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消费心理小知识,别被消费主义忽悠了
7个消费心理小知识,别被消费主义忽悠了!
最近看到一句话:“如果内心不认同,即使是常识,也不要当作自己的准则。” 突然想到双十一购物节,很多人为了占便宜而焦虑,但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必需品。尤其是现在物质丰富到过剩的时代,真正必需的其实是爱、想象力和勇气。
营销人员为了达成业绩,真的是研究透了各种心理学理论。今天就分享几个常见的消费心理,看看你是不是因为这些心理而买买买的。
从众效应
人都有随大流的倾向,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容易被群体意见左右。比如你会倾向于选择销量高的商品,或者排长队的网红店。
锚定效应 ⚓️
某些“特定信息”就像抛在你心里的一个船锚,你在评估某件事情时,会以这个“船锚”作为对比值。比如“高原价”是一个锚,会让你觉得折扣价是占便宜了;店员先给你介绍贵的商品,是一个锚,你看到其他价格稍低的商品,就会觉得没那么贵,可以买。
稀缺效应
“物以稀为贵”在消费心理学上的应用。比如现在常用的饥饿营销、限时抢购、限量发售、限制购买资格等。
权威效应
人贵言重,有影响力的、有号召力的权威人士说的话更令人信赖,咱花钱就爱听KOL的。
鸟笼效应
买了一只鸟笼,就会想买一只鸟,进而买鸟食…买了一只柯基,就会想买狗窝、狗粮、宠物零食、衣服…所以,李佳琦都要开宠物专场啦!
移情效应 ❤️
对特定对象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明星代言、带货不就是让你移情了吗?
曝光效应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所以你在一直刷到的、很多网红都在推广的商品,会比低曝光度的商品收获更大的销量和口碑。所以大家都爱“流量”,哪怕是负面流量。但是高曝光也容易遭受更强烈的反噬,所以大家尝新一定要理性哦。
购物并不是“爱自己”的必要事项,但如果购物能缓解你暂时的疲劳和孤独,那就暂时放下对世界的警惕与质疑,在消费主义的温水里泡一会儿吧。毕竟生活里的辛苦、委屈那么多。祝大家付尾款愉快哦
网址:7个消费心理小知识,别被消费主义忽悠了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47769
相关内容
荔枝时评:花小钱买“剧照代言”,忽悠消费者的闹剧而已“白象”?“白家”?到底谁在忽悠消费者?
消费心理学基础知识专家讲座
《消费心理学》第二章 消费个体与消费心理 .ppt
还有多少“明星代言”在忽悠消费者?
【消费心理学论文】网络消费心理浅析.doc
消费心理学:这3个心理学知识,让你的客户活跃起来
告别消费主义陷阱,拥抱真实自我
消费心理学消费者学习与记忆
消费心理学十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