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供应链人 转型互联网 心路历程
今天跟你们说说我的故事。
供应链的朋友啊,在这几年里面,即便没有去互联网公司,也多多少少动过念头,或者已经被互联网公司撩过了吧?会扪心自问,是不是该换个赛道了呢?是不是需要补齐自己线上经验这块短板呢?但这毕竟不是一个小决定,在现在的公司发展得好好的,空降到互联网会不会脸着地?那今天就跟大家说说我自己的经历,一定会有参考价值。
我在大学毕业之后,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了欧莱雅。直到现在我也觉得,把“外企品牌方”作为一个职业的起点,是非常好的选择。这样的企业运转了百年以上,以非常完整的组织架构支持它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健康成长了很多年,让职场小白可以迅速get一套成熟操作。而且至今我都很感激她的HR机制和帮带体系,真的是付出超大的耐心来教会我们怎么做事和处理职场关系。
2017年,我离开做了9年的欧莱雅到了阿里。到现在差不多4年了。做过自营也做过平台,做过计划也做过物流。那么,进入阿里做供应链是个什么感受?
准备大施拳脚的时候,发现都有人在做了
大家都知道阿里是平台基因,那很正常,它的供应链、尤其自营供应链的能力都是靠招纳人才建起来的。那作为专家,我们到的时候,大家确实都是兴奋且寄予厚望的。
结果你发现,采购在干你的活儿,物流在干你的活儿,甚至大仓、关务、配送每人都有一套预测方法!连系统都建好了!……为啥叫我来要做的事情谁都插了一脚?
千万别玻璃心。
你想想,没你活儿也要干啊,没有销售计划,货也得采;没有单量计划,物流也得备人啊。其实你一上,一沟通,大家就立刻收手了。他们有的是事情要做,很多人都巴不得有专业的人来干。
关键是,你得快点干起来,用结果证明自己的活儿好,而且充分沟通到各个部门。创业氛围里,没有分工的理所应当,你干得靠不靠谱,人家眼睛雪雪亮,不行的话人家宁愿自己继续忙活。这就是互联网“赛马”的思路,可能是浪费了一些资源,但是必须遛出真水平。
/2/
大家都对你的专业领域能说会道,乍一听很火
我当时做个单量预测的功能,我的产品经理提出了很多思路。这要是放在之前,我绝对非常窝火,我专业的东西容你瞎BB?但是当我逐渐放下心态来听,其实发现他们讲得很有道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要放下心中执念,部分忘掉外企黄埔军校的那一套,接纳peers的思路,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比如当时他们说的是在产品里设计一些“自约束”和赏罚机制,我们做单量预测的思路,就是by仓by天的单量尽量去准,是吧。如果不准,只好解释说,预测没有永远准,有总比没有的好,对吧。
但是产品经理提出来的思路是,先划出每个仓的阈值,也就是你不给预测他也能正常生产的单量,因为用既定的流水线和正式工就能完成啊。阈值之上才允许论预测准不准。这个阈值仓他们不给是吧?咱们可以用概率模型测出来,既然在预测不足的时候你都一直都能做到,就当是正常能力咯。
阈值之上再论,如果我预测准了,你必须按时效要求发货,但要是我预测不足,你要是还能按时效发货,我给你奖钱!诶,牛逼了!这一招,发挥了仓的能动性,仓不再一味challenge我们预测不准,而是想办法建立一点自己的灵活性。而follow这一思路,我也果真申请到了一波预算,用来做这个奖励。大老板非常认可这个科学和管理结合的好点子。
所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啊,你还真得把自己打碎了重来!因为它反应很快,能够迅速出结果,迅速调整,它所用的一些运营之道就完全可以不一样。
我当时的老板问我,你之前的经验能用上几成?我说,两成吧……他笑得很开心,说,非常好!我刚想说,如果用到五成,说明你还没有落地。
这句话现在我还印象这么深刻,就是因为我非常感慨,到了互联网公司,真的不能生搬硬套之前的经验,我们其实需要去“解构”以前的经验。它本质上是什么,我们应该在新环境里怎么应用。用起来就牛逼了。而且你不能闭门造车,你要去跟上下游反复沟通,逐个攻克,让他们跟你合作起来,这里要有强大的BD精神,只有销售好你自己,你才能活下来。
/3/
要把你成形的流程产品化
