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熙周深音乐节超时争议引发粉丝大战,流量冲击音乐初心
常州太湖湾音乐节,本应是抛开烦恼、纵情声浪的伊甸园,结果硬生生被罗云熙和周深两家拥趸给顶上了风口浪尖。导火索嘛,简单来说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差”:罗云熙那边略微“超纲”,挤占了周深团队的设备校准时间。可就这几分钟,像摁下了饭圈大战的启动键,活生生把一场音乐节异化成了“分秒必争”的修罗场。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赛博朋克?音乐节,本就该是释放多巴胺的出口,现在却搞得像社畜打卡,锱铢必较。但剥开这层略显荒诞的表皮,底下埋藏的,恐怕是整个音乐节生态,乃至泛娱乐领域,都面临着的一些锥心刺骨的症结。

如今的音乐节,和往昔那种遗世独立、文艺范儿十足的格调,似乎渐行渐远了。曾几何时,它是独立音乐人的精神家园,现在呢?瞅瞅音乐节的嘉宾阵容,泰半都是跨界艺人,流量担当。说白了,金主爸爸也要回本的,谁能呼风唤雨,谁就能C位出道。援引《2024中国音乐节产业报告》的数据,跨界艺人的票房虹吸效应超过了70%,这冰冷的数字,足以一窥全豹。

但问题也如影随形,流量是到位了,音符呢?有多少人是真正为音乐而来,又有多少人只是为了隔空舔屏自家“墙头”?当音乐节沦为大型线下应援,那时间分割、舞台呈现,自然就成了粉丝们显微镜下的焦点。罗云熙“溢出”几分钟,周深少了点调试buffer,这在粉丝眼里,可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直接升级为“偶像权益保卫战”。

更令人忧虑的是,这股粉丝经济的暗流,似乎正在蚕食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坊间传闻,有音乐节主理人叫苦不迭,有些粉丝会预先架好“监控摄像头”,一旦发现自家idol超时,立马化身“键盘侠”,逼迫主办方低头认错、割地赔款。这哪是享受音乐啊,这简直就是把饭圈那套搬到了现实世界啊!倘若“人多即正义”成了潜规则,那以后谁还潜心雕琢作品?直接比拼谁家氪金能力强得了。

与大众认知相悖的是,独立音乐人的处境,实则举步维艰。流量明星空降,票价水涨船高,普罗大众可能就被挡在了门外。更令人扼腕的是,独立音乐人的演出机会也在断崖式下跌。有位玩民谣的朋友向我倒苦水,现在音乐节只认流量,他们连资格审查都过不去。

当我们惯性地将病灶归结为“粉丝戾气太重”、“主办方唯利是图”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诱因?即,整个行业对“优质音乐”的评判天平,是不是失衡了?过去我们评判一个音乐节的优劣,考量的是音乐本身的质感、现场氛围的营造。而今呢?似乎只剩下冷冰冰的票房数据和热搜榜单了。

归根结底,音乐节不能只盯着KPI,得有点理想主义的底色。主办方要支棱起来,设立严苛的“超时惩罚机制”,超出时间就扣钱,情节恶劣直接拉黑。艺人也要恪守职业操守,别把音乐节当成自家后花园,想怎么freestyle就怎么freestyle。粉丝们也该冷静一下,别动辄剑拔弩张,多关注音乐的内核,少一点粉圈的戾气。

整个行业也需要一次刮骨疗毒,是不是应该建立一套更加健康的评价体系,不仅看营收报表,也考察艺术造诣、现场感染力,给那些真正有才华的地下音乐人更多出头的机会。

罗云熙和周深的这场“时间争夺战”,说到底,是流量至上时代音乐节的一个切片。它警醒我们,当“唯金钱论”凌驾于“艺术至上”,当“粉丝内战”撕裂了行业伦理,这个圈子,真的应该扪心自问,初心何在?毕竟,大家蜂拥而至音乐节,是想被音浪裹挟,而不是来看粉圈械斗的。这场“时间之战”,终将拷问行业对本真的坚守。
举报/反馈
网址:罗云熙周深音乐节超时争议引发粉丝大战,流量冲击音乐初心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92538
相关内容
超时13分钟引发粉丝大战 罗云熙周深音乐节流量之争音乐节“超时”引争议,罗云熙与周深粉丝大战升级!
罗云熙周深音乐节争议:超时引发的粉丝骂战背后真相!
罗云熙与周深音乐节现场“超时”引发粉丝争议,背后真相令人深思!
音乐节超时引发争论,罗云熙与周深联手回应
罗云熙超时13分钟致周深被压缩?音乐节时间管理引粉丝对峙
罗云熙周深音乐节争议引发粉丝骂战,官方联合声明回应
罗云熙与周深的超时争议:音乐节背后的粉丝心结
音乐节变“饭圈战场”?罗云熙周深“超时之争”背后的流量困局
音乐节引发的骂战:罗云熙与周深的粉丝对峙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