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昕窝》获格力冠名,是B站视频播客商业化的新开始?
关注

如今Q4过半,由格力冠名的《涛昕窝》的落地,或将为今年B站视频播客的布局画上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而在未来,B站又将引领视频播客走向何方呢?
读娱 | yiqiduyu文 | 小咕咚八年前,杜海涛与吴昕便有意联手打造一档新节目,八年后,吴昕和杜海涛合体创作全新视频播客节目《涛昕窝》与广大用户见面。如果说《快乐大本营》是二人初出茅庐的“代表作”,而《涛昕窝》更像二人的成长枢纽,他们在此将这些年生活、工作阅历所产生的种种心得娓娓道来,在治愈而不失搞笑的氛围中走进用户内心深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吴昕与杜海涛联袂带来的《涛昕窝》并不是在老东家芒果播出,而是以创作者的身份入驻了B站,成为B站视频播客赛道的又一新秀。
1
《涛昕窝》是视频播客版的《毛雪汪》吗?
不少观众初看《涛昕窝》时,表示这档节目乍看之下与腾讯视频的《毛雪汪》有些相似。在此,读娱从节目的名称、模式、内容等维度解读这两档节目的同与不同。
从节目名称来看,《毛雪汪》与《涛昕窝》的起名逻辑类似于《康熙来了》,融合了两位常驻嘉宾的名字,还能让用户产生其他的联想,前者会让人联想到川菜“毛血旺”,后者则会让人想到“掏心窝”,这样的谐音梗让节目名称更有记忆点和传播度。

从节目模式来看,《毛雪汪》所展现的是飞行嘉宾到客厅做客的过程,期间可以做饭、聊天、看剧、外出等等,内容形态更具随机性与多样化,而《涛昕窝》以“唠嗑”为主,通过轻松对话挖掘嘉宾故事,这样的内容形态也让用户的观看场景非常丰富,可以是吃饭等场景的电子榨菜,也可以是开车、散步等场景的陪伴。
不可否认,《毛雪汪》和《涛昕窝》在聊天部分的内容打法是相似的,都是基于当期嘉宾来设置话题,这样让节目在话题开发上有了更多延展的可能。但因节目模式的差异,《毛雪汪》的聊天环节重在氛围感,而《涛昕窝》的谈话环节重在品质感。
具体来看,《毛雪汪》的两位主MC主要职责是激发嘉宾的表达欲,如当嘉宾金靖和刘胜瑛分享自己的生育经历,并科普了孕产期、末次月经等基本的孕育常识。而毛不易和李雪琴对于生育方面的知识完全处于小白状态,只需要提问、附和即可。
而《涛昕窝》的两位主MC在串联节目的同时,还要围绕话题与个人经历展开更多个性化的表达才能撑起整个谈话内容的品质与深度。首期节目的核心议题是社交,吴昕和杜海涛不仅分享了个人的社交常态,分享了微信里的好友数量,就二人好友数量的差异分享各自的社交观念,最终落在了“朋友在质不在量”这一观点上;第二期节目的核心议题是忙,杜海涛分享了海外游学时的日程安排,并分享了背后的心得体会,吴昕分享跨国连轴转工作时的崩溃经历,让她反思“无效忙碌”,并在微博小号立誓拒绝无意义消耗,相关的切片内容在社交平台广为传播并引发了共鸣。

节目模式的差异,也让二者在商业植入的方式有所不同。《毛雪汪》的品牌合作主打沉浸式体验,如与宜家合作时,通过毛不易和李雪琴到宜家商场购物来强化品牌曝光,而由格力冠名的《涛昕窝》的品牌合作主打嵌入式营销,第二期节目邀请了格力朱磊,在聊天过程中植入了格力午休的企业文化、董总高能量的表现以及洗衣机技术突破的灵感来源等等,此外还面向节目用户发起了招聘。

