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关注智障自闭儿童 呼唤更多社会关爱
导语: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他们是智障自闭儿童,因为像星星一样冷漠、孤独,总是沉醉了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又被称作“星星的孩子”。他们的一些异样行为,常常被人们指点、误解、甚至是嘲讽。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不仅仅面临着强大的经济压力,还要面临不堪的精神压力。随着自闭症并发率的飞速增长,自闭症儿童和家庭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
在衡阳,有一所学校专注于智障自闭儿童智力、语言、行为矫正和规范养成,心理康复的专业性公益机构——衡阳市蒸湘区启明星儿童康复训练中心。6月12日上午,华声在线记者走进这所学校,走近智障自闭儿童,走近他们身边的人。
简单一个字,要教一个月
衡阳市蒸湘区启明星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是我市一所从事特殊儿童康复与教育的学校,现有8个康复训练班,学生90人,主要以智障、自闭患儿为主。
日前,华声在线记者走进启明星康复训练中心,步入校园,在不高的围栏上张挂着“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自闭症科普知识”以及“孕中期唐氏综合症筛查”的宣传知识展板,校园的醒目位置,用彩色字体写着“用智慧和爱心,托起孩子们明天的希望”的标语,园里摆着简单的体育设施,园门右边是一座室内游戏场地,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用彩色画笔画满了温馨的图画,以及展示着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楼梯口布置着照片墙。记者注意到三层的教学楼阳台全部安装了护栏,校长尹红梅说,这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而专门设置安装的。
上午9点钟,此时孩子们正在上课。记者走进个别化训练室,看到在一间小小的教室内,老师一对一的正在给孩子进行个别化训练,这是根据孩子们不同的情况具体设置安排的课程,老师耐心的引导着孩子完成一个动作和课业要求,一遍,两遍......孩子完成了一个动作,高兴地和老师击掌起来。
在企鹅班,记者看到,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正在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一组组的动作训练,看到有人进来,孩子们露出灿烂的笑容。“企鹅班是基础班,刚进入训练中心的孩子一般都要在企鹅班进行康复训练一段时间,然后再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分别进入不同的班级再次进行康复训练。”陈波老师介绍到,她在这个行业已经6年了,由于自闭症孩子拥有不同症状,老师要一个个分析孩子们的行为,以便对其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往往一节课下来,已是满头大汗。“一句普通孩子很容易理解的,比如,‘我、你、他’,他们可能需要整整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理解,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是坚持不下来的”。
校长尹红梅告诉记者,像陈波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虽然很年轻,却验证了“成熟的含义,奉献的真谛”。回顾一个学期来,有的孩子刚来学校的时候,根本不让陌生人靠近,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慢慢地,经过老师耐心的辅导、训练,他们可以安静地听课了。一些孩子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甚至不能自理,尿湿了裤子,弄脏了衣服,老师就给他们清洗,当的了老师,也做的了生活辅导员。
“虽然这群孩子几乎无法与人沟通交流,智商只有一两岁的样子,但是这里的老师从来不对他们说‘智障’、‘傻’这样的词语,提起他们的学生,用的最多的就是‘孩子’这个词。”尹红梅校长望着正在教师上课的孩子们说,“他们很敏感、个性都很强,很在乎你看他们的眼光,以及和他们说话的口气”。
一个孩子,一个天使
“一个孩子一个天使、一个孩子一个未来、一个孩子一个梦”,这是启明星的服务目的。
成立于2014年12月的启明星康复训练中心,以“培养特殊儿童生活技能、开发特殊儿童学习能力”为服务理念,以“帮助他人、成就自我、服务社会”为服务准则。学校开设课程包含儿童全身心发展趋势,以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精细动作、粗大运动等七大领域为主体开展全面康复课程,以阶梯方式鼓励孩子参与训练,开设企鹅班、海豚班、海星班、教育班,最终使得7岁前孩子可以进入正常学校随班就读,现已有5名孩子进入正常幼儿园随班就读。
在海豚班,记者走进教室,孩子们正跟着老师做康复动作,一个小男孩拉着记者的裤脚,不断扯动。随堂老师微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他的意思是想让你和他一起玩耍,经过康复训练的孩子,有的孩子会做出去拉你、拥抱你、推搡你、有的甚至是一巴掌打在你的脸上等动作,这都是他们友好的一种表示行为,想让你一起参与其中,只是现在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去表达,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老师接着告诉记者,相比刚入校时候有的表现一看到陌生人就哭闹,不让你靠近,现在再看到他们表现的一些友好行为,我们是欣慰的,和他们接触久了,你会发现他们是很可爱的,他们只不过是折翼的天使,每每看到他们的一点点的进步,我们老师都是满心的感动。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为了能更多的给孩子们提供家庭康复指导,每到假期之前老师们都会冒着雪雨,顶着炎热一个个去家访,为家长、孩子们带去家庭康复指导。我们很感激上天在给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感谢启明星的每一位辛苦付出的老师,解决了我们家长在家庭康复中的棘手问题,让我们度过了一个个安心的假期”。
