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西到星城,一位手艺人的突围——彭南科的第二次“出走”

发布时间:2025-11-27 14:58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龙霞

耕地依傍着五丰河,山野沿着桐木河岸舒展。

沿着莲花镇东塘村的乡间小路前行,营房路的尽头,一扇半掩的院落静立在绿荫深处。门柱上,“南科院子”的字迹清晰可见。

这是彭南科的新阵地,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二次战略转移。从湘西古丈到长沙市莲花镇,这位乡村手艺人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5年,39岁的彭南科选择逆流而上:离开城市,回到古丈。在故乡的青山绿水间,他不仅成功将传承百年的腊肉打造成知名品牌,更在方寸屏幕里为深山手艺找到了新舞台。

然而数年的深耕,让他触及了最深层的困境:“我们最缺的不是手艺,是人,年轻人不愿意在山里扎根。”彭南科清醒地意识到:非遗传承要真正活下去,必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转机出现在2024年。友人驱车带他来到莲花镇东塘村,当车子停在营房路尽头,一片荒芜的院落呈现眼前:老槐树被冰雪压弯,屋顶坍塌,砖墙斑驳。但登高远望,梅溪湖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出则繁华,入则宁静。

“就是这里了!”彭南科瞬间笃定,“这就是我梦中手艺人的乌托邦。”

说干就干,改造工程立即启动。9个月后,一座占地142亩、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的“南科院子”在废墟中重生。

“我就是想给手艺人搭个安心创作的台子。”彭南科说话的声音很轻却透着力量,“他们只管把老手艺磨得锃亮,其他的,交给我们。”

这愿景,正在一砖一瓦中实现:白桦树下,三间直播间已经亮起灯火;镜头前,手作的器物静静诉说千年故事。从内容创作到直播展演,再到收益反哺创作——传统技艺在这里找到了与现代接壤的方式。

而彭南科的眼光,早已投向更远的未来:“未来三到五年,我们要建成百座非遗工坊,打造真正的‘中国非遗谷’。”眼下,大漆工坊里飘着天然漆香,柴窑中跃动着不熄的火光。两位主理人已在此扎根,如同种子落进土壤,静待生长。

“我们22人的核心团队里,4人来自湘西,18人是来长沙后加入的新鲜血液,其中‘90后’‘00后’占了一半。”说起这群年轻人,彭南科坦言:“大家都有梦想——在直播间熬大夜调试镜头的是他们,跟着匠人守窑三天三夜的是他们,为了一道古法工序翻遍县志的,也是他们。”

这种跨越代际的理想主义,正成为院子里最具活力的传承密码。

柴窑旁,“00后”的江上舟低头打磨陶坯。砂纸与瓷胎的摩擦声,细碎而坚定,从拉坯到烧制,他已能独当一面。开窑时,万千网友通过屏幕,见证了他手中的奇迹。

截至今年10月,“南科院子”的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这笔收入,正转化为匠人们的创作基金,让更多老手艺重焕光彩。

更深远的影响,正悄然回荡在湘西的群山间。在古丈,彭南科走过的路正成为更多人的方向。

从古丈县就业服务中心的系统培训,到民间主播的自发传承,他参与组织的“一村一主播”计划,已让一批新农人学会了用镜头语言讲述乡土故事;重庆秀山的考察团循迹而来,走进古丈县的电商直播间,寻找传统乡村与无限未来接轨的另一种可能。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彭南科站在白桦树下,目光沉静,“我带着湘西的根脉来到长沙,希望用这里的平台和资源,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同打拼,让深山里的老手艺能被看见。”

网址:从湘西到星城,一位手艺人的突围——彭南科的第二次“出走” https://m.mxgxt.com/news/view/1907480

相关内容

北京8岁男孩走进湘西深山“追星”,48岁大叔魅力何在?
湖南湘西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医院排名
湘潭市走出的文体明星,您认识几位?
湖南湘西治疗泪腺多形性腺癌的医院排名
从河南走出去的五位最帅男星,刘昊然排第二,第一出人意料
从湖南走出的十位耀眼明星,你认识几位?
从江西走出去的10位明星,你认识几个?
盘点从江西走出来的30位明星 江西明星有哪些 祖籍江西的明星
灌篮高手:第二年的神奈川,湘北陵南双雄争霸,海南翔阳沦为鱼腩
何苗,一位洛南走出的影视明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