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演员成带货新宠

发布时间:2025-11-17 23:25

撰文 | 程书书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豆包AI

当爆款短剧中的“霸总”、“太奶奶”走进品牌直播间,他们能带来多少流量?又有多强的消费号召力?

10月份,“短剧一哥”柯淳空降十月稻田直播间,一小时便吸引超10万观众同时在线,创下该品牌近90天的销售额巅峰。无独有偶,凭借《深情诱引》跻身热门短剧演员的何健麒,在babycare的直播间内同样斩获超百万元销售额,且粉丝热情在直播结束后仍持续发酵,带来近20万元的额外下单。

更为创新的卖货场景正在被开辟。前不久,《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3》上线当日,该剧主演李柯以、王培延将薇诺娜直播间直接“搬入”剧集的故事线中,通过情景化表演,彻底模糊了剧情内容与商业推荐的边界。

这标志着短剧演员的带货模式,已从简单的站台代言,进化到了“角色即场景,剧情即卖点”的深度融合阶段。

图源:直播回放截图

从合作频率来看,何健麒自今年10月起便以高频节奏联姻蜜丝婷、羽西等多个品牌;柯淳则自6月起保持每月一品牌的稳定拓展,合作范围横跨食品、洗护等多个领域。从合作策略上,品牌方不再满足于单点合作,而是转向“批量采购”流量效应,比如羽西品牌在8月一次性官宣王凯沐、沉思、何聪睿等多位短剧男演员入驻直播间。

合作的维度也在不断拓宽,从直播间延伸至更完整的品牌生态。何健麒在10月内与蜜丝婷、babycare、BUV 等三家核心产品达成深度合作,通过其个人社交账号持续种草;柯淳从 FunnyElves 方里品牌挚友升级为满巍明首位品牌代言人,马小宇、张集骏等头部演员也纷纷从 “好物推荐官” 进阶为品牌代言人,形成长期绑定的商业生态。

这场由“角色信任”驱动的带货浪潮,正将短剧中的“剧情爽点”实时转化为消费“成交高

点”,也拉开了“短剧+电商”深度融合的新序幕。

01、 短剧演员为何成为品牌新宠?

短剧演员之所以能快速跻身品牌合作的“香饽饽”,核心在于以观众的“角色信任”为驱动力,叠加成本适配、客群精准、平台适配的多维优势,完美契合了当下品牌“降本增效、精准破圈”的营销需求,成为内容电商时代的新选择。​

短剧演员自带一种独特的“角色滤镜”——正如过去明星凭借鲜明人设或经典角色赢得粉丝喜爱一样,在短剧热潮下走红的演员,也因剧中高辨识度的形象(如霸总、甜妹、逆袭女主等)与观众建立起强烈的情感联结。这种由剧情催生的信任感,显著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门槛。

对中小品牌和成长型国货来说,短剧演员的成本更低。一线明星代言费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虽然头部短剧演员的商务费用近年来已增长五六倍,但对比长剧艺人仍具有明显优势。​

短剧演员的粉丝画像与大众消费品的核心客群有着高度重合。《2025年H1短剧全景报告》显示,短剧核心用户以31–40岁、居住于三四线城市的女性为主,她们既是家庭消费决策者,也是日化、食品、母婴、护肤等品类的核心购买群体。这种天然的受众重合,让品牌无需额外教育市场,即可实现精准触达。​

和平台生态的深度适配更是短剧演员的独特优势。因为不少短剧演员其实是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成长起来的,他们熟悉平台用户的偏好与沟通方式,且更懂平台玩法,他们清楚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能打动观众,更懂得如何通过互动拉近关系、增强粉丝粘性。这种“原生适配性”让他们能快速融入直播场景,甚至创新带货形式,比传统明星更易实现流量变现,也让品牌合作的灵活性与效果可控性大幅提升。​

图源:直播回放截图

多重优势的叠加,让短剧演员既解决了品牌“预算有限”的痛点,又满足了“精准高效转化”的核心需求,自然成为当下品牌营销的“新宠”。

02、“短剧+电商”的融合新场景

短剧演员跨界直播带货的同时,短剧本身也已成为隐形的带货载体。随着内容与商业的深度融合,短剧不再是电商的营销补充,而是与电商共同构全新的商业场景。

《2025年短剧行业专题报告》显示,2025年1-4月国内首播的品牌定制短剧已达153部,同比增长2%,标志着定制短剧已从尝鲜式营销升级为品牌常态化布局。

可以看到,各大平台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提升用户体验和转化效率。

前不久,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内测“搜同款”功能,将短剧与购物紧紧绑定。电商平台方面,京东携手快手以“品质感”破局。“双十一”期间,京东联合快手星芒短剧推出了《十二天》《都要好好的》《说谎的月亮》《静安的CBD》《打工吧长官》《浮生拍卖行》《偏宠小疯妻》7部定制横屏短剧。另一边的淘宝,依托短剧实现电商转化的设计也非常明确。淘宝App在“视频”板块的二级页面中设置了“短剧”频道,其中包含新片推荐、淘宝独家短片、深度解说等细分类目,以此聚合多元短剧内容沉淀流量。

图源:官方海报

随着模式日渐成熟,“内容创作 - 流量变现 - 分账激励” 的商业闭环也在不断完善,整个生态的活力被进一步激活。这不仅让品牌方更愿意投入预算提升短剧制作质感,也增强了他们与短剧演员深度合作的信心。

与此同时,平台层面也推出了关键的配套机制。红果短剧9月上线的“演员合作计划”,以分级分账保障和资源扶持为核心,吸引大量演员、制作方入驻,未来该模式有望延伸至带货领域,形成创作与变现的正向循环;快手推出的短剧智投产品,通过算法挖掘老剧的商业价值,拉长内容生命周期,让单部短剧的营销ROI持续提升。

图源:红果短剧

尽管发展迅猛,但“短剧+电商”仍面临多重挑战。在内容层面,如何平衡剧情吸引力与商业植入是关键,过度商业化易使短剧变味为加长广告,损耗用户情感;在技术层面,商品识别的准确度与智能推荐的相关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机制层面,平台、内容方与品牌之间成熟、公平的分账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

未来,我们或将看到更成熟的场景融合:短剧剧情与商品卖点的无缝嵌入不再是个案,而是品牌内容营销的标配;平台、品牌、演员、制作方将形成标准化合作模式,从短剧创作初期便植入商业逻辑,实现“内容即渠道”的全链路布局。

网址:短剧演员成带货新宠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74198

相关内容

明星直播带货退潮,小程序微短剧成2023最赚钱新宠!
又一知名演员进军短剧,带货四年后舒畅官宣首部短剧将上线
30岁女演员转型短剧成宠儿
刘晓庆、万茜、秦俊杰集体“下海”!微短剧为何成主流演员新宠?
短视频带货崛起:明星广告为何失宠
整理50位新人女演员的名单:甜宠剧成女演员“出圈”捷径
短剧新宠儿马明宇获全国微短剧人物大典2024年度新人男演员提名
短剧十大女演员
微短剧市场火热,演员发展前景如何
短剧热背后的演员生态变迁:长剧明星下海,短剧演员上桌

随便看看