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粉丝为什么会追星...
超级粉丝为什么会追星?
一个新研究发现,最容易深度崇拜名人的,是那些内心更敏感、更缺乏安全感的人。
并且,让人成为“铁粉”的最强催化剂,是你感觉自己和偶像“真的好像啊”。
这个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美国东南部的一所大学的 274名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其中女性约占79%,平均年龄在21岁左右。
〰️〰️〰️〰️〰️〰️
▍追星粉丝分为三个级别:
▪️ 第一级:娱乐社交型 (Entertainment-Social):
这是最常见、最健康的一种。粉丝喜欢偶像是觉得TA的作品很有趣,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粉丝还喜欢和朋友们聊TA的八卦,作为一种社交话题。在这个级别,粉丝【不会】只因为偶像塌房了,就感觉自己也要碎了。
例如:“我和我的朋友们喜欢一起讨论我最喜欢的明星做了什么。”
▪️ 第二级:强烈私人型 (Intense-Personal):
这时候,崇拜开始变得个人化和情绪化了。粉丝可能会觉得和这个明星之间有种特殊的、深刻的联系,甚至会不受控制地频繁想起TA。
例如:“即使我希望阻止,我脑子里也经常会冒出关于我最喜欢的明星的想法。”
▪️ 第三级:边缘病态型 (Borderline-Pathological):
这是最极端、最不健康的层次。崇拜已经开始影响粉丝的正常生活和价值观。粉丝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愿意为偶像做出任何事,哪怕是违法的事。
例如:“如果我足够幸运能见到我最喜欢的明星,而TA让我帮忙做一件违法的事,我可能会照做。”
通过这个“粉丝狂热度测量表”,研究者就能知道一个人的追星程度到底在哪一级。
〰️〰️〰️〰️〰️〰️
▍发现一:驱动深度崇拜的不是“自大”,而是“不安”
哪种人更容易成为某个明星的“死忠粉”?是那种自信地认为自己天下第一的“浮夸型自恋者”?还是那种内心敏感、害怕被批评、渴望被认可的“脆弱型自恋者”?
大多数人可能觉得,那些极度自信的人可能会被同样闪耀的明星所吸引,或者把明星当成自己想要成为的终极目标。
但研究结果恰恰相反。
数据显示,一个人的“浮夸型自恋”程度,和他对名人的崇拜程度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与名人崇拜(尤其是更强烈的“个人型”和“病态型”崇拜)紧密相连的,是“脆弱型自恋”。
数据显示,脆弱型自恋分数越高的人,其名人崇拜的分数也越高,两者之间存在着中等强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r = 0.35)。
在十几年前,有研究认为那些自信外向的人更容易崇拜名人。但这项研究和另一些更新的研究都指向了同一个新方向:驱动深度崇拜的,更多是内心的脆弱,而非外在的浮夸。
〰️〰️〰️〰️〰️〰️
▍发现二:铁粉内心“我感觉我和TA好像!”
在研究者们考察的所有因素中,哪一个能最强地预测一个人会不会成为超级粉丝?
答案很明确:是那个人觉得自己和偶像有多像。
这个“感知到的相似性”(PSIM)的影响力是压倒性的。
从普通观众变成忠实粉丝最关键的一步,往往是你开始在偶像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你渴望成为的样子。
你可能会觉得:
▪️ “TA的性格和我好像,都是外冷内热。”
▪️ “TA的奋斗经历简直就是我的写照!”
