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来往V5.0强化社交 腾讯对此“不予置评”
2014年04月18日 16:01 来源: 法制晚报 王伶玲
“我们期望每位用户都能通过扎堆参与好玩的事,发现有趣的人。”4月16日,在来往V5.0版本上线沟通会上,来往负责人邹孟睿表示。
记者了解到,全新改版的来往将改变原有的熟人社交模式,重塑多元化社交图谱。同时,在来往V5.0版本上,扎堆将成为最核心的功能。
此外,来往5.0将公众账号直接升级融入扎堆,把公众平台信息与扎堆结合在一起。点击进入该公众账号的公众扎堆,即可查看该公众账号更多内容。
这一功能不免让人将其和微信功能联想在一起。对此,腾讯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来往新版启动“419宇宙扎堆节”
据阿里巴巴方面介绍,新版来往扎堆增加了认证标示及堆主身份认证标示,扎堆中也可查阅其粉丝数量、热度等。在扎堆堆主权限方面有所提升,堆主可自行发起投票和抽奖,在个人扎堆中发起活动。在此基础上,敲门、签到、阅后即焚等功能均融入扎堆,这也意味着堆友可以更明晰地了解扎堆内容,并更为容易地找到兴趣相同的小伙伴。
其中,用户关注的所有扎堆动态均可在一级页面上直接浏览、直接进行评论,并可以一键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让扎堆堆友更畅通无阻地交流。
在宣布版本升级的同时,阿里巴巴同时宣布一场史无前例的419宇宙扎堆节即将启动。在4月19日-21日期间,将有数千个特色扎堆同时在线上开展活动,有非常明确的主题如“厨房里的F叫兽”、“辞职去旅行”等。来往方面表示,希望让每一个用户基于共同兴趣或者话题展开互动,从而建立更广泛的社交圈,交到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据悉,来往推出半年时间来,每日人数以万人为单位平稳增长。数据显示扎堆为主要用户增长的来源,用户平均关注扎堆人数多达5—10个。 其中,旅游美食、明星名人、时尚生活、读书学习等类别的扎堆中,已涌现出上百个人数过十万的扎堆。一些小众扎堆如2B铅笔画、我爱和田玉、乐享垂钓、最爱多肉植物、裸睡帮等等,堆友均拥有极高的参与度。
记者注意到,新版来往上线后,其扎堆功能直接将目标指向了微信。微信朋友圈主打通讯录熟人交际,让刷状态成为手机党每天必备功课。
来往扎堆则主打轻熟人兴趣社交,并声称“一生中最想认识的人,一辈子的伴侣,最知心的好友,可能还不在你的通讯录上”。目标直指微信。
对此,腾讯相关人士表示,微信和来往的定位不同,对于来往的升级版“不予置评”。虽然表面上很平静,但是微信和来往的暗中较劲并未停止。就在本周,腾讯旗下应用宝推出了扫码送红包活动。
据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商务市场总监胡皓介绍:“安卓手机用户只要用微信扫描身边出现的红色二维码,通过腾讯应用宝成功安装应用软件,即可领取微信红包,最高金额达200元,并保证100%得奖。
同时,用户每安装3个应用,还可再获得1次抽奖机会,赢取包括iPhone5S、三星Note3在内的总价值超千万的数码大奖。用户还可以把红码拍照分享到朋友圈、QQ空间各处,赠送好友红包,重温新年微信红包狂欢热情。”
看来,一场在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国内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社交之争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 外汇局:确实出现资本流出 但不属恐慌性外逃 · 9月结售汇逆差近7000亿元 四季度降准可期 · 央行开展200亿元逆回购 规模创逾3个月新低 · 资产质量承压 上市银行三季度业绩增速料放缓 · 不良贷款规模创新高 不良资产证券化需把握"火候" · 前三季度证券印花税2051亿元 股民人均贡献2147元 · 第三季度GDP增速跌破7% P2P平台应如何应对? · 叶檀:楼市销售上升缘于货币恐慌与贪婪 · "假信托"事件发酵 "公告"与"澄清公告"引争议 · “双十一”遇上快递实名制 今年网购收件会晚吗? · 微信开收转账手续费 每月累计转账超2万开始收费 · 二手车电商“疯狂”烧钱或难持续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阿里来往V5.0强化社交 腾讯对此“不予置评”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88985
相关内容
阿里叫板腾讯 “来往”或重蹈“旺信”覆辙阿里对腾讯说了“滚”吗?
8年对峙,腾讯阿里“握手言和”?
阿里腾讯世纪大“和解”,马云马化腾“化敌为友”
为了对抗阿里!王兴已离不开马化腾?
传马化腾和阿Sa秘密交往 马化腾称不属实
腾讯阿里相爱相杀简史
阿里腾讯走到了命运转折点?
阿里为何如此在意社交?支付宝的朋友圈里,财务和社交真的能融合么
阿里腾讯“化敌为友”,究竟为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