“为了孩子,再辛苦也值得”
熙熙,一个智力三级的孩子,今年五岁了,进入启明星接受康复训练已有一年多时间。
熙熙的妈妈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孩子是个正常的孩子,这个小家伙的出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但是直到2岁八个月大的时候,仍不会说话。早在熙熙6个月大的时候,就发现他眼睛几乎不怎么看人,没有眼神的交流,当时也没有注意,只以为孩子太小,他会经常盯着你的嘴巴看发声,偶尔无意中也会叫一声妈妈,平时逗他玩,也会发笑,但是笑的时候很少很少。对于孩子的不正常表现,经医生诊断为先天典型的多动性自闭症,虽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我们还是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希望通过康复训练能使他好起来。说话间,熙熙妈妈眼角充盈着泪水。
“熙熙4岁的时候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通过一年的时间,现在他可以自行的穿衣,主动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增强了,可以说出一些简单的词汇。有时候我买菜回家,他看到茄子、黄瓜等蔬菜,他们学着我平时做菜的样子,用小刀去切,然后会撒上一些调味料。在学校里,他会喝完了杯子里面的水,再续上一杯,放在那里变凉,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去喝水。最让我感动的是,有次我无意间喊着我要穿鞋出门了,他竟然主动将鞋子拿到我面前”。熙熙妈妈微笑着说道。
“对于孩子的未来,只希望他能健康的成长,培养他生活自理的能力,一步步接近正常孩子,再苦再难也是值得的,更远的没敢去想......”熙熙妈妈难掩哀愁。
特殊儿童教育,任重道远
对于特殊教育事业在全国各地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发展困难,师资的缺乏,专业技术的系统化、规范化,社会舆论的合理化等问题,华声在线记者专访了启明星康复训练中心负责人尹红梅女士。
华声在线:您从事特殊教育这个行业,目前中心面临着哪些困难?
尹红梅:我在这个岗位上,结合多年的学习和探索,面临着一些困惑。师资的缺乏导致我们不能满足更多孩子的需求而不被家长所理解,现有的教师承受的康复课程压力较大,以至于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下去的少之又少;还有场地的限制,无法让我们开展更多的康复课程及增添更多的康复项目;再者,就是巨额的康复费用,使得贫困的儿童没法继续坚持康复而半途而废。
华声在线:对于入学的特殊儿童,目前学校有哪些优抚政策?
尹红梅:我们中心是经区残联批准,区民政局注册成立的一家公益性质特殊教育事业机构,对于符合条件的孩子,市残联给予一次半年1.2万元的经费支持,我们中心对于困难的孩子也有一定的优抚政策,但是后期的经费也是目前我们学校和困难家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华声在线:在未来的从事公益教育事业上,学校的研究方向是怎样的?
尹红梅:我们还将深入探索继续努力,现在学校正在探索研究的方向是多开发以增强显示技术为支持孤独症、智障儿童安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致力于发展孤独症、智障等特殊儿童在处理日常生活危险情景的应对、处理能力,并形成课本;发掘特殊儿童异常天赋,培养特殊儿童多方面兴趣特长,比如钢琴、小主持、绘画、音乐、舞蹈等,建立特殊儿童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
华声在线:目前,学校所要做的工作,以及未来几年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尹红梅:未来学校将发展成一所集康教结合、医教结合、特殊教育一体化、科技化发展的学校。学校将为此做好师资的培养、场地的建设及经费的筹集等工作。
[记者手记]
折翅的天使需要社会更多关爱
采访过程中,记者的内心也是满满的感动,被他们天真的笑容,被他们身边人的默默付出。他们均有不同的缺陷和障碍,但他们有与普通孩子一样纯真的心,他们热爱生活,追逐阳光,喜欢彩色缤纷。他们属于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关爱,更需要温暖,更需要尊重。一个微笑,一次拥抱,只要发自内心,他们一定能感受得到。
■记者 张超
作者:张超
责编:金灵
来源:华声在线
网址:衡阳:关注智障自闭儿童 呼唤更多社会关爱 https://m.mxgxt.com/news/view/1902238
相关内容
爱乐融聆听计划爱心大使杨紫:呼吁关注听障儿童不同年龄段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障碍
童蕾助力公益活动 呼吁关爱自闭症儿童
杨紫携手关爱听障儿童,听力健康引关注
“水哥”王昱珩回应曾患谱系自闭症,呼吁公众多多关注
“春日暖阳,伴星同行”长春早教学院参与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郊游活动
自闭症谱系障碍
传播爱,梅西呼吁关注失学儿童
用音乐滋养生命——音乐治疗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疗愈
岳阳早期密集干预就找星爸星妈 自闭症儿童康复康复课程「湖南星爸星妈健康科技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