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小说的创作状态

发布时间:2025-05-23 03:24

写作小说的作者都知道,在写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这样那样的想法,甚至会觉得世界是一个虚拟的存在,自己只是旁观者,在琢磨这个世界中的人和事。进入小说创作状态以后,就会变得不太正常。作者会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思维和逻辑,而且要按照这样的思维和逻辑写作。可以说,优秀的作家一生需要面对的是他内心永恒追求的东西,而不是纷繁的世态。

小说不是历史,是作家个人创作的东西,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基本的手法是虚构,但虚构得太离谱,而要贴近生活真实。作家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自己的视角认识生活,才能写出具有个性的小说。倘若每个作家观察生活的视角都是一样的,那么小说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也就没有什么可读性了。在作家构思的过程中,很多必要的前提都被隐去了,需要的只是一些写作的才能。作家按照自己的写作方式来描述思维的世界,也就是虚构自己的艺术世界。倘若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按照某种文学理论来写,或者按照某种写作套路来写,或者把读者的阅读趣味当成指导自己写作的东西,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危险区。写作固然需要一定的文学理论作指导,固然需要一定的套路,但这些都是需要突破的东西,尤其是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要突破已有的观念,突破已经发表过的作品,甚至突破自己的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写出有创新性的作品。

作家虚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要完全进入全身心体验,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哪怕抒发心中之块垒,也是痛快的。在写作小说的状态中,除了现实,梦幻生活中还存在着一种不能用任何标准去衡量、用任何概念去阐释的非真非假的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不确定、不可知、若隐若现、随机应变,甚至不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这种状态里存在着现实和梦幻,但彼此并不能简单地剥离开来,它是一种可能太逼真的状态,又是一种只能以虚构的方式让读者信以为真的状态,作家似乎在说谎,但分明又写得非常真实,忠实于作家自己的内心,其实表达的是情感的真实,逻辑的真实,语言的真实,情节的真实,却偏偏不是现实世界中真实的事件。有的作家描述写作状态,“犹如那些站在广场上感受隐蔽的灾难的观望者一样”,“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像写作那样将人带到恐怖的深渊之中去”。

一个敢于写作的人,证实了他的思维,证实了他看见的东西。他会感觉到经历一次一次的劫难,重生甚至有很大的恐怖,还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猜测。写作者更像是一个孤独的斗士,在远离喧嚣的精神世界里,独自前行,默默探索,把自己想到的故事都写出来,把所有的感想都写出来,经常在故事中跳入跳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有一些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变换人称写作,而且自己还要深入人物内部,变换不同的角色说话,自己和自己吵架,就像一个精神病患者,出离这种状态之后,就一切正常了。也就是说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敞开自己的心扉,找到那些闪光的灵感,顺着灵感一路写作下去,就好像骑着一匹飞奔的马,任意驰骋,看似毫无章法,其实有道路可循。马儿会顺着道路自己跑,而作家会在马背上看到沿途的风景,看到天上的流云。

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会把自己代入到小说内部,成为小说中的主人公,跟着主人公一起感动,一起悲欢离合,有时候情不能自已,竟然和主人公要经历一样的命运。如此来看,作家创作小说写人物,其实在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作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们就是普通人中的一个,确实有一种疏离感,觉得自己不同于普通人,甚至有一种使命感,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不记录就觉得难受。当他们形成创作习惯之后,就会受到这种习惯的支配,甚至有一种神灵附体的感觉,不记录就觉得对不住自己,就觉得有违历史使命。卡夫卡描述自己的创作状态。“真正的道路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勿宁说是用来绊人的。”小说有自己的情节,也有一些内在的逻辑联系,总是有一些吸引人的部分,如果平铺直叙就不好看了,磕磕绊绊一路走过来也就造成了一种人们喜欢看的东西。

小说只有被阅读的时候才是小说,不然就是语言垃圾,是印刷品,是没人理会的东西。与其说人们需要小说,不如说市场需要小说。小说经过市场化推广以后才会被人们看到,而这个过程中,出版商,印刷商、作家都赚了钱,而读者付出了钱,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交换。小说被当成商品来卖,看似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已经改变了作家的创作态度和方向。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求,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作家要改变自己的创作态度和方向,不然就不能推向市场,也不会受读者喜欢,当然也就赚不了钱了。作家要生活,甚至要富裕,就要屈从市场的需求,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媚俗,才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被读者接受。可是通俗化的过程中,媚俗的过程中,作家往往容易迷失自己,甚至导致创作思路的歪曲,也就写不出好作品来了。

创作成熟的作家会在一定程度上放飞自己,实现一种创作自由,而这种自由是在一定限度内的自由,而不是绝对的自由。作家林白把写作比作一种飞翔:“梦境是一种飞翔,看电影看戏是一种飞翔,创作也是一种飞翔,它们全都是一些黑暗的通道,黑而幽深,我们侧身进入这些通道,把世界留在另一边。”作家写作小说的时候就是这样进入自己的梦境,实现一种相对的自由,甚至会迷恋这种虚构的梦境,不能自拔。越是这样,思想就越深刻,越能写出不错的小说,当然前提是语言比较成熟,构思比较精当……

可以说,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作家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却分明有一种使命感,有隐含的市场,有隐含的读者,有隐含的各种各样的想法,一起作用,情感纷至沓来。至于如何取舍,就看作家自己的需要了,或者说要看作品内在逻辑的需要,而不能完全由作家自己做主。这就是相对自由之外的不自由,也是一种创作规律的约束。

网址:说一说小说的创作状态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71602

相关内容

余华小说与外国文学在创作上的比较
作者是唐百万的小说有哪些 唐百万的小说有哪些
杨子的一家人,个个都是出色的高...@小酱说说说的动态
小说家在创作时,到底在想些什么?
哈哈哈我们追剧人的状态跟任敏说的是一样一样的…
这状态说她有37岁我可不信
南方的海 ——黄康俊小说创作简论/文能
王一博那我就多说一点,好想拥有王一博的精神状态
说说艺人的供养状况
明星意外状况合集小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