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土地与清代埔里盆地的族群关系
发布时间:2025-11-20 01:09
董建辉 周慧慧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摘要:影响族群关系的因素是多元且复杂的,因时代背景不同,决定族群关系走向的力量也有所差异。清代台湾埔里盆地的族群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动,人口迁移、土地资源竞争成为影响这一时期族群关系的主要力量。埔里盆地的先住民为埔、眉二番社。清中期,平埔族群开始迁入,形成多族群杂居共垦的局面。之后,平埔族群不断蚕食先住民的土地资源,导致其生存空间严重压缩,最终难逃被同化或他徙的命运。清末实施"开山抚番"政策,吸引汉人大规模进入盆地开垦,平埔族群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并开始走向汉化,从而深刻地改变了此后当地族群关系的格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113);
关键词:移民; 土地; 埔里盆地; 族群关系;
移民_土地与清代埔里盆地的族群关系_董建辉.pdf
网址:移民、土地与清代埔里盆地的族群关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79861
相关内容
冉氏土官、土司与酉阳民族关系述论湖南媒体:刘强东、冯小刚等人寻祖的湘潭是移民生息的好地方
浅析20世纪荷兰殖民地印尼地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传播
打卡蟳埔村:簪花围与蚵壳厝成就“民俗热”
李土司家族与道教关系初探
杨福泉:略论滇西北的民族关系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
马来、印尼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比较
茶马古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作用——以木氏土司与茶马古道关系为例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