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苑武韵绽芳华——写在福建京剧演员李哲摘得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际

发布时间:2025-05-23 01:26

2025-05-22 09:25:05来源:福建日报

《林冲夜奔》剧照

【精彩武戏“摘梅”】

随着一声清亮回响的“啊——嘿——”开场,李哲身着墨色箭衣,疾步来到舞台中央。

“望家乡去路遥,想母妻将谁靠,俺这里吉凶未可知,她那里生死应难料,叹英雄气怎消!”这一段唱腔,李哲把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孤愤苍凉,化为每一个鹞子翻身、每一次跺泥亮相。台下,戏迷们一阵阵“好”喊得掷地有声:“这才是京剧真功夫,边式干净,走东西到位,我们就爱看这样的戏!”

5月13日下午,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锣鼓喧天、靠旗翻浪。一级演员、福建京剧院武生李哲以经典折子戏《林冲夜奔》震撼登场,参加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竞演。凭借矫若游龙的身手、刚劲饱满的唱念,他向观众展示了深厚的闽派戏曲武戏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手眼身法步,唱做念打舞,四功五法全包括了。”浙江昆剧团团长、一级演员、“二度梅”获得者林为林盛赞道,“《林冲夜奔》这出戏难度很大。李哲以满弓满调、载歌载舞的表演,完美展现了林冲的豪迈气势。”

随后展现的折子戏《十八罗汉收大鹏》,李哲化身金翅大鹏,武力全开,逐一应战轮番上阵的十八罗汉。该剧以壮观的武打场面著称,对演员能力、体力和技巧要求极高。

“《金翅大鹏》这出戏是我父亲张世麟的代表剧目。我父亲这出戏设计的是快、慢、缓、急,他都运用了武生武打的身韵在里面。”京剧武生名家张幼麟说,“李哲跟我学这个戏已有15年了,始终没走榫子。也就是没走样儿、唱得不油,一直贯穿传统经典的这个理念,一招一式学。”

新编历史剧《江海风流》是福建京剧院重点打造的“文武并重”剧目,李哲饰演郑成功。刀枪剑戟,一招一式尽显英雄气概;滚翻跌扑,一方舞台就能腾云驾雾。不管是长靠还是短打,舞台上的李哲灵动飘逸、豪迈潇洒,似乎是天生带着武生的精气神。

当最后一个亮相定格,观众用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来回应演员的热忱。李哲也用自己历经千万次锤炼收获的国粹程式和武功身手征服了一众梅花奖终评评委,获得了相当高的得票率,成功“摘梅”。

《十八罗汉收大鹏》剧照

【坚守武生情怀】

“能够得到各级领导和院里的推荐来上海夺梅,我感到无比荣幸,心中也翻涌着无尽的感动,因为上海不仅是我从艺的初心之地,今天更成为我的梦圆之城。”李哲告诉记者,作为福建京剧院武戏的第四代传人,他深耕武戏领域三十三载,自从艺之初的戏剧性偶然到融入生命的必然,他守住的是“戏台方寸、天地肝胆”的武生情怀。

“我从接触京剧开始,就被武戏的刚劲利落深深吸引。在练功房翻跟头、耍枪棒的日子是我童年最珍贵的记忆,武戏早已融入我的艺术生命。”李哲说。

“11岁那年,我三大爷上街看到一张招生简章——上海戏校招福建代培班,回去跟我爸妈说,这孩子喜欢玩,比较好动,让他去试试吧。1000多人报名,招30人。我很幸运,经过初试、复试、总复试,成为30人之一。1992年9月,正式入学上海戏校。1998年7月13日,我们福建班的同学又坐着火车到了福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33年来,李哲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向王全熹老师学习麒派表演,向张善麟老师学习盖派武生,向杨少春老师学习杨派武生,向张幼麟老师学习张派武生。福建京剧武戏传承的重要人物、李盛斌先生之子李幼斌不仅把李哲当作弟子,亲传亲授,更看作自己的孩子,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无微不至关心李哲每一步的成长。

