,这样,训或骂,长大的孩子会理解为爱的一 种表达;另外作为父母或者老师(导师)一定要先制定规矩,学生或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是错,挨训或骂时,就知道原因,或......阅读全文
教育部插手师生关系啦!
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特殊。单一导师制下的研究生师生关系类型越发多样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既需要师生勤沟通,多包容,用真心悉心经营,又需要相应的机制作为保障。高校及有关部门需要在研究生选拔机制、导师的遴选与考核机制和培养机构学术理念方面加以完善、改进和反思,最终形成互相
研究生坠亡呼唤健康师生关系
前几天,武汉某高校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在校内坠楼身亡,其姐姐发微博晒出多段其与导师的聊天记录截图,称因导师“长期精神压迫致死”。 目前,虽然官方调查结果尚未出来,但在不少网友质疑该学生心理承受力不够强的同时,更多网友则将矛头指向了其导师。 近年来,关于高校学生自杀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尤其是硕士研
刘尧:大学需要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杨帆”事件尘埃未定,又爆出了学生弑师的惊天新闻。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更应该对今日大学的师生关系作出深刻反思。 在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说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
师生关系并不是冰冷的契约关系
因为一些在校研究生自杀或出事,因此引起了师生关系的讨论。有的老师也写了相当于协议似的告知书。 全国一年招收几十万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从概率上来说,研究生出点事是非常小概率的。 拿开车来说,只要车上路,总会有出事故的概率。除非车停家中不出门。 师生关系,一定是在国家
师生关系:如何找到公私领域的平衡点
底线是公德,即导师不能违反师德规范的相关规定;顶标是私德,即导师应当从个人道德角度对学生的成长负起责任,比如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批评指正,尽自己最大努力对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自杀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事件背后,研究生导师的公权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在中国传统价值
问诊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现象:导师不能成“老板”
【编者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教师一直以无私奉献的形象受到世人崇敬。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和培养类型变化,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日渐凸显。学生与导师之间发生矛盾的极端案例,以及由此引发的导师指导不力、师生关系雇佣化等方面的指责与讨论,经常见诸报端。最近发生的华东
称导师为“老板”是对师生关系的矮化
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称导师为“老板”之风盛行,有的是研究生背地指称,有的是公开场合当面呼唤,一些教授、导师似乎也习以为常,有的默然许之,甚者乐在其中,这实在不是一个正常现象。众所周知,称呼对应着人与人的关系,展示着双方之间的亲疏、了解程度、尊重与否,以及由此衍生的伦理关系等等。在中国
评论:精英教育大众化摊薄师生关系
11月16日,本报教育版《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一文,用“学生没了敬畏感,老师少了神圣感”描述了当下的高校师生关系,文章指出,大学师生关系日渐冷漠。 确实,高教领域师生关系因为种种因素渐行渐远甚至形成鸿沟,引起了许多人的忧虑。因为没人能否认,师生关系这样一种价值非凡的人际关系,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
防止师生关系异化,教育部明确具体工作
近日,在针对《关于规范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的提案》的答复中,教育部明确未来将开展3个方面工作,以避免高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异化问题。在教育部的回复中,三方面的工作具体包括如下内容。一是要求培养单位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
未来工程教育:人工智能将转变传统师生关系
“未来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超连接世界,未来工程教育必须有新的思维、新的理解和新的创新。”在近日举办的2024国际工程大会上,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理事、东北大学原校长赵继强调,跨学科协同网络和合作方式的扁平化将有可能消除某些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划分,工程教育将更加注重知识的创作、共享和合作。 赵继表
未来工程教育:人工智能将转变传统师生关系
“未来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超连接世界,未来工程教育必须有新的思维、新的理解和新的创新。”在近日举办的2024国际工程大会上,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理事、东北大学原校长赵继强调,跨学科协同网络和合作方式的扁平化将有可能消除某些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划分,工程教育将更加注重知识的创作、共享和合作。赵继表示,依托
中国青年报:“要分数”异化大学师生关系
“要分数”异化大学师生关系 不久前,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四川大学的刘凡老师(化名)就给自己的学生提前打了一剂“预防针”:到期末考试时,不要来找我要分数。 “要分数”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1%的受访者坦
时代变了还是人变了:研究生们的“后师生关系”
“当我找到女朋友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带给我的导师看看。” 这是首都师范大学的2002届硕士毕业生温先生20年前的回忆。而当世界运转到2017年,温先生越来越不理解的就是如今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从“相爱”变成“相杀”的关系。 当网络上开始充斥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狗血故事”,当媒体开始关注高校师
为师之道暗藏“机关”-高校师生关系一言难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为师之道开始暗藏“机关”,高校师生关系变得“一言难尽”,严重妨碍高校落实教书育人
人工智能深度介入,高校教师仍应主导师生关系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潮水般侵入高校的各个角落,深刻改变了教学与科研的生态图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从课堂上的互动答疑,到学术研究中的资料整理与创意激发,各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逐渐成为高校师生学习与工作的“必需品”,甚至重塑全球高等教育的版图。这必将对传统的高校师生关系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有百万抖音粉丝的院士:师生关系是人间最好的关系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孙滔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3号楼的2楼,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办公室的门口,有一个约2米高装满了各种石头的玻璃展柜,上面贴了一张字条,写道:此处展出的为中国和世界一些著名火山的代表性岩石标本,所有标本均为刘嘉麒提供。这些石头形态各异、颜色多样、大小不同,每块石头都
压榨越轨造假,“导生关系”失序现象为何频发?
