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邹文怀、李小龙的恩怨纠葛

发布时间:2025-11-18 15:14

邵逸夫、邹文怀、李小龙三人是香港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香港50年辉煌的电影历程。然而,三人之间却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商业传奇邵逸夫是香港电影界的元老,他亲自打造的“邵氏兄弟”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电影圈巨鳄,邵逸夫在香港影视界的地位,相当于杜月笙在旧上海滩的地位。邹文怀曾是邵逸夫的得力助手,“邵氏兄弟”公司的二把手,后自立门户,创造“嘉禾”影业公司与“邵氏兄弟”分庭抗礼,并引领带动了香港电影红利分销模式,被称为香港电影教父。至于李小龙,知名度就更高了,他是个武术家,电影明星,带功夫带进好莱坞的“第一人”。

那么,这三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时间要推到1970年,这一年是三人重合的一年。

这一年,邹文怀向邵逸夫提出了辞呈,原因很简单,做得太多,收入太少。

邵逸夫同意了,但一世英名的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放了一头在不久后威胁到自己在影视界地位的“大老虎”。

香港电影界“皇帝”,“邵氏兄弟”掌门人邵逸夫

离开“邵氏兄弟”后,邹文怀凭借着人脉,能力,经历很快创建了“嘉禾”影业公司。

这一年,在美国待厌倦了的李小龙放出风,要回香港拍电影。

此时的李小龙可谓如日中天,虽然在好莱坞没闯出什么名堂,但凭借武术,他的名声响彻海外,所以,香港的各大电影公司都纷纷抛出了橄榄枝。

不过,想要邀请李小龙可不是容易的事,李小龙有着自己的标准,他提出:个人片酬1万,制作经费不少于60万等要求。

李小龙

1万的个人片酬,60万的制作经费,与现在动辄上亿,日薪上百万的一些内地演员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因此,吓退了一大批电影公司,只剩两家,便是“邵氏兄弟”和“嘉禾”。

那么,当时李小龙是什么态度呢?相较于刚刚成立的“嘉禾”,他自然是更青睐资金雄厚、更有威望的“邵氏公司”了。

不过,李小龙的态度有些一厢情愿了,对于他提出的条件,“邵氏兄弟”掌门人邵逸夫并不当回事,反而一再强调,必须依照公司规矩办事,必须要签订长约,支付固定薪酬。在他看来,这就是规矩,不容破坏和质疑的规矩。

面对强势的邵逸夫,李小龙做出了让步,不过提了个要求,先把剧本寄到美国,至于薪酬可以再商量。但,邵逸夫这次托大了,他坚持要李小龙回来面谈。这让心高气傲的李小龙非常不满,当即表示不与其合作。

而邹文怀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马上行动起来,立即派人去美国游说,并表示,电影上映后,会给李小龙分红。

邹文怀和李小龙

李小龙看到邹文怀诚意满满,就同意加盟“嘉禾”,实际上,此时此刻的“嘉禾”的日子并不好过,“嘉禾”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为《独臂刀大战盲侠》,这部电影虽然大获成功,但有点蹭“邵氏兄弟”拍摄《独臂刀》的意思,因此,怒不可遏的邵逸夫以侵犯版权为由,将“嘉禾”告上了法庭。

“嘉禾”为了打这场关系,总共花费了上百万的港币,要知道,邹文怀的启动资金才40万港元,此外,邵逸夫还利用庞大的院线资源,封锁嘉禾电影上映。

不过,邹文怀还是破釜沉舟,诚邀李小龙,事实上,这在当时看起来更像是一张空头支票。

事实证明,邹文怀不愧为香港电影教父,眼光之毒辣,远超邵逸夫。

1971年,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上映,票房达到惊人的350万港元,一举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1972年,李小龙为“嘉禾”出演的第二部电影《精武门》横空出世,票房更是冲到了443万美元。

“嘉禾”也凭借着两部电影,坐稳了香港电影界的江湖地位。成功后的邹文怀并没有食言,在电影获得成功后,按照之前约定的比例,分红利给李小龙,从而开启了香港演员分红制度的先河。

李小龙拍摄精武门

此外,邹文怀创新了另外一种方式——“嘉禾”公司“卫星制度”,他与李小龙在美国合资创建了一家新公司,作为李小龙电影的拍摄,制作和发行机构,双方各出资一半,均分股权。

这两种创意,无疑为“嘉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之后,洪金宝、成龙、徐克等人纷纷归附在其旗下,“嘉禾”也借此,成功将“邵氏兄弟”从香港电影的王者宝座上拉下马,取而代之。

为什么,邵逸夫会将李小龙“拱手相让”给邹文怀?有人说,是邵逸夫太小气了,但邵逸夫的善举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会为了一点小钱,而错失人才,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不容他人,特别是员工,手下的演员影响自己的权威。

巅峰时期的“邵氏兄弟”掌握着香港电影的半壁江山

他认为他是香港电影界的皇帝,一切规矩都要按照自己的来,所以对于李小龙这种“藐视”自己权威的人,自然是不屑一顾的,事实上,邹文怀选择出走,亦是有这方面的原因。而正是这种“权威”,在50年代60年代造就了“邵氏兄弟”的霸主地位,也成为“邵氏兄弟”走下神坛的关键绳索。时代在变,电影市场的规则也在变,邵逸夫的固步自封,为“邵氏兄弟”的没落埋下了地雷。

而邹文怀能够在“邵氏兄弟”围剿下完成绝地逢生,与他远大的战略眼光分不开,与他的豁达大度,善于妥协,懂得利益割舍分不开。

当然,三人的恩怨纠葛并未因李小龙加盟“嘉禾”而结束,1973年7月,李小龙在邵氏当红女星丁佩的家里离奇去世,这再次将三人提升到话题的热点,有人怀疑,是“邵氏兄弟”因为不满风头被“嘉禾”和李小龙夺走,所以暗中使坏。当然,这是一个谜案,真相可能会永远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至于邵逸夫与邹文怀的明争暗斗,还要持续十几二十年,直到1987年“邵氏兄弟”停产结业,1999年“嘉禾”重组易主,才烟消云散。

举报/反馈

网址:邵逸夫、邹文怀、李小龙的恩怨纠葛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77107

相关内容

香港演艺圈巨头恩怨,邵逸夫的步步紧逼,造就嘉禾的辉煌
邵逸夫的影视王国 因钱“错失”李小龙
嘉禾创始人邹文怀逝世,曾栽培李小龙、成龙等众多电影巨星
香港电视台往日恩怨,嘉禾与邵氏的争斗,邵氏错失两大将才!
邵逸夫捧红狄龙姜大卫 保守错失李小龙
邵逸夫曾因观念保守错失李小龙
邵逸夫捧红狄龙姜大卫 因保守错失李小龙
邹文怀谈李小龙:别人问他和王羽谁厉害,李小龙却没有直接说
电影界泰斗邹文怀逝世,生前曾捧红过李小龙等众多国际巨星!
邵氏电影为何没落?只因邵逸夫太过“精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