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小心一时的付出成为惯例

发布时间:2025-07-26 14:43

要小心一时的付出成为惯例

在网上看到一则明星往事,很有点警示意义。

说某个明星,很有名,一线。早年还不怎么有名的时候,在有限的收入中每月拿出500元资助一个中学生。该生很感激,誓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报答恩人。资助了几年之后,在受助者那里形成了习惯。后来明星越来越能赚钱,这个学生的父母对这区区500元就不怎么满意了。有一年该明星外出拍戏很长时间,没有及时打款,孩子的父母就把电话打到明星的父母那儿,口气很生硬,说开学许久了怎么还不打款呢?明星得知这个情况,嘱咐父母照例付钱,但心里很难受。这个学生中学毕业之后,明星就不再与他联系了。

本老头对这个事特别上心,是因为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我的身上。

我不是明星,也没有多少钱,但早年温饱之余也想献点爱心,就与孩子读中学时的母校联系,挑选一个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生,我们来负担一些生活费,也是每个学期500元。我们从未与孩子见面,更没有见过孩子的父母,一切都是通过班主任老师转达。记得前三个学期,没啥事,第四个学期我们付钱有点晚,也就是开学之后三四天吧,电话就来了。先是老师的,语气很客气,提示一下。接着就是孩子父母的。这就不客气了,说能不能继续?不行就说一声,你们不愿意有人愿意。我家领导听得有点张张口结舌,要是有旁人在侧还以为我们欠着人家的呢。我不高兴,很不高兴,当即回话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了,你们找别人去吧,从此结束助学的爱心行动。

如今老了,回想这些事,有一些新的领悟。

人们总说升米养恩人担米养仇人。意思是你给对方一升米,对方会感激你;你要是给对方一担米,对方反而会仇恨你。为啥呢?这里面不完全是人性邪恶,有一定的心理逻辑。

给他一升米,这个他一定是陌生人,这一升米一定是救命之米。对一个无亲无故的陌生人伸出援手,受助之人只要天良未灭就一定会怀有感激之心。但你给他一担米,这个他就一般不是陌生人,一担米吃下来他就会吃成习惯。他心里对你已经有了依赖,你要是有一天不给了,他就会陷入困难,因而怨恨你。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要避免使帮助成为惯例,受助者形成依赖。

在生活中,你要是看到谁有难处,同事也好朋友也好亲戚也好,很想帮一把,那你就好好掂量一下对方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最好一次性给若干。别借,就是给,赠与。千万别许诺说每月多少每年多少,别这样制度设计。你要是设计这样的制度,就是设计一个套子,套住自己的钱袋,也套住别人的期望,最后可能会把友好关系套没了。

我一个朋友,有个老姐姐没有养老金。他顾念一母所生,每年过年的时候会给一点钱,十几年了一直这样。近来他觉得这个老姐姐有几个孩子供养,过得比他还好,今年过年就没给了。朋友对我说,他这个老姐姐不高兴,很不高兴,过年叫吃饭也不来了。我说,是你坏了规矩,错在你。

人们有一种非理性的心理,对于得到了的东西,尽管是人家的赠与,但得之据之久了,也会觉得理所当然。一旦断供,就会有不适,不适就会引起不悦。

这种心理没道理,但很普遍。警示我们为人处世要小心,不要好心办坏事,无形中得罪人。

比如有邻居要搭你的车上班。你心想反正顺路,也不问人家为啥要搭你的车,就热情相送。偶尔一次可以,如果演连续剧,就会形成危机。因为这限制了你的自由,总有一天你等不下去。你帮助人家一个月两个月,最后不声不响自己走了,就会得罪人。聪明的人有过两次三次被人搭车之后,在没有形成制度之前就会找个借口中断。

又比如你年轻,到一个新单位很想建立一个良好形象处理好与大家的关系,于是每天提前上班打水扫地。本来办公室有卫生值日制度,你来了这个制度也废了。这就犯了大忌。你可以做许多额外的事,但一定要注意这些事不是制度性的工作,不然你就被套了。比如这打水扫地,就是制度性的工作。你能一直做下去么?一旦有一天你松懈了,就麻烦了,之前建立的好口碑好形象会立即归零。

还比如过年给领导拜年,送点礼物。许多人会这么做。这也是不当之举。因为难以为继,总有一天你会不送了。什么时候你会停下来呢?多半是领导退位的时候。这就来非议了。你看看,势利眼呀!之前你所有的好心与热情,瞬间会化作驴肝肺。你要向领导示好,其实路径有许多。比如领导批准你出差出国,走了一大圈。好啦,送点带回来的东西,自然而真诚。而且是一次性礼节,没有后遗症。

不胜枚举啦,朋友们可以接龙!

本老头说这些,没有质疑付出的意思,没有。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一种幸福。也没有一概否定制度性付出的意义。有一些资助成为制度安排,不仅可以给受助者一份经济上的援助,还可以提供可靠的心理支持,非常可贵。我想说的是,有一些非义务性的付出,最初可能出于感情,或者同情,但慢慢性质变了,属于被迫,这就令人很不愉快了。而且这种被迫不是外界强按你的头,而是你自己当断不断,陷入人情的漩涡之中。这就是属于作茧自缚了。

网址:要小心一时的付出成为惯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13453

相关内容

好习惯成就小明星概要.ppt
网络歌手要“转正” “视频出道”成行业惯例
【荐读】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韩国知名女星透露,从高中就开始赚钱,养成了聚会时先付账的习惯
明星肖像权案:商业惯例能救杂志吗
手心手背的亲情,小S为姐姐全心付出
争当行为习惯小明星
艺人退圈需要付违约金吗
明星整容换脸成惯例 刘亦菲李晨韩国整形铁证曝光
付费专栏&付费圈子&付费直播分成比例调整公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