《江海风流》剧照

【闽派薪火相传】

“武戏,是福建京剧院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福建京剧院院长、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孙劲梅介绍说,福建京剧院1948年诞生于淮海战役中,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京剧院团之一。当年参与创院的李盛斌先生就以武戏见长,被誉为富连成社“盛”字科“武生三杰”之一。子承父业的李幼斌先生,更是传承、发扬了福建京剧院武戏的薪火。

“在本院给李哲重点打造、创排的新编历史剧《江海风流》中,我们坚持守根脉、求创新。一是严格遵循京剧程式规范,特邀我国京剧武生名家张幼麟老师为该剧艺术指导,对武戏演员技巧进行指导和打磨提升,确保‘原汁原味’的京剧韵味。二是在创新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女声合唱部分,传统曲牌《折桂令》也重新编排,赋予剧目新的特色。”孙劲梅说,为备战梅花奖,在省文旅厅、省文联指导下,福建京剧院创作团队历时数月对参演剧目进行创作打磨,历经十余次的剧本研讨、排练修改、提升打磨,最终以“小舞台见大乾坤”的折子戏形式,向全国观众完美呈现闽派戏剧的行当之美、技艺之精。

“本次参评剧目,演出阵容均由我院中青年演员担任,体现福建京剧院多年来人才培养的成果,充分彰显了一代代福建京剧人的艺术风貌。”孙劲梅表示,“李哲作为武生演员,能够在他展现福建武戏传承和创新的最佳时期摘得梅花奖,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的认可,更是福建京剧院在京剧武戏艺术传承与发展上取得重要成果的生动体现。”

“京剧是国粹,李盛斌先生把京剧带到了福建,为福建省获得诸多荣誉。”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持续加大戏曲精品剧目创作力度,不断推出反映时代精神的闽派文艺精品;加快推动优秀戏曲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促进院团人才队伍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了艺术传承的连续性和活力。“推荐李哲参评本届梅花奖,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京剧武戏这一艺术门类的保护与振兴。”

作为戏剧大省,福建目前有本土剧种18个、跨省剧种5个,声腔和剧种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余守英告诉记者,福建从1986年开始严格紧密地对接中国戏剧梅花奖,创设了福建戏剧“水仙花奖”,到现在已近40年了。

“福建演员参与角逐中国戏剧最高荣誉的基础条件是,必须获得福建戏剧‘水仙花奖’金奖。每一朵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绽放的福建‘梅花’,都是福建最有实力的演员。”余守英说。(记者 郭斌 实习生 高雨琪 文/图)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福建京剧武生李哲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25-05-22 09:15:49) 京剧武生李哲专场在福州上演(2025-05-07 10:30:28) 后生可畏!师徒共唱《赤桑镇》,5岁学生一开嗓惊艳全场!(2025-05-06 19:19:01) 周末戏相逢:连台好戏受青睐(2025-04-07 15:35:24)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名单出炉 福建京剧演员李哲将参与“竞梅”(2025-03-26 09:19:39) 京、越、闽票友演唱会精彩上演 盲童小票友赢得满堂彩(2025-02-19 08:13:48) 京剧《白蛇传》周六在凤凰剧院上演 “福晚大舞台”邀100位读者看戏(2025-02-12 08:11:33) 闽台青年演员福州共演京剧经典折子戏(2024-12-31 10:32:09) “杨子荣”扮演者童祥苓去世 享年89岁(2024-12-02 23:18:37) 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汇报演出 《佘赛花》在榕上演(2024-09-23 08:31:47)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网址:闽苑武韵绽芳华——写在福建京剧演员李哲摘得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际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69868

相关内容

中国戏剧梅花奖在上海揭晓,蓝天、朱洁静等15人摘梅
第九届中国戏剧奖在广州颁奖
中国戏剧梅花奖开启“快闪”活动 朱洁静等演员现身张园
第32届“白玉兰”戏剧奖颁奖
10台大戏齐聚,第32届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剧目展演落幕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结果公示,山西临汾蒲剧演员梁静入选
福建芳华越剧院赴绍兴越剧展演
首开!首位!台州乱弹演员鲍陈热摘得梅花奖
第32届白玉兰戏剧奖花落谁家?
“梅韵霓裳”——北京京剧院藏梅兰芳、梅葆玖戏曲服饰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