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俑:2000年前的笑面人,东汉艺术的高度成就!

发布时间:2025-11-27 02:02

说唱佣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 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强盛时期。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雄,到公元220年曹丕废帝,历时420年。

汉朝初年,百业襄败,经济濒临崩溃。汉初统治阶级吸取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以发展社会经济为指针,重农抑商,削减商贾大户的经济实力,减轻农民租税,到了汉文帝时,即更进一步提倡节俭,提倡农耕,免天下农田租税12年。汉景帝时又将租税减至三十份之一,从而出现以经济鼎盛而闻名于历史的"文景之治"。

就是在繁荣的经济基础上所产生和兴盛起来的。由于国力的强盛,贵族王侯们蜕变侈奢、纵情享乐。《汉书?成帝纪》载:"方今世俗奢僭罔报、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治园池,多蓄奴婢,被服骑毂、设钟鼓、备女乐,可谓"夯侈报欲"。

生时醉生梦死,死后更要厚葬以"示德",其时盛行"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厚葬为德,薄终为说唱俑鄙",王公贵胄们不惜倾尽家资修建陵寝。多姿多彩如汉代彩陶艺术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从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情况看,两汉各时期陶俑,有较大的差异,但汉代陶俑与前秦及隋唐陶俑的根本区别,突出地表现对神韵的追求上,汉代杰出工匠所遗下的艺术品上所体现的风格,表明这一时期艺术家对神韵的理解与追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刻划精神,以形似求神似,这一创作理念在说唱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家截取说唱艺术最精彩的说唱举动,利用形体夸张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出艺术形象,看似头大身小,躯体粗短,身材比例失调,但恰恰如此,其丰富的说唱内容醉人的表演形式,及演艺成功者的自然流露(图人),被刻划的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说唱俑:2000年前的笑面人,东汉艺术的高度成就! https://m.mxgxt.com/news/view/1905915

相关内容

穿越近两千年的“说唱明星”——东汉击鼓说唱俑
击鼓说唱俑穿越两千年 在国博舞台“活起来”
击鼓说唱俑“活”了——国博推出首部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
击鼓说唱俑“活”了——国博推出首部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
击鼓说唱俑“活”了!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在国博上演
琴师陶俑和笛师陶俑什么关系啊
外国政界名人对兵马俑的评价?
气质拿捏到位!大秦王朝“娱乐圈”两尊“明星俑”全新亮相 →
文化中国行|当艺术系毕业生遇到汉画像石 走进“复活”的汉画舞蹈世界
肢体戏剧《俑立千年》首演 探索“文物活化”的创新表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