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要当KOL”

发布时间:2025-11-21 14:40

因为从事行业的原因,我每天的工作中需要和各种各样的KOL打交道,各种Level,各种背景,各种国别(是的,我的好友名单里最妙的是有一个会说中文,会打中文中文字的黑人抖音美妆网红……如果经常看抖音的同学应该知道我在说谁)

等一等,话说到这里,还没解释何为“KOL”?

KOL,是“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的缩写。大家通常会和“网红”(influencer)混为一谈,其实他们有很多重合的部分,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本期我们不赘述,如有机会,以后详谈。

入行一年来,我的微信好友名单里“KOL”这个分组已经已经有了400人+

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有时候,我觉得KOL圈子,就像娱乐圈。不断有新的人进来,老的人“消亡”。

不断有热点,就不断有人为了博出位去踩热点,尽管有些时候踩了一场空。

但万一呢?还是有非常多既得利益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别忘了,“KOL/网红”这可是连续两年成为大学生们最向往的职业之一。

-

曾有一位我的小学妹Z,化学专业背景,非常热衷于化妆品,想要靠自己的专业背景成为一名合格的“成分党”测评达人。我问她为什么想要做这件事?要知道,她可是她们专业TOP 10的学霸。她思忖了一下,告诉我,

“师兄,我想不受约束。我从小到大,都在我爸妈的影响下成长。你看,连我现在的化学专业也是我妈为我选的,她当初跟我说女孩子学这个,不容易“变坏”,而且可以往医药方面发展,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我很无奈的笑了一下,因为这句话里我也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她接着对我说:

但我已经大三了,我还是不热爱化学。我能把专业课考好,但你要让我真的像专业里的其他师兄师姐一样去相关单位上班。我真的做不到。可是,我喜欢美妆,每次和舍友去天河城的丝芙兰专柜买护肤品,我都能像一个药剂师一样帮她们分析里面的成分。我看网上有很多这样的UP主(B站词汇,表示更新视频的博主),她们通过分析成分,不仅可以帮助粉丝选购产品,而且自己也有收入。更吸引我的是,他们很“自由”,这样的生活不用打卡,不用面对单位里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

当时,我差点没忍住爱给别人泼冷水的性格,想要“怼”回去。

但转念一想,多说无益,说不定人家真的能成为第二个kenji呢?

但KOL真的如Z学妹所描述的这般光鲜亮丽,自由开心吗?

也许会有,但不尽然。

至少,从我观察到的现状来看,你问大多数非顶级KOL一句

“你幸福吗?”

他们大概都会回复你

“我不姓福,我姓王”

KOL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产业了。从最开始我们熟知的一个个名字,“GOGOBOI”“黎贝卡”“包先生”到现在b站上每天涌现出来的新鲜血液,让人不免感叹,这股势不可挡的浪潮比长江水更新得还快。

但死在沙滩上的,除了“老KOL”以外,不免还有很多没想好,就执意要出发的“新生代KOL”。

-

举个例子,D小姐。

和D小姐认识完全是由于工作需要,这位D小姐最开始混迹在b站(当年B站还没没落的时候,这是我搜集KOL资源最重要的平台)。在D小姐的视频里,她自述自己是一个处于gap year的美国留学毕业生,刚刚回国,所以和大家分享自己对于时尚和美容的穿搭。

这几乎是bilibili时尚栏目的标准配置了,花样的年华+姣好的面容+有一丝迷幻但又触手可及的背景,这样的“人设”不够惹眼,但绝对可以赢得一些初始的好感度。

尽管D小姐的视频剪辑粗糙,连“爱剪辑”软件的水印都懒得去除。

但凭借刚才提到的标准人设配置,在她的第三条视频上,我赫然看到视频标题为

“5000粉丝福利”

我心想:

嚯,难道又是一头风口上的猪?

-

出于职业需要,我建立了和D小姐的EPR关系。

但,“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下来”

很快,在一次和D小姐的对话中,我发现她其实是北京某高校的毕业生,只不过在“校招季”一直没有心仪的工作机会,最后索性“自主创业”,把自己打造成网红。

-

如果故事仅仅是这样的话,大概会被各位看客认为不值一提……

这位D小姐,还有其他的“骚操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私人微博刚好刷到了D小姐的微博,发布时间是“刚刚”。哟,还热乎着呢。

于是我好奇地点开了这位三期视频就能吸粉5000的女孩的微博?

