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平民化”意识分析——以《爸爸去哪儿》和《花儿与少年》为例

发布时间:2025-11-21 06:27

摘 要:2013年湖南卫视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等节目横空出世,本文将以《爸爸去哪儿》和《花儿与少年》为例分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平民化”意识。

2013年湖南卫视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横空出世,掀起了一股真人秀节目浪潮。从草根选秀到明星真人秀,大众的审美在发生着改变,不变的是节目的受众依然是普泛的平民。除了能满足大众的“私窥欲”以外,明星真人秀节目为何能够赢得满贯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主持人角色的淡化

汪涵在主持节目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主,是头脑,持,是一种技巧,人,是一种情怀。”主持人在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现在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已经被淡化,或者说已经消失。《爸爸去哪儿》节目中主持人角色完全被淡化,不再像传统的电视节目一样由主持人引导受众进行观看。节目丢开主持人的引导限制,除去广告词、画外音最多就是描述概况、介绍规则,期间村长出现贯穿节目,将五组嘉宾联系在了一起。整体节目实则没有主持人存在,将一切规则默认为客观存在的要求。节目中的嘉宾只是在规定情境下进行游戏或完成任务,也不会由观众决定自身的去留。一切都是公平的,并不存在任何人能够有权利决定对错输赢。主持人角色的淡化一方面不再以高角度的姿态引导受众观看,而是以一种平民化的选择视角;另一方面也给受众营造一种平等的感觉,没有人决定输赢对错,只是游戏规则、机制所致。

2 “平民化”的节目设置

《花儿与少年》节目组以明星旅游的形式录制。节目组把录制的旅游地点选在国外,行走的街道、居住的酒店、吃饭的餐厅并不像在国内那样到处都能遇到粉丝。另外如果现实生活中明星出国游玩身边可能会出现经纪人、翻译,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这些在节目《花儿与少年》中完全被颠覆,他们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合理计划路线、金钱、时间等。简单地说,这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经常旅游的方式——穷游。比如他们要算每天的支出,打车钱不够就乘公车,护照丢了也要去自己重新办理,去旅游景点也是自己排队买票……这样的设置就是把明星放在一个“非明星化”“平民化”的位置,使观众看到其实明星的生活与平民百姓一样,更从心理上拉近了与明星之间的距离。

3 何为真实?

真人秀的“秀”由英文“show”一词直译而来,英文翻译过来有演出、表演的意思,也就是说所有的真人秀节目都是有表演成分的。换言之,节目的真实性也是有虚假成分的。

中国综艺娱乐类节目近年来发展迅猛,在相互模仿和超越的过程中,节目越来越模式化,节目中的人也模式化,语言不再源于生活,而是源于以往的节目。真人秀节目应该是一种与“我”有关的感觉的节目。装在套子里的节目忽略人的本真,失去生命意义。

平民百姓的物质生活相比早些年越来越好,人们在追求物质丰盛的同时也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明星真人秀节目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于普通大众自身愿望的一种达成或对平民生活的一种影射。而当节目成型播放时,由于画面、音乐、剪接等技术的完美结合,给大众呈献出理想的生活状态,因而真人秀节目也引导大众去过一种理想的生活。比如《爸爸去哪儿》的爆火,提醒或满足了很多家长一直很想却因为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的一种心理愿望的达成;《花儿与少年》热播后,出国游玩成了更多年轻人的愿望。

真人秀节目成为电视节目后,俨然是已经被艺术化的电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不只是纯粹地展现现实生活中普通大众所经历的日复一日重复性的真实生活,而是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化的、偏理想化的生活。

“平民化”的节目是一种引导平民百姓生活的节目。而真人秀节目中的“真实”应当是普通大众理想世界里的完美生活。

网址: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平民化”意识分析——以《爸爸去哪儿》和《花儿与少年》为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84137

相关内容

浅析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营销策略—以《爸爸去哪儿》为例任务书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以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为例
“明星亲子互动”电视节目热播背后的社会学分析——以《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
《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特色分析.ppt
明星亲子互动电视节目热播背后以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
以编码解码的视角浅析明星真人秀节目——以《花儿与少年》为例
【编导论文】娱乐类节目在中国的发展(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特色分析PPT说课材料
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营销策略研究
解读电视栏目创新与变革——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