▪️ “TA的穿衣风格就是我想要的风格。”
▪️ “我跟 TA 有着相似的才华。”
▪️ “我会去做类似 TA 做的事情。”
▪️ “我某个角度笑起来有点像TA。”
这种“我们是一类人”的感觉,像一条强大的情感纽带,把你和那个遥远的、闪闪发光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它让单向的欣赏,变成了一种深刻的、个人化的情感认同。
〰️〰️〰️〰️〰️〰️
▍发现三:粉丝滤镜越厚,购物欲望越强
研究发现,一个人对名人的崇拜程度越深,他/她通常也越物质主义。
名人崇拜总分(CAS-T)与物质主义总分(MVS-T)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 = 0.29, p < 0.01)。
从最轻微的“娱乐社交型”崇拜,到最极端的“边缘病态型”崇拜,都能看到这种关联。
研究者们推测了几个可能的原因:
▪️ 模仿效应:很多名人本身就过着非常物质主义的生活,并频繁地展示他们的奢侈品。粉丝们在崇拜偶像的同时,很自然地会把这种生活方式也当作是成功和幸福的标配,从而开始模仿和追求。
▪️ 情感填补:深度崇拜和物质主义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共同的心理根源——内心的空虚和不安全感。一个人可能会同时通过追星和购物这两种方式,来寻求外部的刺激和认可,以填补内心的空洞。
▪️ 商业驱动:名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循环。名人通过代言、直播带货,直接将粉丝的崇拜转化为购买力。粉丝们购买偶像推荐的产品,既是支持偶像,也是在体验那种“和偶像更近一点”的感觉。
〰️〰️〰️〰️〰️〰️
▍发现四:对“买买买”的渴望,源自两种自恋
什么样的人更看重物质财富,更倾向于“买买买”?
研究发现,两种自恋者都比普通人更物质。
浮夸型自恋者需要通过名牌、豪车这些外在符号来彰显他们的地位和独特性,告诉全世界:“看,我多成功!”
脆弱型自恋者则需要通过物质来武装自己、填补内心的不安全感。他们可能会想:“如果我有了这个限量版包包,别人就会高看我一眼,就不会发现我其实很自卑了。”
虽然两种自恋都导向物质主义,但脆弱型自恋的驱动力要强大得多。
在统计模型中,脆弱型自恋对物质主义的预测力(β = 0.44)几乎是浮夸型自恋(β = 0.23)的两倍。
很多时候,疯狂购物的欲望,与其说是出于“炫耀”,不如说是出于“恐惧”——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被别人看不起,害怕被社会抛弃。物质,成了对抗内心脆弱的盾牌和盔甲。
另外,只有脆弱型自恋者真心地相信,物质能够治愈他们的不快乐,买买买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浮夸型自恋者追求物质,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工具,一种用来证明自己地位、赢得他人羡慕的“战利品”。他们追求的是物质带来的“成功感”和“中心感”,而不是“快乐感”。他们本身的快乐来自于对自我的高度认可。
而脆弱型自恋者追求物质,则更像是在“抓救命稻草”。他们把物质当作一种情感上的“止痛药”,真心期望它能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带来真正的快乐。
然而,无数研究已经证明,物质带来的快乐通常是短暂且肤浅的。
〰️〰️〰️〰️〰️〰️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社交压力的世界里,一些内心敏感、缺乏安全感的人(脆弱型自恋者),可能会通过两种主要方式来寻求慰藉和自我认同:
▪️ 向外:他们将情感投射到遥远而完美的明星身上,通过建立一种“我和TA很像”的想象连接,来获得归属感和力量。这种崇拜越深,就越可能滑向不健康的痴迷。
▪️ 向内:他们试图通过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构建一个坚硬的外壳,以抵御外界的评判和内心的不安。他们相信,这些物质能带来他们所渴求的快乐和安全感。
这项研究不是为了给“追星族”贴上标签,而是为了提醒,在这个被明星、广告和社交媒体包围的时代,更要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
那些明星吸引我的,究竟是他们的才华和品格,还是他们所代表的那种“理想人格”“理想生活”?
我最近一次在明星安利下的强烈消费冲动,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理解自己,是通往更自由、更真实生活的第一步。
Davis, C., Locker Jr, L., & Williams, J. L. (2025). Celebrity Worship and Materialism: A Focus on Narcissism and Perceived Similarity With a Celebr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60(4), e70067.
#世上神马研究都有#
网址:超级粉丝为什么会追星... https://m.mxgxt.com/news/view/1903540
相关内容
超级粉丝团是什么意思?怎么退出?超级粉丝团的超级进化论:从追星到造星的事业
超200家粉丝后援会呼吁理智追星,你知道粉丝哪些过分追星行为?
追星族的粉丝分为几个级别,各自有什么特点?
四象星座“粉丝”超级
问吧|为什么粉丝追星,会想给偶像“当妈妈”
为什么把追星的人都统称为粉丝?
“肖战事件”不能忽视的3大法律问题,粉丝追星为什么会如此狂热
抖音粉丝多少级是什么意思?等级与粉丝量的关系是什么?
粉丝为什么要去追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