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俊艳返乡任文旅推广大使 以明星流量赋能家乡诗城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5-05-17 03:40

一、明星反哺家乡:从“剧抛脸”到“城市推荐官”

2025年4月19日,马鞍山籍演员焦俊艳受市委网信办邀请,正式担任家乡“小马推荐官”。这一身份的转变,让她从荧幕上的“剧抛脸”化身现实中的文旅推介者。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实力派演员,焦俊艳曾凭借《法医秦明》《遇见王沥川》等作品广受关注,此次以家乡代言人身份回归,既是个人情怀的延续,也是城市文旅传播的破圈尝试。

焦俊艳在首日行程中密集打卡了当涂大肉面馆、李白文化园、太平府文化园等标志性景点,并通过微博连发多条视频,相关话题#小焦回小马#阅读量突破20万次。她以明星流量为杠杆,撬动公众对这座“李白诗歌宇宙中心”的关注,实现个人IP与城市文旅的深度绑定。

二、沉浸式文旅打卡:解码“诗城”文化基因

焦俊艳的家乡行设计充满巧思:

1. 舌尖上的非遗:首站选择当涂大肉面馆,现场体验这道起源于唐代的“救命面条”。她边品尝边解说:“面条筋道,大肉入口即化,辣油是灵魂!”通过美食传递出“一碗面见证千年抗洪史”的文化密码。

2. 诗仙朝圣之旅:在李白文化园,她以三樽清酒拜谒诗仙墓,漫步碑林长廊诵读《望天门山》。镜头记录下她抚摸太白祠楹联的细节,将李白七次游历马鞍山、晚年长眠于此的传奇娓娓道来。

3. 生态蝶变见证:登上采石矶观江台,焦俊艳凭栏远眺长江岸线感慨:“蓝绿交织的滨江风貌,是家乡人的生态福祉。”这番评价与当地“长江大保护”政策形成呼应,展现城市发展中的绿色转型。

三、双重文化纽带:个人成长与城市文脉的互文

作为土生土长的马鞍山人,焦俊艳的成长轨迹暗合城市文化基因:

• 艺术启蒙:在李白写下61首绝笔诗的故土,她自幼浸润诗歌文化,后考入北电表演系,完成从“诗城少女”到专业演员的蜕变。

• 角色共振:其塑造的刑侦剧女警、职场女性等角色,与马鞍山“钢城硬核”与“诗歌柔情”的双重气质形成奇妙互文。网友调侃:“难怪她戏路比长江还宽!”

• 文旅创新:她将演员的镜头语言应用于城市宣传,如在当涂博物馆拍摄文物特写时强调:“沉睡千年的青铜器,藏着比剧本更精彩的故事。”这种专业视角为文旅传播注入新活力。

四、明星效应的破圈逻辑:从流量到留量

不同于传统旅游宣传片,焦俊艳的推广策略呈现三大亮点:

1. 场景化叙事:在太平府文化园乘画舫时,她以“游船赏景吃瓜果”的日常化场景,消解文旅宣传的刻板印象,弹幕刷屏“这才是家乡游的正确打开方式”。

2. 跨代际共鸣:通过探访“90后记忆中的护城河”与“Z世代热捧的杨树林网红打卡点”,串联不同年龄层的城市记忆,激发全民乡愁。

3. 可持续传播:其微博发布的探访视频保留原生态收音——江涛声、面馆喧闹声、博物馆讲解声,构建起多维度的城市声景记忆点,相关视频播放量累计超37万次。

五、文旅传播新范式:全民参与的“共情营销”

焦俊艳的行动引发连锁反应:

• 政企联动:马鞍山文旅局同步推出“跟着焦俊艳打卡”电子地图,将明星路线转化为可复制的旅游产品。

• 全民代言:当地助农主播、非遗传承人借势发力,#我的家乡宝藏#话题下涌现千条UGC内容,形成“名人领唱+民众合唱”的传播矩阵。

• 文化增值:李白文化园游客量同比增长40%,当涂大肉面入选某美食榜单“长三角必吃小吃”,印证明星效应的长效转化。

结语:流量向善的明星担当

焦俊艳以“小马推荐官”身份重构明星与故乡的关系——不再是单方面的荣誉授予,而是双向的文化赋能。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言:“演员的镜头不该只对准镁光灯,更要为家乡的绿水青山聚焦。”这场文旅推介行动,既让诗城马鞍山走出“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也为明星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新范本:用真诚代替炒作,以文化滋养流量,方是可持续的正能量传播之道。

网址:焦俊艳返乡任文旅推广大使 以明星流量赋能家乡诗城新名片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39302

相关内容

黄康俊:人在他乡心系家乡 文/李廷赋
为家乡代言!湖北宜昌拟邀Uzi出任文旅大使,电竞激活城市新动能
东北三省文旅风潮:名人回乡,魅力涌动,点亮家乡之光
官宣! 9位明星成为华侨城文化旅游节推广大使
《花儿绽放·乡村季》:新综艺赋能乡村振兴的乡土景观再生产
唤醒乡村“沉睡资源”,小红书公益流量助力乡村文旅发展
明星“出战”助力家乡文旅,吉林“卷”疯了
一个诗人该如何思念故土?李自国为故乡富顺写了一本“返乡之诗”|当代书评
明星效应下的乡村文旅:和睦村的流量挑战与反思
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用音乐素养锦绣大地——保定·乡村音乐大会点燃这个夏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