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霸屏、AI编剧翻车:2025年娱乐圈的冰与火之歌

发布时间:2025-07-02 02:50

「家人们谁懂啊!我昨天看完全息演唱会,现在满脑子都是泠鸢的wink!」凌晨三点的微博热搜里,这条带着熊猫头表情的吐槽被顶上榜首。这个由腾讯互娱推出的AI虚拟歌姬,正以每月3场全息巡演的频次收割着Z世代流量——而这只是AI浪潮下娱乐圈变革的冰山一角‌。

一、虚拟偶像的「永动机」神话

当真人明星还在为「天价片酬」与「塌房风险」焦头烂额时,泠鸢团队已悄悄突破行业天花板。这个拥有1789种微表情的虚拟偶像,不仅能根据现场观众心率实时调整舞步幅度,还能在演唱会间隙用方言喊出「前排小姐姐的荧光棒该换电池啦」——这种「智能宠粉」模式让追星女孩直呼「比真人更懂我」‌。

更令经纪公司眼红的是其「007式营业」能力。泠鸢的B站账号每天更新3条短视频,从凌晨五点的「早安打工人」到深夜的「ASMR哄睡」,连粉丝生日当天都能收到定制版《生日祝福RAP》。这种全年无休的「永动机」模式,让某顶流经纪人私下感叹:「我们艺人要是这么拼,早进ICU了」。

二、AI编剧的「翻车」实录

正当资本为虚拟偶像狂欢时,编剧圈正经历着AI带来的阵痛。爱奇艺上月播出的《长安十二时辰2》,因使用AI剧本生成器闹出乌龙:剧中张小敬竟在追捕间隙掏出手机刷起了抖音,弹幕瞬间被「穿越剧实锤」刷屏。事后制作方承认:「AI在分析用户偏好时,误将现代生活片段植入了古装剧」‌。

这种「人工智障」式失误并非个例。编剧林夏透露:「AI生成的剧本总爱在男女主接吻时插入数据分析,比如『经测算本段吻戏时长应控制在2分17秒以契合18-25岁女性观众多巴胺分泌曲线』」——这种机械化的「算法浪漫」让观众直呼「比看财报还下头」‌。

三、明星与AI的「相爱相杀」

面对AI的强势入侵,明星们也在寻找破局之道。杨幂工作室最近高薪聘请「AI驯兽师」,专门教艺人如何与虚拟偶像同框时不输阵仗。某次直播中,她与泠鸢PK「三秒变装」时,故意让AI系统误识别服装颜色,制造出「人类智取AI」的综艺效果,相关话题阅读量一夜破亿‌。

更绝的是沈腾的「反向操作」。他在《王牌对王牌》里故意用九十年代译制腔念AI生成的台词,当「噢!我亲爱的老伙计,这个笑点就像隔壁苏珊婶婶的苹果派一样糟糕」配上他垮掉的表情,瞬间成就了年度搞笑名场面。这种「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套路,被网友戏称为「沈氏AI去油术」‌。

四、爆款背后的「人机博弈」

在这场变革中,真正杀出重围的爆款往往藏着精妙的平衡术。优酷开年黑马剧《代码恋人》,就让AI负责生成职场线剧本,而情感线全部由人类编剧操刀。当AI写出「男主角用Python编写了1314条循环语句示爱」时,编剧团队果断加入「他忘记保存代码导致示爱程序崩溃」的乌龙桥段——这种「科技+人性」的混搭,反而让硬核码农都忍不住发弹幕:「这BUG我修过!

制作人王薇透露秘诀:「我们要求AI生成的每版剧本必须包含3个逻辑漏洞,就像手工陶器的气孔,反而让作品有了呼吸感。」这种「不完美哲学」,或许正是对抗AI同质化的终极武器‌。

五、未来已来:我们该如何接招?

当抖音开始用AI预测「下一个爆红人设」,当芒果TV的选秀节目引入「AI评委团」,每个从业者都站在了十字路口。光线传媒新设立的「人机协作部」给出解题思路:让AI处理数据分析、素材整理等「体力活」,而人类专注创意发想和情感共振‌


正如导演郭帆在《流浪地球3》片场所说:「AI能算出观众想要什么,但只有人类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在这个算法狂欢的时代,或许正是那些「不完美的心跳声」,才是娱乐产业最珍贵的防伪标识‌

网址:虚拟偶像霸屏、AI编剧翻车:2025年娱乐圈的冰与火之歌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31313

相关内容

虚拟偶像,会成为“潮流”吗?
虚拟偶像翻车?
全球首个 AI 说唱歌手 TikTok 发新歌,虚拟偶像正当时
“AI孙燕姿”爆火出圈,虚拟人能否掀翻华语乐坛?
2025年虚拟偶像与虚拟主播产业数据报告
虚拟偶像取代真人明星?全球首个AI歌手斩获格莱美
揭秘数字人:娱乐圈的明星与虚拟偶像全览
虚拟偶像崛起!数字名媛惊艳全网 传统娱乐圈危机四伏
明星偶像翻车事件频频发生 互联网大厂入局虚拟偶像产业
流量明星频频翻车,虚拟偶像能否乘胜追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