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法则,郝蕾为哈妮克孜发声:不红就是原罪,红了什么都对
郝蕾一句话把娱乐圈那层遮羞布扯得稀碎,"不红就是原罪,红了放个屁都是香的",这话糙理不糙,直接把行业里那点见不得人的潜规则给抖搂出来了。最近《无限超越班》里爆出来的事儿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哈妮克孜去《北上》剧组探班,就因为戴了个大框眼镜,直接被制片人张书维嫌弃"不够好看",角色就这么黄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憋屈,人家是去演戏的,又不是去选美的,戴个眼镜怎么了?
当时现场那叫一个尴尬,张书维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理所当然,好像演员就该跟橱窗里的模特似的,必须360度无死角。郝蕾在旁边听着,眉毛都快挑到发际线了,心里估计早就骂开了花。这姐们儿也是够刚,没直接拍桌子,就轻飘飘撂下一句"听听就好了,甚至可以不听",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这行的规矩就是看人下菜碟,你不够红,连呼吸都是错的。

这事儿要放在当红流量身上,指不定还能被夸成"有个性"。想想那些顶流们,穿个拖鞋去片场都能被粉丝吹成"真实不做作",要是换个十八线小演员这么干,保准被骂"不专业"。这差别待遇,跟咱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势利眼简直一模一样。有钱人打个嗝都有人说是香的,普通人吃个饭吧唧嘴都要被嫌弃,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双标"吗?
哈妮克孜当时心里肯定拔凉拔凉的,戴个眼镜怎么了?她是去演戏的,又不是去选美比赛的。可没办法,这行就是这样,不够红连争辩的资格都没有。反观郝蕾,人家有作品有资历,早就不靠讨好制片人吃饭了,想说啥说啥,这份底气可不是谁都有的。这让人想起黄渤那句话,"当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这话放在娱乐圈简直再贴切不过。
其实这种看人下菜碟的事儿在圈里早就见怪不怪了。早年间有个导演说过,他们选角的时候,对新人演员那是鸡蛋里挑骨头,对当红明星却是骨头里挑鸡蛋。新人试镜要准备七八段戏,大牌演员能来就是给面子。新人拍戏迟到要被骂耍大牌,大牌演员迟到那叫"艺术家的个性"。这种差别待遇,跟菜市场买菜似的,新鲜的抢着要,不新鲜的白送都没人要。

要说这行最现实的,还得是那些幕后工作人员的态度。同一个剧组里,对待不同咖位的演员那叫一个天差地别。大牌演员的房车永远是最新款,助理配三四个,连盒饭都是特制的。小演员可能连个休息的椅子都没有,盒饭还得自己排队领。有次拍夜戏,组里给大牌演员准备了暖宝宝、热饮,新人演员冻得直哆嗦也没人管,最后还是场务看不过去,偷偷塞了几个暖贴。
这年头想在娱乐圈混,光有实力还真不够。没红之前,你再努力也白搭,红了之后,干啥都是对的。有个选秀出身的歌手,没红之前参加节目被评委骂得狗血淋头,红了之后上同一个节目,评委立马改口夸"有特色"。这变脸速度,比四川的变脸绝活还快。难怪有人说娱乐圈是最势利的地方,比银行还认"存款",只不过这里的"存款"是流量和热度。
要说最惨的还是那些半红不紫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个演员朋友说过,他演配角的时候没人搭理,演了个爆款剧的男二号后,突然多了好多"朋友",连八百年不联系的小学同学都冒出来了。结果下部戏反响一般,这些"朋友"又集体消失了。这起起落落,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心理素质不好的真扛不住。

观众们也别光看热闹,其实咱们平时不也这样?追星的时候,自家偶像穿啥都好看,对家偶像穿啥都土。网上那些粉丝互撕,说白了不就是"我家哥哥最棒,你家哥哥算老几"。这种心态跟圈内人看人下菜碟其实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咱们是观众,他们是业内人士罢了。
要说这事儿最讽刺的是什么?是那些曾经被嫌弃"不够好看"的演员,后来红了之后,同样的长相反而被夸"高级脸"。有个女演员早年试镜总被说"不够漂亮",结果后来走红,同样的五官突然就变成了"辨识度高"。这前后的评价差距,简直比整容效果还明显。难怪有人说在娱乐圈,红不红才是最好的整容术。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娱乐圈不过是把这些规则放大了而已。在这个看流量的时代,数据就是王道,热度就是真理。有人把这叫做"现实",也有人把这叫做"势利",但不管叫什么,这就是这个圈子的生存法则。想要打破这个规则?除非你能像郝蕾那样,用实力说话,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听你说。
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网址:娱乐圈法则,郝蕾为哈妮克孜发声:不红就是原罪,红了什么都对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96103
相关内容
戴眼镜被换角?哈妮克孜遭制片人嫌弃,郝蕾怒批“不红是原罪”女明星哈妮克孜落泪:不红就是原罪?
郝蕾揭露娱乐圈内幕,不红是原罪,红了什么都对,流量决定一切
郝蕾为哈妮克孜发声
```markdown 郝蕾戳破娱乐圈残酷法则:不红即原
郝蕾太敢说,怒怼行业潜规则,不红是原罪,流量演员却横着走
郝蕾一针见血:“不红就是原罪”道出娱乐圈真相!
哈妮克孜因戴眼镜探班被换角:娱乐圈“颜值审判”背后的残酷真相
哈尼克孜自曝因戴眼镜被换角,郝蕾暖心回应
素颜戴眼镜被换角,郝蕾揭开娱乐圈最荒唐的“颜值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