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姓名与作品的法律保护:山寨明星问题与法律责任
011.山寨明星问题
1.1 ◇ 问题背景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然而,无论是官方还是明星,都不希望自己的 名声被滥用。对于明星而言,他们虽然热衷于街拍和摆拍以吸引眼球,参加各类活动也期待能人声鼎沸,但若发现自己的身份被 山寨明星冒充,甚至利用自己的名气谋取私利,那无疑是一种深深的侮辱。
近日,在苏州的一场商业活动中,一名冒充伍佰的“山寨明星”被粉丝当场揭穿,甚至引来了伍佰本人的注意。尽管该冒充者事后在脸书上道歉,但公众对此并不买账,对其行为表示强烈不满。
1.2 ◇ 法律与道德界限
那么,这种假冒明星演出的行为究竟会侵犯“正牌”明星的何种权益呢? 假冒明星演出可能侵犯明星的姓名权和著作权,也可能构成诈骗罪。法律界线需 清晰划分冒名顶替与合法模仿。明星又该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022.法律分析
2.1 ◇ 姓名权侵权
由于明星通常身价不菲且市场需求旺盛,因此难免会有人试图钻空子。同时,“山寨明星”的行为,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策划,都显示出其法律意识的淡薄,已然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民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擅自使用明星姓名即构成侵权;若假冒者利用其仿冒身份损害明星声誉,且证据确凿,明星有权 起诉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2 ◇ 著作权法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使用他人作品进行演出时,表演者(包括演员和演出单位)必须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相应的报酬。若演出组织者负责组织演出,则该组织者同样需要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相应费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即使某些“山寨明星”以真实身份参与商演,若未经明星及歌曲相关权利人的许可,擅自翻唱或表演明星的歌曲作品,这种行为也构成了明显的 著作权侵权。更何况,那些直接冒用他人姓名进行演出的行为,更是严重侵犯了原著作权人的权益,自然不可能向其支付任何费用。
2.3 ◇ 诈骗罪
“山寨明星”冒充真实明星,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欺骗观众购买门票或相关商品。当这种行为涉及到的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时,便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即属于“数额较大”,而3万元以上的则属于“数额巨大”。
033.总结与建议
3.1 ◇ 冒名顶替与模仿的区别
看完上述普法,小安还要进一步阐明, 冒名顶替与模仿有着本质的不同。若某人因模仿明星而获得知名度,随后以自身名义参与商业推广活动,并明确告知观众其与“明星本尊”并非同一人,则此类行为属于合法范畴,不构成欺诈或侵权。
3.2 ◇ 法律解决途径
综上所述,在面临类似的 侵权问题时,明星和消费者都有权 寻求法律途径来捍卫自身权益。然而,对于那些频繁变换身份、企图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利益的冒充者,其行为的抓捕和举证难度较大。因此,观众在发现可疑情况时,应尽量通过录像等方式 收集并保存充分证据。
举报/反馈
网址:明星姓名与作品的法律保护:山寨明星问题与法律责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902099
相关内容
法律语境下的“山寨明星”现象明星肖像权的法律问题与保护
死者姓名权的保护与限制相关法律问题浅析
浅谈法律之山寨明星现象
明星代言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明星代言的法律责任问题探析
解析法律之“山寨明星”现象
明星代言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oc
明星代言哪些行为需担法律责任(明星代言的法律问题)
明星肖像权法律问题研究:名人形象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