高校学生联名举报导师的风波再起。4月9日,北京邮电大学15名研究生共同举报该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郑某师德失范。举报者称,郑某差遣实验室同学做了许多科研以外的事情,如长期代取大量快递,开车接送其朋友和家人,去其家里打扫卫生,代其网购日常用品、退货,为其女儿做作业,在其女儿参加考试时为其作弊等。此
底线VS理想:研究生导师权责边界何在
不久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西部某高校硕士生导师刘浩收到了同事发给他的一则信息推送,内容是关于教育部刚刚出台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其中,特别提到了十条导师不得违反的底线行为。对于这十条被统称为“十不得”的禁令,刘浩只是扫了一眼,然后便将手机装进裤兜,继续开会。回忆起
学生举报导师背后:有些杂活该不该干?
北京邮电大学15名研究生联合举报导师存在师德失范问题,华中农业大学11名硕博学生联名举报导师存在学术造假行为……诸如此类的学术圈“丑闻”接连发生,让外界不得不发问:学生为何会被逼到联名举报导师?学生为何会沦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有些“杂活”该不该干,导师和学生的边界在哪里?如何让“导生关系”回到正
大学老师为何越来越难做?
作为一名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东风总觉得这几年大学老师的工作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不久前,他将这种感觉写成一篇博文,在科学网发出后,引发很多老师的共鸣。 文章中,李东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老师为何越来越难做? “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而是在和周围很多老师沟通时,大家的普遍感
学者:该好好反思研究生导师制的扭曲
导师缺乏为学生质量负责的动力,多只是完成学校布置的带教任务的局面,亟需改变。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研三学生跳楼自杀一事,引发轩然大波。该校称,已成立专门调查组,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决定取消其导师张代远硕导资格,停止其一切教职活动并接受学校进一步调查。 据报道,事发后,有网帖列出张的“七宗罪”,包
天下苦导师久矣?《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走红网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549.shtm一场师生一场梦,是美梦还是噩梦,这就要看运气了。近日,一篇6年前的“老”论文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红”了,该论文讲了一个女研究生遭遇“控制欲极强”的导师的故事。还好,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没有
《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做客华理名师讲坛
5月21日,华东理工大学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同济大学教授刘强,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生关系,作题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兼谈师生相处之道”讲座分享。讲座现场。图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分享过程中,刘强提出了他对师生相处之道的理解。从老师角度来说,老师也永远是学生,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要在
高校备注亲属师生;科协征集难题|一周热闻回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825.shtm1月18日到1月24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就8名2024年教师岗招聘初试通过人员予以公示。公示信息显示,张博爱奇,男,博士研究生,拟聘为教师(事业编
一周热闻回顾(2024年1月28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824.shtm 1月18日到1月24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就8名2024年教师岗招聘初试通过人员予以公示。公示信息显示,张博爱奇,男,博士研究生,拟聘为教师(事业编),他的
教育部撤销陈小武“长江学者”称号-追回奖金
针对近日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教育部今天表示,根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有关规定,经研究,教育部决定撤销陈小武的“长江学者”称号,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已责成学校解除与陈小武签定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任合同。 教育部表示,利用师生关系对学生实施性骚扰,严重违背教师基本职业道德和操守,违
秦大河院士:研究生教育既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领导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这一职务已达5年之久。现在,已卸任中国气象局局长职务的秦大河,有更多的时间来讲课了——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职责所系,更是他的兴趣所在。近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课后,秦大河就研究生教育中的培养目标、师生关系、师资建设等问题,畅谈了其所思所想—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冰去世,年仅5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获悉,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9月29日20时55分在济南逝世,年仅52岁。刘冰,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东省行为科学学会副
台湾“中研院”选出20名新院士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这是我的梦、我最大的梦”。台湾“中央研究院”昨天(7月5日)选出第29届新院士,和长庚大学医学系教授魏福全一样圆梦的新院士共有20位,另有一位海外名誉院士。这次选出的岛内院士高达六成,打破历年来“重外轻内”现象。 新院士中,第五次提名的余淑美,是少见
211高校拟聘名单竟备注“父亲是处长”,自爆or照章办事?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就8名2024年教师岗招聘初试通过人员予以公示。公示信息显示,拟聘为教师的张某,他的父亲是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在此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公示的8人中,还有数名拟聘用人员的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的导师是该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院领导。公示
网址:漫谈师生关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69707
相关内容
浪漫医生金师傅女主和院长什么关系漫谈因果关系
李玉芙:漫谈琴师与演员的合作关系
趣谈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管什么关系,不能超越师生关系
浅谈动漫艺术与广告设计的互动关系
浪漫医生金师傅2和第一部有联系吗 没看过浪漫医生金师傅1可以看2吗
浅谈古代人的师生及师徒关系
浪漫医生金师傅2
大学生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杨振宁教授漫谈:数学和物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