非常明显,这篇微博是一条商业推广,推广的产品是一款贵妇精华,除了带上品牌宣传期专用的TAG(而且这样的tag往往都非常绕口,或者喜欢找同音字替换,比如“肌础”,“肌密”就是去年密度最大的两个护肤类同音tag案例)。

全篇都是“我发现了我挚爱的精华”,“我真的离不开它了”,“有了它,我的肌肤状态好得不得了,一夜回春”,全篇文章的溢美之词简直要吞没整个屏幕(这是关键,请看后文)。

一条发布时间是“刚刚”的微博,迅速拥有了400次转发,402条评论,412次点赞。我到时要看看你的【哔】里卖的是什么药?

结果令人咋舌的是,转发评论和点赞的用户名,都是大片大片的“微博用户20190101”这样的命名逻辑。文字内容除了非常简单的“漂亮!”,“买!”之外,竟然还出现了“我老婆吃了以后觉得很有效,晚上不停要”这样让人出戏的评论。

要知道,这可是一篇有关贵妇品牌的护肤品微博。

至此,我对D小姐的数据真实性打上了一个问号。

但数据造假,这几乎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行业内对这个话题都保持沉默,在这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行业,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KPI,所以我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

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却颇为有些意外。

由于我的闲鱼绑定了微信,所以它经常给我推荐一些“你可能认识的人”

有一次,我的名单里出现了D小姐的美丽自拍。

我点进了她的闲鱼主页:

嗯……很好……

“职业:公务员,地址:上海 长宁区”

这是D小姐的第三个版本身份描述了……

商品列表刚刚上新的就是她接商业推广的那款贵妇精华。产品描述里写到“这是商场打折时候拼单买的,小票和盒子都丢了,但保真,假一罚十,人格担保。由于我是干敏皮,但这款精华比较适合油皮使用,所以只能忍痛割爱了。可小刀,但一经卖出,概不退回”

这不免让人想到她在微博正文里写的那些“爱死了”,真的颇为讽刺和搞笑。

后来在一次饭局上,和一个同行聊天中,大家无意间谈到D小姐。没想到她的诡异行径连同行都有耳闻。但同行表示,这样的“骚操作”习惯就好。

以D小姐为例,她的一篇推广的数据造假成本大概是200元左右,但这个钱还比不上她推广价格的1/10。花点小钱,做一个漂亮的数据,这样广告主开心,自己也可以沉浸在“我红了”的美梦中,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广告主找上门。

这样“病态”的KOL绝非少数,D小姐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我曾看过很多这样的例子。许多女孩为了赚到快钱,辞职专心做KOL,在发展初期需要自己掏腰包去淘宝找代购买一些化妆品,包装一下说是自己去欧洲旅行时带回来的小礼物送给粉丝,以此激励粉丝数据增长。他们每天除了发愁“下一期推送写什么”(这个问题,我也愁呀(作点烟状))之外,为了“维护和品牌良好的关系”,还要忙于换上淘宝刚刚购买的小香风套装出席品牌活动,妄图能蹭上品牌和明星的热点,为自己的初始粉丝数再加把力。

看到这里,不免唏嘘。

KOL是一头风口上的猪,广告主喂给它猪饲料,各种平台负责把它吹起来,粉丝则想要从他身上“割肉”(找到合适的产品)。

但这只猪注了多少水,我们无从考究,怕就怕粉丝咬到猪肉的那一口,口吐白沫,倒地大呼一声

“这……这只猪……有毒”

(完)

PS:本文内容均为真人真事

2019年9月8日 在上海

河狸叔叔

网址:“我也想要当KOL”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85509

相关内容

要“攻略”海外KOL,先搞明白ta们在想什么
海外KOL营销:想要ROI不掉线,必须做好KOL组合打法!
当大牌投放时尚美妆KOL时,想的是什么?
当大牌在投放时尚美妆KOL时,想的是什么?
KOL网红合作一定要砸钱?这些花样也可以试试
营销案例精选:我们要扶植1000个广告圈KOL!
【KOL 营销攻略】当你考虑和 KOL 合作新品营销,这四个关键步骤需要了解|SocialBeta
kol内容运营(kol运营主要是做什么?KOL营销的价值是什么?)
视频号联盟也用KOL营销?KOL究竟有什么魅力?
【KOL 营销攻略】除了头部 KOL 之外,这些 KOL 也值得品牌关注|SocialBeta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