总的来说,《涛昕窝》与《毛雪汪》初看之下有些许相似之处,但实际上这两档节目从内容到玩法各有特色。在未来,B站的《涛昕窝》与腾讯视频的《毛雪汪》能否成为对打之势还不得而知。
2
视频播客内容初具规模,商业模式亟待解锁
近年以来,以B站、小红书为代表的平台都在积极进军视频播客板块,不仅延续了音频播客内容有深度的特质,还发挥视听的优势提供了更多可观赏的内容空间,由此沉淀出了一定量级的内容。在一众布局视频播客的平台中,B站的表现相对突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视频播客内容生态,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用户基本盘。数据显示,2025年Q1,视频播客受众超4000万,用户观看时长同比增长超270%。基于此,B站面向视频播客从自然生长转向战略投入,在今年7月发布了《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提及要提供10亿级流量、AI工具“代号H”、多城市免费录制场地等扶持,为视频播客的内容生产提供了多维度的支持。
当前,以明星艺人为引流,加码优质内容IP的扶持,试水经典综艺IP播客化,是B站围绕视频播客进行内容布局的核心打法。
早在2021年,明星视频播客便有萌芽之态。例如,曾之乔在B站推出了【聊姐了解】栏目,围绕“女人的计划”这一主题邀请女性嘉宾来谈论各式女性话题,表达当代女性思想与价值,这样的内容可以说是视频播客的初始形态。
如今,各式风格的明星视频播客相继涌现出来。除却前文提及的《涛昕窝》外,陈鲁豫推出了视频播客《慢谈》,与易立竞、陈奕迅、窦文涛、王越等艺人进行深度对话,每期节目的时长都是2个小时左右,内容风格有别于早前的《鲁豫有约》, 同时也是其从《岩中花述》这样的音频播客转向视频播客的代表作;主持人大左于9月推出了视频播客《左边风很大》,与娱乐圈人士进行对谈,其中与谢楠丁飞的对谈播放量有200w+,与小鹿的对谈播放量有130w+;相声演员于谦入驻B站并推出了视频播客《多新鲜呐》,与电竞、虚拟人物、地下偶像等不同圈层的人士进行对谈,颇有打破次元壁感……


不难发现,加入视频播客赛道的艺人大都是主持人或者语言类艺人,他们不仅能够发挥个人的口才优势,在对谈过程中能够起到引导话题、营造氛围、输出观点等多重作用,成为视频播客内容品质的重要保障,还能够在社交平台构建独具个人特色的内容IP。此外,以杜海涛、吴昕为代表的明星还利用自身的名人效应贡献了话题与流量,吸引更多用户接触、了解、爱上视频播客,最终在双向奔赴中实现个人与平台的共赢。
与此同时,传统音频播客、传统杂志也在试水视频播客,《晚点在场》、《是个人物》等全新的原创视频播客IP正快速出圈。
以人物杂志旗下的《是个人物》为例,这档视频播客主要邀请陈德容、宋佳、马伊琍等影视行业人士进行对谈,内容风格与《人物》杂志的调性一致,相较于常规娱乐营销号的采访更有思想深度,目前播放量最高的是《侯佩岑: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别人觉得我假》,播放量有28.8W,整体影响力逊于明星视频播客。

此外,B站还在综艺领域尝试视频播客的新可能,如综艺《非正式会谈》最新推出了播客季,从嘉宾阵容到录制场景都是此前常规节目的mini版,但在内容上着力于将歪果仁们谈天说地的尺度拉开、时效拉近、频次拉快。这样的改变,对于节目原有的观众来说有一定的新鲜感,但对于节目用户的拉新所起到的作用相对有限,且节目单期播放量远不及常规季。
总的来说,B站的视频播客在内容层面已经初具规模,但亟需吸引更多新用户了解、观看。与此同时,商业化则是B站视频播客的另一重挑战。当前,B站视频播客的商业模式已有初步探索,或是品牌冠名,如格力冠名的《涛昕窝》,或是品牌植入,如瑞幸与《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进行合作。

不过,目前有品牌赞助的视频播客相对较少,更多的视频播客还是靠创作者们为爱发电。基于此,除却要吸引更多品牌合作外,单集\单季内容付费、会员版本等商业化的模式亟待探索,而这也是决定视频播客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Q4过半,由格力冠名的《涛昕窝》的落地,或将为今年B站视频播客的布局画上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而在未来,B站又将引领视频播客走向何方呢?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涛昕窝》获格力冠名,是B站视频播客商业化的新开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905840
相关内容
B站加码视频播客赛道,意欲何为?视频播客,还值不值得抖快B红争一争
视频播客是风口还是假象?
视频播客是播客唯一的出路了吗?
2020展望|视频行业:腾讯视频爱奇艺两极格局凸显,B站搅局
罗永浩,带不动视频播客
奥飞断臂求生,B站开始“有妖气”
B站直播带货:美妆品牌的新蓝海还是又一波流量泡沫?
“花瓶”吴昕、“小丑”杜海涛,小明星赚大钱的秘密
巨头激战视频播客,谁领先?谁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