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用活用好档案资源,服务百姓讲好故事
或许在许多人眼中,档案意味着神秘、枯燥、默默无闻。然而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档案的世界,它伴随着人的一生,渗透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张家港市档案馆着力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先后获评“国家一级档案馆”“江苏省5A级数字档案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档案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档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基层治理的“好法宝” 助力乡村振兴
“非常感谢你们!纠纷解决了,现在我们邻里关系越来越好了。”几个月前,塘桥镇何桥村村民顾大保特意来到当地档案室,对档案员表示感谢。原来,数十年前,顾大保在村里承包了一片土地,随着长期种植生产,土地边界逐渐模糊不清,并由此与邻居产生了种种纠纷。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顾大保走进当地档案室寻求帮助。档案员了解情况后,很快为顾大保调出了他的土地确权档案,档案上详细记载了该地块的边界。凭借这些档案,顾大保成功与邻居达成一致意见。
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走进档案馆(室),享受到档案服务基层、化解矛盾带来的便利。围绕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张家港市档案馆抓好农村社保、医疗、教育、劳动就业等领域建档工作,并加大接收进馆力度。在锦丰镇联兴村档案室,100平方米的库房内保存了自1950年以来的各类档案3360卷7881件,其中有很多是反映村民建房、独生子女证办理、土地承包流转、收益分配、农村社保等民生类档案。目前张家港市基层单位建有专业民生档案50多类,已接收进馆30多类30余万卷,占馆藏档案总数的45%左右。张家港市村级年均利用档案25019卷(件)次,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满足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需要,也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张家港市档案馆扎实推进档案开放空间建设,鼓励、引导基层建立30多家村史陈列室、档案文化社区体验馆,依托丰富的乡村档案资源,开发有影响力、有深度的基层文化产品和档案文化项目。走进乐余镇永利村,一股怀旧之风扑面而来。为了让乡村档案文化更接地气,永利村将果园变身“时光宝盒”,建起不一样的“档案忆空间”。整个空间分岁月长廊、美丽乡愁、金色童年、红色加油站等区域,一样样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永利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这些不同年代的生活用品、劳动工具、老票据等,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永利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陈卓说,这些都是唤醒乡愁最好的物证。
2019年,张家港市被列入“全国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地区”。2023年,基于张家港市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的科技项目成功通过国家级档案科技研究项目验收,经验在江苏省、全国推广。
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 讲好张家港故事
“震撼、感动,这些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太有意义了!”“我们要学习他们立足本职、顽强拼搏的精神。”近日,南丰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一行28人走进张家港市档案馆,参观张家港籍名贤名人档案文献展,领略101位当地名贤名人不同凡响的人生。

张家港市档案馆创新载体阵地建设,开设张家港籍名贤名人档案文献展,并打造成张家港市党性教育基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传播红色档案文化。
张家港市档案馆加大红色档案资源抢救、征集和保护力度,大力挖掘红色档案时代价值,开发红色档案成果。去年3月,张家港市档案馆与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致敬最可爱的人”红色档案主题展,展览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口述视频、实物等各类档案资料,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该市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235名老兵的风采。这个红色档案主题展览,就是对近年来抢救性保护红色档案资源成果的集中呈现。张家港市档案馆指导完成424卷张家港籍烈士档案的归档整理和移交进馆工作,以及红色专题数据库建设;完成205件老兵手模实物、老兵寄语捐赠进馆;建立157位老兵口述史料专题数据库,口述文字稿21万字、时长2940分钟、口述照片6745张。
张家港市档案馆积极引导该市各区(镇、街道),依托区域红色资源,推进档案文旅融合,打造红色档案研习路线。在锦丰镇福利村老围埭,红色广场、红船、红色画廊等景观,吸引众多研学团打卡,为青少年了解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了良好的学习交流阵地。同时,张家港市档案馆引导各单位、各部门挖掘身边红色资源,聚焦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老专家代表,建成红色档案810户,并组织开展红色家庭档案评比会,以新媒体专栏、直播互动访谈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让红色“传家宝”从“小家”走向“大家”。
“一键查”“掌上查”“不见面” 查档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移动端跃升
致力于提供基层群众查档便利,张家港市档案馆实现民生档案“一键查”,目前已完成全部区(镇、街道)、70%的村(社区)覆盖,打造全域范围内“平台联动、一站服务”的档案利用体系;建成市、镇、村三级覆盖的“民生档案共享服务平台”,将档案馆、市级重要民生部门、区(镇、街道)、村(社区)连成“一张网”,以“数据跑”代替“群众跑”,目前该市建有档案查询点185个,实现了“查档随时随地、阅档一键打印”;同时,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档案服务,提升跨区域查档便捷度。
张家港市档案馆开展“张家港移动端手机APP查档及电子出证系统项目”相关工作,全面对接“今日张家港”APP,出生、上学、婚育、入伍等8类民生档案实现线上闭环办理查询,实名认证、在线查档,通过身份证号匹配档案线索,电子验签、出具的电子证明文件与档案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目前相关模块已相继在“今日张家港”APP上线运行。
今年,张家港市档案馆将进一步完善“移动端手机APP查档及电子出证”系统,优化功能模块,扩充“自助查档”“申请查档”的资源库,深化档案电子出证及利用工作,提高“不见面查档”服务水平。

“及时跟进记录好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史,用活用好档案资源,发挥档案的价值,为中心工作开展献计献策。”张家港市档案馆馆长江建胜表示。#深度好文计划#来源: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档案馆 作者:陆祉霖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系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现代苏州》杂志特约撰稿
举报/反馈
网址:张家港:用活用好档案资源,服务百姓讲好故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81889
相关内容
如何用数据讲好故事走到观众身边 讲好百姓故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
家庭档案盛展 讲述70年来小家与大国的故事
“源来好创业”——各地推进青年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
用文艺讲好中华文明源头的故事
《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开机 邀请百位影视明星参演
421页pdf百度云资源是什么?用哪个阅读器阅读比较好?
蕉内如何用代言人讲好产品故事?|品牌案例
服务明星演讲稿(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