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子也能搞粉丝经济 你们天津人太会玩儿了

发布时间:2025-11-26 09:39

  2015年11月21日,河西区新八大里“格调绮园”项目盛大开盘。反观这次开盘,我们发现了一连串难以置信的事实:从售楼处开放到开盘仅仅40天,却有1500多组客户到访,600余人参加产品说明会,439组意向客户排卡,308组客户诚意升级。开盘当天,推出的两个楼座当即售罄。如此风驰电掣的速度,让同行不禁想起互联网界的苹果产品、小米手机等行业翘楚,进行新款发布时的情形。

  一个名词出现在笔者脑际——“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跟互联网+、社群、O2O一样,是这几年最热门的词汇了,原意是指娱乐圈的明星粉丝认可明星本人的魅力,继而愿意为明星代言、设计的产品买单。

  这个词汇放到商业法则里就是消费者因为认可企业文化,愿意一而再、再而三购买企业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粉丝经济最成功的无疑是苹果,不信回家翻翻看,谁家没有几代iPhone,几个iPod播放器,MacBook还有iWatch,甚至是《乔布斯传》!

  但是反观房地产领域,能称得上“有粉丝”的品牌就少而又少了,其原因是特别值得玩味的。

  第一,房地产作为超低交易频次、超高消费的商品,很多人究其一生只会有2、3次的置业选择,因此很难在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粘性;

  第二,开发商作为开发运营的主体,常常在清盘后就拔营清寨、速速离场,把房子交付给了下一个环节——物业公司,也就是从这里跟客户进行了情感切割,除了在老带新营销计划时愿意再对老业主进行梳理,两者之间居然全无对话,

  第三,举凡能产生粉丝经济的产品,比如苹果、可口可乐、麦当劳,都是高频次场景下和用户发生共鸣,比如可口可乐换歌词的瓶身可以由客户定义,比如苹果交由用户自定义的APP,再比如麦当劳不断更换主题的儿童套餐,而房地产的建筑、规划、设计专业性太强,带来客户的参与感并不强。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房地产行业,品牌常有,而粉丝不常有。

  天津本土的“格调”品牌,却在走着一条和传统开发商不同的路,凭借着对产品结构的精细研究,他们成功地把客户转变成了用户,在自己与用户之间,产生了四种维度上的超高的粘性。

  粘性一:产品力为王道 粘合消费者认知

  “格调”在天津开发的8个项目,都是开盘即售罄、一房难求的火爆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格调”在产品打造上,下了深功夫。

  全生命周期户型、符合中国人居追求的园林造景、一砖一瓦皆考究的施工工艺……在产品与设计施工环节上,事无巨细地为用户着想,是“格调”一贯的作风。

  无理由退房的真实承诺、细致入微的验房单、詹天佑大奖、国宅典范大奖的美誉,这些典型好房的特征、对客户和产品的诚挚情感、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的责任心融于一身,让近距离接触过“格调”的购房者马上就被撼动了。

  格调绮园项目效果图2015年开盘

  格调林泉项目实景2015年开盘

  粘性二:兑现力作为依托 入住十年成为城市人居标杆

  2015年,“格调”有两盘入市,首次进入河西区和滨海新区,在这两个片区,“格调”没有老客户作为依托,怎么打开销售局面?简单一场万人游园会,直接带着目标区域的客户到格调已经入住5年、10年的社区去看,这么一看,就动心了。10年的社区还是那么美,美得和当年楼书上勾勒的一模一样,而且格调春天二手房的价格比周围同地段的房子高了15%,还供不应求,这样的房子未来还给业主赚钱,谁不愿意买啊!

