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称“桥梁疯子”,如今被誉“爱国英雄”!邵逸夫让人又爱又恨

发布时间:2025-11-18 15:00

说起“逸夫楼”,不知道的可能不多。大到大学小到乡村小学,这三个字几乎成了中国校园的标配。建了那么多“逸夫楼”的邵逸夫,可不仅仅是个慈善家,他还是香港影视圈的传奇人物!一手打造了无线电视的黄金时代,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让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他的“逸夫楼”不是简单的砖瓦,它代表了一颗回报祖国的真心。

另一个同样让人敬佩的名字是胡应湘。他不是明星,却是“大桥之王”。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这些看似普通的建筑背后,可是胡应湘砸下了大半生心血建成的。但别以为他们的故事全是光鲜亮丽的,背后那些起伏跌宕,跟看电影一样精彩。胡应湘为了修桥,跟李嘉诚怼上了,还差点破产。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商界大佬的爱国传奇,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

邵逸夫:明星们又爱又恨的老板

别看邵逸夫是个大慈善家,作为老板,他可一点不“慈善”。当年邵逸夫旗下的无线电视是香港娱乐圈的“黄埔军校”,无数明星从这里走出去。不过,这位老板对艺人管得那叫一个严,合同条款苛刻得让人头疼,连一块钱的分红都斤斤计较。有人说,邵逸夫的“抠门”就是他的生存法则。毕竟,他得靠这些钱养活整个公司,才能有能力捐助祖国的教育。

但有趣的是,这么“抠”的邵逸夫,赚钱了却一点不吝啬。他的捐款总额高达47.5亿港币,这些钱都用在了学校和科研项目上。对艺人抠,对祖国大方,这样的双面邵逸夫,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胡应湘:修桥修到倾家荡产

说完邵逸夫,再来说说胡应湘。这位“桥梁之王”的人生就像一部奋斗史。他是建筑师出身,后来成了地产商,光靠自己的脑袋在香港打拼出一片天。可胡应湘最让人佩服的,不是他多会赚钱,而是他为了修桥,能不惜一切。

上世纪90年代,虎门大桥开建。胡应湘说:“我出10亿先修,钱不够再想办法。”结果工程没过半,他的钱就花光了,只能四处借钱、卖房子,甚至借高利贷来填坑。后来他真的建成了虎门大桥,还兑现承诺把它无偿捐给国家。对胡应湘来说,钱是赚不完的,但国家的桥却不能不修。

和李嘉诚的商业大战

胡应湘为了修桥还跟香港首富李嘉诚杠上了。2001年,他提出建港珠澳大桥,但李嘉诚极力反对,原因很简单:修桥会影响他港口的生意。双方为了这个项目僵持了好几年,李嘉诚派出干将公开炮轰胡应湘,直说:“你修你的桥,别挡别人的路。”

但胡应湘也不是吃素的。他联合了何鸿燊、李兆基等几位商业大佬,直接绕开李嘉诚,硬生生把港珠澳大桥建了出来。这座大桥在2018年交付使用,如今成了珠三角的标志性建筑。胡应湘不仅赢了商业战,还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爱国商人。

从巅峰到低谷,胡应湘没认输

当然,胡应湘也有跌倒的时候。90年代末,他在泰国投资的高速公路项目因为资金问题停工,对方还要求他赔偿巨款,搞得合和实业差点破产。尽管这样,他没有放弃,硬是顶着债务压力坚持了下来。这种“拼到最后一口气”的精神,可能就是他能东山再起的原因吧。

结语

邵逸夫和胡应湘的故事告诉我们,商人不是只会赚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出力,证明了“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商”这句话。他们一个建“逸夫楼”,一个修大桥,看似不同,却有着相同的爱国情怀。

当然,邵逸夫的“抠”和胡应湘的倔强也让他们的形象更真实。正是这样的性格,才让他们在商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又能在事业巅峰回馈社会。对于这些传奇人物,我们或许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赚钱很重要,但为国花钱才是真正的价值。”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自己的领域也能做点“为国为家”的事情呢?不一定是修桥建楼,哪怕是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小事,也是一种爱国情怀。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传奇,就是你呢!

举报/反馈

网址:曾被称“桥梁疯子”,如今被誉“爱国英雄”!邵逸夫让人又爱又恨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77068

相关内容

邵逸夫曾因观念保守错失李小龙
邵逸夫与金庸半个世纪友情.doc
邵逸夫和他的男星女星们
邵逸夫的影视王国 因钱“错失”李小龙
揭邵逸夫背后女人 与方逸华相守半世纪
邵逸夫传奇谢幕 一生如戏(图)-文化名人-人物频道-中工网
邵逸夫被誉为“娱乐界教父” 因保守错失李小龙
邵逸夫生前与孩子关系冷淡 两儿皆退出影视产业
邵逸夫养生有道 曾向曾荫权传授长寿秘诀
捐款没有李嘉诚多,在香港却被尊称六叔,邵逸夫凭什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