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携手《舞蹈风暴》明星舞者,在上海造一场“艺术奇观”

发布时间:2025-11-27 18:50

5月17日,舞蹈家沈伟的全新作品《融》在上海开启了第一天排练。

为了这个作品,沈伟孤身一人,躲进海南陵水一个小镇,闭关创作5个月。他在那里不识一人,抬眼望去就是大海,只有古琴、绘画、书籍为伴。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6月11日至20日,浸入式艺术现场《融》将在上海全新艺术地标——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连演10场,每场观摩时间约1小时。这将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全新艺术品牌ARTRA“自定艺”重要作品,还将作为西岸文化艺术季2021梦中心特别单元首演。

“这次是我最复杂最庞大的展演之一。《融》将舞蹈与绘画、摄影、文字、装置、影像、声音融于一体。”沈伟说,“我在疫情中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部作品,它象征了人和人的关联,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将是沈伟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呈现其跨界艺术作品,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作品《画卷》后其首次选用全国内演员阵容。参演的舞者有37位,包括《舞蹈风暴》的明星舞者谢欣、朱凤伟、郝若琦等,还有广东现代舞团、谢欣舞蹈剧场的舞者。


舞蹈家沈伟

每一场体验都不可复制

《声希》《春之祭》《天梯》《地图》,每一次沈伟的作品在国内上演,总能掀起关注和讨论。

这一次的《融》是为西岸穹顶艺术中心量身定制的。沈伟从中看到可能性,并在此空间的基础上重新出炉设计方案,前后修改多次。

根据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圆形结构的特质,沈伟融入了《易经》中的理念。俯瞰空间,外圆内方。观众的观演路线分为展览、影像和表演三个环节,由外圆至内方逐步拓展。三十多位舞者各自起舞,数百位观众鱼贯而入、穿行其间。十场演出,每一场都不可复制。“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会调动观众全方位的感受,观众每一次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因为每次选择的视角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沈伟说。


《融》海报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沈伟就已开始在纽约尝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2011年6月11日,沈伟受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委托创作,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大都会博物馆尝试沉浸式展演的艺术家,其作品《静止的移动》影响深远。十年后的6月11日,《融》将在上海首演。


沈伟和舞者们,5月17日开启训练

从内容到形式,《融》都非常抽象,沈伟说,观众无须担心是不是能看懂,“你看懂了,你理解的内容就更多,你看不懂也无所谓,我至少保证它好看、好听、好玩,让你过瘾,打开你的感官和思维空间。”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艺术家要敢于冒险

因为疫情,跟随沈伟多年的演员团队、制作团队都被“困”在纽约和巴黎,沈伟必须重新搭建团队。

对于《舞蹈风暴》第二季总冠军、谢欣舞蹈剧场创始人谢欣来说,沈伟的名字如同“灯塔”一般。他是她在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班的大师哥,是她在国外游学看演出时引以为傲的华人编舞家,是她参加《舞蹈风暴》时信赖的风暴见证官。“今天我们大家从天南地北聚到上海,聚到西岸,《融》的化学反应已经开始了,期待这场共同的新旅程。”


谢欣舞蹈团

虽然舞者们的功底都很扎实,但从5月17日起,沈伟将驻扎上海,和演员团队展开为期约一个月的排练。“一定要完全吃透才能真正地表达出动作的质感,这非常挑战舞者的艺术水准和专注力。”

制作团队也在磨合中,沈伟每时每刻都感到压力。“需要布局的地方太多了,对于全新的演出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着手,需要一起磨合。”


广东现代舞团

《融》的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化,但呈现方式非常前卫和抽象。沈伟也曾担心作品是否呈现太早,会不会太冒险。“但落地上海是比较合适的,我很相信现在上海的包容能力和接受能力。上海是一座开放的城市,上海的观众对未来的艺术和新兴的现象有一种饱满的好奇心。”

网址:沈伟携手《舞蹈风暴》明星舞者,在上海造一场“艺术奇观” https://m.mxgxt.com/news/view/1908223

相关内容

沈伟携《舞蹈风暴》明星舞者在沪首演《融》:前所未有,颠覆想象
《舞蹈风暴》,听沈伟老师点评就像上了一堂大师课
舞蹈风暴:青年舞者的竞技舞台
《舞蹈风暴》:“舞蹈综艺的天花板”,出圈也难?
中国舞蹈综艺“跳”了20年,《舞蹈风暴》要如何“跳”出新花样?
新制播技术和新舞蹈技术在《舞蹈风暴》实现了双向合流
《舞蹈风暴》原班人马!深圳舞蹈月“完美舞者全明星舞蹈专场”惊艳来袭
舞蹈综艺三巨头解析,舞者梦想发光✨
湖南卫视《舞蹈风暴》的人文情怀
禅舞世界——青年舞蹈艺术家李伟淳老师风采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