  格调花园小区实景2004年入住

格调春天小区实景2007年入住

  粘性三:自持物业不变,一本《格调读本》链接邻里10

  “格调”旗下已经交付的楼盘全部由格调自持物业,不但把基础做到位,还十几年如一日地,不断斥资遣匠,为已入住的“格调”老社区更新园林、安保、行人道等各种硬件设施,换新路灯、换新树种、给园区内的休憩亭、凳上防水漆,把交付出去的房子当成产品“升级、更新”。“格调”还专门斥资聘请采访团队深入社区,每月出品的《格调读本》、随时更新的微信公众账号“i格调”,作为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对话通道,把社区生活的要点、升级进度跟用户做同步展示。

  粘性四:格调城市会客厅 将体验式营销做到底

  互联网时代,垂直化营销趋于参与式、体验式,又是“格调”推出“格调城市会客厅”概念,率先迈出天津地产商体验式营销的第一步。“格调城市会客厅·绮园站”、“格调城市会客厅·林泉站”均已正式纳客,这种模式,颇有些进了苹果体验店的雄心壮志。

  “格调”把在售项目的销售中心,打造成满足会员会客、沙龙、阅读、休闲、品茶、赏景等多种心理需求的“城市会客厅”,将“格调”的雅致生活理念,浓缩到一个市民可亲身体验的空间。

  “格调城市会客厅·绮园站”典雅而又不失亲切的装潢,湖光天色,管弦悠扬,茗茶芬芳与咖啡浓香交织,让访客将凡尘中的压抑与烦闷彻底释放,或邀约三五好友谈天说地,或在午后阳光中享受独处的美好,俨然一个世外桃源,让人每周都想来坐坐。在不知不觉间,把客户领入了“格调”所倾心打造的那种悠然心境,更深入地理解了其住宅产品的核心价值。

  格调绮园城市会客厅

  此外,“格调”不同于一般的开发商的,还在于在战术层面的更深入的互联网思维方式。“全生命周期户型”概念,根植于“定制”的互联网产品运作方式,设计师将户型设计成一个平台,居者可以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家庭生活需求,自己DIY自己家的户型结构,其思路类似于苹果首创的ios系统平台和各种APP应用的组合方式;将中式园林的设计、选材、施工做到极致,又是互联网时代“垂直化”服务的缩影……战术层面的精益求精,更令“格调”的品牌粘度倍增,强化口碑营销的动因和效果。

  “格调”的“粉丝经济”,在天津创造了一曲楼市传奇,十几年间,“格调粉儿”们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至今,已经有不少专门收藏“格调”房子的客户了,不管什么户型,只要“格调”推出新的作品,一开盘,就会置下一套,作为收藏,这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上,都是实属罕见的景象。“格调”高层一位负责人说,“格调”十几年来的每一个作品,都是施底肥,而不是施化肥,注重社区的自我生长,在更长远的未来开花结果,同样,业主、客户这片土壤,也要靠“养”,靠始终如一的责任心和真诚态度,来做产品、做服务。

  在“格调”的眼中,没有“一锤子买卖”的客户,都是和自己品牌共同成长、不断沟通、总有交流的用户。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和用户做朋友,这就是最好的口碑营销,就是“粉丝经济”的基础。这一点上,天津的“格调”不比苹果和小米玩儿得差,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比互联网企业看得更加长远咧!

网址:卖房子也能搞粉丝经济 你们天津人太会玩儿了 https://m.mxgxt.com/news/view/1903447

相关内容

“粉丝经济”不能玩太虚
体育产业也玩起了粉丝经济,会是笔好生意吗?
明星也搞内容付费?今天我们聊聊粉丝经济那些事儿
如何玩转粉丝经济:看透粉丝经济本质和利益,构建粉丝策略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粉丝经济=卖情怀?流量时代该如何玩转粉丝经济?
为天价买单的粉丝经济,你看懂了多少
张馨予的礼物“被倒卖”,人间清醒的粉丝经济课来了!
被玩坏的“粉丝经济”
水煮粉丝经济学:当我们听五月天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
明星代言玩转粉丝经济,我只服小鲜肉的吸粉能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