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产业链揭秘:从粉丝追星到信息贩卖的黑色网络

发布时间:2025-11-20 07:57

011.粉丝追星与信息泄露

近几年,粉丝在机场和火车站等公共场所追星,扰乱公共秩序。他们拥堵在出口处,占据公共通道,甚至为了能近距离拍摄艺人,与其他旅客发生争执,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那么,这些粉丝究竟是如何获取到艺人的出行信息的呢?又是谁在暗中贩卖这些艺人信息呢?

1.1 ▣ 粉丝追星行为

以张某为例,她曾是一名热衷于机场追星的艺人粉丝,喜欢拍摄艺人的照片。在多次拍摄过程中,她发现每次出发前,总有人向她询问是否愿意帮忙代拍。

1.2 ▣ 张某的代拍经历

随着代拍次数的增多,找张某代拍的粉丝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提出愿意付费请她专门代拍。于是,张某便走上了全职代拍的道路。为了拓展代拍业务,张某加入了不少代拍相关的社交群组。偶然间,她遇到了一位自称“张平”的陌生人,对方声称在航空公司工作,能够查询到艺人的航班信息。起初,张某对“张平”的话半信半疑,于是她决定先试探性地从“张平”那里购买了一位艺人的个人信息。令她惊喜的是,不到半小时就收到了该艺人的详细航班号和出行信息。张某立刻赶往机场,成功拍摄到了这位艺人。自此以后,她与“张平”之间的交易变得频繁起来。

022.信息贩卖链条

在此过程中,一位经常委托张某代拍的粉丝主动联系她,提出希望定期购买所需的艺人行程信息。这样不仅能节省追星成本,还能与更多粉丝分享拍摄机会。于是,张某欣然答应了这一请求。此后,张某逐渐采纳了这种盈利模式,即从“张平”那里购买明星信息,每条信息的价格在50至80元之间,然后再以更高的价格转售给其他人。据张平透露,起初他每条信息加价约100元进行转卖,但随着明星的受欢迎程度不同,最高时甚至能将信息加价至1000元左右一条。

2.1 ▣ 舒某的信息来源

2024年4月,张某因涉嫌非法交易公民个人信息被公安机关逮捕。经调查,他涉嫌非法买卖上百条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利总额超过2万元人民币。舒某在航空公司工作,非法获取并贩卖艺人信息。舒某,一位与张某长期交易的嫌疑人,一直使用“张平”的假名与张某联系。她能够获取艺人行程信息的关键在于,她在航空公司外包的客服公司工作,并能接触到航空公司的内部客服系统。通过该系统,她可以轻松查询到乘机人的航班信息和身份证号。在与张某的交易中,舒某会根据张某提供的艺人名字,在系统中进行查询并记录关键信息。

2.2 ▣ 法律后果

然而,航空公司外包人员理应遵守保密制度,禁止录音录像。但舒某利用其登录航空公司购票系统的便利条件,将信息记录在纸上,趁主管不注意时带出,再发送给她的下家以牟取私利。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舒某涉嫌非法获取。在审理过程中,法院查明,舒某非法获取了大量艺人的航班信息、身份信息等敏感公民个人信息,并将其贩卖给张某,非法获利高达131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的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遂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以罚金。同时,检察机关鉴于张某的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依法对其提起公益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张某支付公共利益损害赔偿款。张某和舒某因非法买卖信息受到法律制裁。3万元,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

033.社交平台的责任与治理

法院进一步判决,舒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同时,舒某需支付公共利益损害赔偿款13100元,并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就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此外,法院还禁止舒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航空客服代表类职业。

3.1 ▣ 灰色产业链暴露

大量艺人出行信息在社交平台上泛滥成灾。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社交平台上泛滥的艺人信息贩卖问题。这条涉及艺人信息贩卖的灰色产业链,不仅包括信息泄漏源头和倒卖信息的中间商,更暴露出网络平台在其中的责任问题。

3.2 ▣ 治理措施与建议

在社交平台上,记者尝试使用“飞机”的动画符号、航班缩写字母“hb”等进行搜索,立刻涌现出数十条相关内容,诸如“白菜价自查航班信息”和“自查10000个内娱明星的身份证号”等。当记者私信一个账号询问时,对方竟要求先转账1元才能加入明星航班信息群。转账后,记者随即被拉入另一个聊天群。群内艺人行程更新频繁,每隔几小时便有一组新信息,甚至包括近两天内即将出行的行程。30余位艺人的详尽行程信息,包括近期航班号、出发与到达时间等细节,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持续推进信息推荐算法的治理工作,发布了《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该通知强调,强调平台责任和对违法信息的全面治理。网络平台应完善算法在优质内容传播、违法行为识别发现等方面的社会治理功能。

同时,专家们指出,平台企业需进一步加强人工审核,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相关领域的治理能力。此外,相关部门与平台企业应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加大对发布违法、不良信息的账号持有人的惩处力度。专家们还强调,治理违法信息应从根本上着手,而非仅仅局限于处理违法帖子。帖子违法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根源在于账号持有人的违法行为。因此,必须深入挖掘账号背后实名认证的个人与机构关联,以实现标本兼治。

举报/反馈

网址:追星产业链揭秘:从粉丝追星到信息贩卖的黑色网络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81045

相关内容

追星产业链揭秘:从粉丝追星到信息贩卖的黑色网络
黄牛党的揭秘:从票贩子到明星信息的灰色产业链
明星行程黑市揭秘:从追星女孩到信息贩子的蜕变
艺人信息被贩卖 揭秘隐私泄露背后的产业链
追踪明星行踪,揭秘网络黑市:江苏网警破获贩卖高铁行程信息案
明星个人信息倒卖产业链:内鬼、黄牛和粉丝共舞
机场追星利益链,贩卖明星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揭秘“约炮”APP:从网恋黄昏走入诈骗极夜;曝光明星行程信息被贩卖的黑色利润链
明星信息贩卖背后:数据泄露来源难追踪,衍生代拍、刷关等产业
卖明星行程 追星变成追刑 信息贩卖黑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