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营销的力量与中粮腰果的成功路径
01粉丝营销的力量
凯文·凯利提出“1000铁杆粉丝原理”,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艺人只需拥有1000名忠实粉丝,便能确保衣食无忧。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粉丝的力量不容忽视。那么,拥有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粉丝的艺人,其铁杆粉丝的数量究竟如何呢?以微博粉丝数高达4000多万的鹿晗为例,尽管他的铁杆粉丝仅有300余人,但正是这几百人,通过他们的支持和影响力,创造了庞大的市场价值。
粉丝,作为支持者与情感连接者,其力量不言而喻。而铁杆粉丝,则是那些无条件支持、深度参与的粉丝,他们对于品牌或企业的忠诚度和影响力更为显著。利用“深度粉销”策略,企业可以构建与粉丝之间的强关系,进而塑造品牌价值。
中粮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家传统企业,以其知名的米面油产品闻名于世,然而如今却通过一款休闲零食——腰果,成功吸引了上千万的关注度,以崭新的形象站在了大众面前。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了粉丝营销的力量,通过与粉丝的深度互动和价值共创,打造出了备受瞩目的爆款产品。
02选品与产品策略
不可否认,传统企业在实施粉丝营销时,常因品牌特色与产品特性而面临诸多挑战。然而,中粮腰果项目的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选定了恰当的产品。
◇ 选品标准与中粮腰果
那么,何为适宜之选?我们坚持两个核心标准:内在品质与外在吸引力。产品必须具备卓越品质,拥有独特的“尖叫点”。在4P营销理论中,产品位居首位,缺乏产品力的营销无异于无源之水。过去,媒体垄断的时代可能允许通过媒体资源来塑造品牌知名度,但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品质已成为最重要的社交货币。没有过硬的品质,任何营销努力都可能显得苍白无力。
在挑选中粮的众多备选产品时,我们经过慎重比较,最终锁定了腰果。选择它的唯一理由就是其出色的品质。中粮腰果源自南非的优质货源,其品质远超市面上大多数产品,这是我们经过严格验证后的结果。
◇ 腰果的社交吸引力
在内在品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外在吸引力同样不容忽视。这主要体现在产品是否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特性,以及是否具备引发话题或提升社交价值的潜力。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品质无疑是品牌口碑的基石。然而,仅有品质并不足够,产品还需要具备成为社交热议焦点的潜质。这通常体现在产品本身具有某种“可晒点”或“槽点”,能够轻松嫁接话题或引发分享。若产品过于平庸,不仅会限制创意的发挥空间,还可能缺乏引爆话题的必要元素。
我们选择中粮腰果作为推广对象,除了其卓越的品质外,还看重了其高社交价值。腰果这一产品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联想空间,能够激发粉丝的互动和创作热情。事实上,粉丝们自发组织的“晒腰”运动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03活动规则与传播效果
拥有出色的产品只是起点,要吸引用户积极参与并成为活动的传播者,规则的设定至关重要。它如同活动的指南针,决定了活动的走向和最终传播效果。
◇ 规则设定与活动设计
与以往不同,本次项目运营的核心理念是让粉丝成为主导。我们只是扮演了组织者和裁判的角色,让粉丝们自由发挥。这种转变激发了粉丝们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了进一步激发粉丝们的参与热情,我们设计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中粮好舌头——第二届吃货大赛”活动。通过征集腰果名称和“吃货语录”来选拔获奖者,并设有非洲游大奖作为诱饵。活动流程简洁明了,让粉丝们能够轻松参与其中。
在活动的第一步,我们精心挑选了30位KOL(关键意见领袖)。这些KOL都是经过我们一对一沟通、层层筛选出来的美食领域精英。他们将担任队长,并自主选拔出30名队员组成战队进行PK。最终,获胜者将由30位不同领域的大咖评委投票选出,并获得非洲游大奖的丰厚奖励。
游戏规则的简单明了和诱人的利益驱动是活动成功的关键。过于复杂的规则会让KOL和粉丝们感到困惑,而明确的利益驱动则是激发粉丝参与度的关键催化剂。此外,我们还巧妙地借势了当时的社会热点,如巴西世界杯和《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
◇ KOL的作用与活动效果
KOL在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掌控活动进程及信息传播。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KOL在粉丝营销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他们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整体进展,可以说,这30位KOL掌控着我们的命运。尽管我们给予了粉丝极高的自由度,但同时也面临着可能失控的风险。毕竟,除了这30位队长,还有900位队员完全不受我们控制。游戏规则的传达、互动、管理以及组织等所有环节,都需要队长们协助完成。
此外,活动中的另一大亮点是30位大咖评委。他们不仅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还通过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与粉丝和参赛队员进行互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热烈的反响。其中,“#吃货语录#”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首,不仅吸引了大量粉丝秀出自己的吃货心声,还直接带动了“#中粮好舌头#”话题的火爆,阅读数高达675万,讨论次数超过5700次。
◇ 消费者参与感的提升
通过鼓励消费者共创内容,提升其参与感与品牌忠诚度。粉丝的创造力也被充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并贡献了众多优秀的用户生成内容(UGC)。例如,涌现出许多别具一格的舌尖体“吃货语录”,以及为腰果精心创作的漫画形象等。这些富有创意的作品,不仅被我们巧妙地转化为产品的腰封设计,进一步拉近了与粉丝的情感距离,更助力中粮品牌实现年轻化形象的全面提升。
04圈层化和社会化营销
◇ 圈层的定义与作用
在传统市场中,市场细分往往是非人格化的,主要依据性别、年龄和社会角色进行划分,以确定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市场细分逐渐被更具人格化的圈层所取代。如今,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使得各种小众需求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清晰表达,圈层已成为一种带有人格化特征的消费者细分方式。
◇ 情感共鸣与文化传播
情感共鸣是打破人际隔阂的重要手段,增强品牌文化传播效果。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角色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身份,这些角色化的生存方式在无形中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打破这一隔阂、拉近彼此心灵的最有效途径,恰恰是建立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
◇ 消费者共创与品牌价值
通过消费者参与品牌活动,实现共创价值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中粮,这个在许多人眼中一度带有传统色彩的品牌,尤其在年轻群体中缺乏存在感,使得许多人对其旗下的产品知之甚少。然而,此次活动却成功打破了这种固有印象,拉近了品牌与受众的距离,显著提升了中粮在年轻群体中的好感度。粉丝营销的本质,正是致力于为企业“转换”一批忠实用户,结交那些对品牌怀有好感的人群。中粮的案例恰好印证了“深度粉销”理论,其中包含一个三角定律:首先,明确目标用户群体,即圈层化;其次,通过情感共鸣来打动这些核心用户,也就是情感化;最后,让粉丝深度参与到产品讨论和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网址:粉丝营销的力量与中粮腰果的成功路径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44437
相关内容
解析粉丝经济:粉丝量的价值与提升路径KOL与KOC:品牌营销中的两大力量
红营销没有效果?深度解析网红营销背后的套路
粉丝经济的力量:海外KOL营销中的用户参与机制
企业营销的4种传播路径
全球化市场中的KOL力量:海外品牌营销的成功秘籍
《肯德基运用粉丝营销策略的成功之道》
互动粉丝营销功能使用教程
成功案例分析:粉丝营销如何助力品牌提升影响力
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短期互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