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的崛起与未来发展:文化、经济与应用
01【广电热点与考点速记】
每日五分钟,速记广电热点与考点,轻松掌握行业动态。无论行业趋势、政策法规,还是技术革新、节目创新,这里都是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知识宝库。记得每天关注,以免错过可能出现在考卷上的重要信息。
02【虚拟偶像的发展历程】
◇ 虚拟偶像的崛起
2007年,“初音未来”惊艳亮相,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迅速积累了全球6亿粉丝和惊人的身价。
四年后,洛天依的形象设计首次揭晓,同年7月,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中推出了声库,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2020年被称为“虚拟偶像元年”,这一年诞生了虚拟偶像女团「A-SOUL」。她们的首次线上直播就在B站直播榜上脱颖而出,全程热度维持在1000万人气值以上。
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偶像制作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语音合成,而是融入了电脑特效,通过面部和动作捕捉技术,将现实中的表演者投射到虚拟形象中,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技术进步推动虚拟偶像制作技术创新。
虚拟偶像的崛起,是多方合力推动的结果。这些合力包括中之人(即背后的真实人物)、皮套(技术人员打造的虚拟形象)、台本(运营人员精心策划的剧本)、平台流量以及丰富的商业资源。
031.虚拟偶像的应用场景
虚拟偶像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虚拟主播为代表的虚拟人正逐渐崭露头角,不仅参与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服贸会等重大活动的报道,更在两会、航空航天等新闻报道中大放异彩。
在虚拟人技术的推动下,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综艺节目、品牌加速拥抱虚拟主播、偶像,共同探索虚拟人的更多可能性。例如,腾讯新闻平台上的虚拟人梅涩甜发布了全网首个虚拟人脱口秀节目《梅得说》,展现了虚拟人在娱乐领域的新魅力。
此外,爱奇艺出品的现代都市爱情剧《梦见狮子》中,虚拟偶像小茉莉饰演梦境版刘戏蟾,开创了国内虚拟偶像参演真人剧集的先河。江苏卫视的“原创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2060》更是将舞台中央让位给虚拟偶像,彰显了其在舞台艺术领域的实力。
在中短视频领域,虚拟AI网红也备受瞩目。例如,抖音平台上的首位元宇宙博主柳夜熙,以其独特的虚拟形象和化妆过程吸引了众多粉丝。
品牌们也开始积极布局虚拟偶像,以强化与用户的沟通联接。例如,聚划算百亿补贴联合推出首个二次元虚拟偶像团体IP——聚划算百亿补贴比价天团,以及小红书发起的“潮流数字时代”计划布局的虚拟偶像矩阵。
042.虚拟偶像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自虚拟歌姬初音未来诞生以来,虚拟偶像已经历了十余年的演变。虚拟偶像作为情感投射对象,形成强大的内聚力。
粉丝的文化实践赋予虚拟偶像持久的生命力。例如,原创音乐人ilem利用虚拟歌姬洛天依与言和的形象,创作出多首作品,不仅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关注,更推动了虚拟偶像文化的繁荣。
中之人扮演重要角色,为虚拟偶像带来丰富的文化内涵。中之人通常在虚拟偶像的文化实践中默默奉献,同时成为粉丝追捧的对象。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虚拟偶像被视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消费。虚拟偶像打破了传统的明星运作模式,建立起偶像与粉丝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然而,我国的虚拟偶像产业也面临着诸如人设浅表化、IP产业裂隙明显、以及“身体不在场”所引发的社交伦理问题等挑战。这需要产业各界认真应对和解决。
053.未来课题与价值蜕变
在未来,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如何立体地塑造虚拟偶像。这不仅涉及品牌理念的契合,还强调社会道德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以虚拟偶像为内在驱动力,推动网络IP的健康发展,也是我们需要探索的课题。
粉丝的积极参与和创作赋予虚拟偶像持久生命力。粉丝文化实践,使他们蜕变成偶像型粉丝。在虚拟偶像的文化实践中,粉丝们从单纯的文本“盗猎者”和“游牧者”转变为文本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一转变在虚拟歌姬的文化实践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综上所述,虚拟偶像的发展离不开能力型粉丝的文化实践,这些粉丝的积极参与和创作,赋予了虚拟偶像持久的生命力,也为其成为真正的偶像创造了条件。
网址:虚拟偶像的崛起与未来发展:文化、经济与应用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31312
相关内容
饭圈文化演进:从追星到虚拟偶像的经济转型虚拟偶像的崛起:从初音未来到KDA
粉丝经济视角下虚拟偶像发展演化及营销进路探析.docx
粉丝经济崛起!为什么我们沉浸于虚拟偶像的魅力?
虚拟偶像崛起 引领娱乐新风尚
虚拟偶像:崛起 出圈 远景
打破年轻化“次元壁”,“虚拟偶像”营销正在崛起
虚拟偶像PK现实偶像,哪个更能发挥粉丝经济效应?
浅谈虚拟偶像(上):技术革新与文化发展的双向推动
浅谈虚拟偶像(上)——技术革新与文化发展的双向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