这句话第一层是你首先要把流程跑通,你的产品经理(互联网称系统设计人为产品经理,系统就是互联网的“产品”)和BI(数据分析师)才听你的话,他们都是“人精”,你自己讲不清楚价值的,他们是不会帮你自动化的。
第二层是当时流程成形之后,一定要做产品化和数据化,也就是变成ERP系统或者自动报表。因为互联网世界人效要求奇高,一个0-1业务干起来了,成交翻10倍,是不可能让你备哪怕是五倍的人的。你要通过代码哥哥们的手,帮你实现自动化,让现有的人能支撑业务规模的倍增。
还有一个互联网的丛林法则,就是你干的流程和系统最好可复用到其它业务。那才显现你更高的价值,大厂招你一个供应链人才超值啊!你把这个能力沉淀在中台,复用到各个兄弟业务上去,这也能变成我们自己的极大的成就感啊。
我觉得,这就是互联网公司的性感之处。把人的智能给固化到机器中,创造10倍的效益。其它业务再根据自己的特性做做改动,就能互相站在彼此的肩膀上建设。
都自动化好了,我干什么呢?不用担心,阿里的习惯是“新人干老业务,老人干新业务。”你很快就会被派到新赛道里面去啦。你是人才,根本舍不得浪费你。
也因为这样,大家的风格是在绩效上做到极致。在外企里大家都知道今年做95%就好啦,不然明年怎么活?而在互联网公司就完全没必要,因为你就做到极致了,你就ready for新的战场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四点:
一旦看到你干成了一块事儿,大厂就敢让你去负责更大的范围
因为专业的人很宝贵,在大厂落得了地的专家更难得。比如之前我只是在一块业务里做供应链计划,后来出现了一个创新业务,就让我去管了它的供应链整体。这意味着我那些完全没有一手经验的领域:物流管理、分销渠道管理、产品运营、数据运营和消费者体验,都交给我来管。让我招聘对应能力的下属来干起来。这种信任,在外企很难想象,在互联网稀疏平常。所以多了解别人的业务,多交朋友,有一天建立一个新业务,把你调过去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感谢你看到这儿哦,今天已经说了很多了。是不是还挺酷挺给力的。最后敲黑 板,强调一下这几个tips:
不要玻璃心,用实力拿稳业务;
不怕别人BB,放下执念仔细听,说不定有道理;
好的流程产品化,成倍提效,复用到别的业务;
绩效上无保留,随时准备迎接新挑战。
好啦,评论可以点播你想看的内容,赶紧留言!
怎么买我的书
HOW TO BUY MY BOOK
买《需求计划师》,扫左边的二维码微店购买
在这里也可以看到我
B站视频 看我真人叨叨
【传统行业供应链人 转型互联网 心路历程-哔哩哔哩】 https://b23.tv/LXQQpA
喜马拉雅听书《需求计划师》 已经有12篇文章啦!主播荔枝 http://xima.tv/1_n68qw6?_sonic=0
需要私聊,加我微信小号,会集中回复
最后,记得打赏1块钱!
让我知道本篇对你有用~
小睿植入
FMDS 智能商品管理解决方案
围绕“人货场”供应链,基于“数据、算法和模型”高度智能、灵活、集成的智能决策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减低库存,提升业绩,
戳下文,更有料
点击关键词,直达更多精选
数字新零售前沿
企业快报
在看一下呗~
网址:传统行业供应链人 转型互联网 心路历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063244
相关内容
艾永亮:老板必看!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门道”网红未熟:传统的造星路与待完善的供应链
【牛票供应链】智慧供应链实现流程中的“四化”管理
网红经济未熟:传统的造星路与待完善的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专业简介
物流金融:区块链+供应链=共赢链
2024绿色供应链转型与ESG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举办
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流量明星效应”分析——基于网络模型
传媒互联网行业:演出行业深度解析:供需两旺 活力释放
传统零售企业,向新零售业态的转型内容,具体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